回望中轴线七百余年时光 故宫清代造办处旧址考古溯源
清代造办处是一个专门为宫廷承造各种器皿的机构,下设馆处、作、厂等诸多作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造办处从养心殿移至慈宁宫东南侧。2020年底,故宫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此处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面积最大、遗迹类型最多样、时代序列最完整(元明清)的遗址区。

在考古现场,故宫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吴伟为记者详细介绍了现场的情况。钢架搭成的宽敞大棚下,遮罩着一片凹凸不平的地面,各个年代的砖面纵横交错,砖的大小、样式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区域,放着写有不同年代以及建筑功用的指示牌;地面上还有大小不一的考古探坑,展示着经年累月堆积而成的砖土层。这里没有金碧辉煌,没有人声鼎沸,却有另一种肃穆和厚重。每次踏上这处考古现场时,吴伟都能感受到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徐海峰介绍说,他们在现场发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意外。最让他们高兴的是,发现了一座面阔以及进深均为11米的建筑,共有四个同样规模的磉墩,每个磉墩之间间距均为11米。这是迄今为止故宫内发现面积最大、遗迹类型最多样、时代序列最完整(元明清)的遗址区。
此外,他们在清理现场遗留的一个大坑时,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砖砌体。由于故宫的特殊性,对考古极为慎重。故宫考古的原则是“见‘面’即停”,也就是一旦发现了重要的砖面、地面、活动面,就暂时不再向下清理了。为此,故宫考古研究所团队开创了“微创”发掘的方法,即通过最小化的干预,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获取最大的信息。通过对周边的发掘,再与2015年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发现的明早期磉墩进行对比,进而确定了这座砖砌体就是明早期的磉墩。

这次故宫考古研究所对清代造办处旧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不仅让人们对故宫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故宫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每一次对历史文物的发掘和保护,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从动物考古探究生肖 看看专家眼中的生肖(生肖考古)
生肖也是在我国考古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人类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了除神话中的龙之外的其他十一种十二生肖动物的相关骨骼。袁晶介绍,动物考古研究的过程大致可概括如下。首先,收集动物遗骸,对物种和部位进行识别、测量和定量计数。随后进行了碳14测年、古代DNA分析、碳和氮稳定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这些研究过程在《寻找古代的动物》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生肖牛探索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42:100001山西一座古墓被盗墓 留下石头成为国宝(山西文物)
娄睿墓中最珍贵的文物是石头上的壁画。虽然山西的墓葬以及地下埋葬的文明并没有使隔壁的陕西省那么多,但是山西作为5000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确实出现了很多文物,各种墓葬也并不在少数,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次大规模的墓葬考察结果就在山西某县城发现了一个古墓,不过这个古墓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上百个盗洞,一方面说明这个古墓肯定有价值,另一方面说明几乎已经被掏空。古墓被盗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47:150000中国“三苗”: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难怪尧舜禹三代才打败三苗
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18:540001“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
作者:遗产编辑中心9月23日下午,由中国考古学会、山西省文物局、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局、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开幕式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01:200000古人的毁灭之路 是历史向现代人类发出的警告
考古学家在研究古埃及王后肯塔卡维斯三世(KhentkausIII)所在的王朝时代时,得出惊人结论:人类历史是在重复古人毁灭的路,重演社会道德和自然环境的危机,现代人类崩溃在即,需要另寻重生的途径。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