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在深海发现两艘大型古代沉船 深海考古取得世界级重大发
位于南海西北陆坡水下约1500米深处,两艘大型古代沉船被成功发现,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取得了世界级的重要突破。据国家文物局于5月21日发布的消息,这次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包括两艘大型古代沉船。其中一艘沉船发现了多个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初步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年代定位在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命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艘沉船发现大量原木和少量陶罐、瓷器等,经初步研判是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从海外运往我国的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发现证实了我国古代先民开拓南海、利用南海的历史事实,对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等研究具有突破性贡献,并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这次深海考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负责实施。考古队由近30名来自考古学、文物保护、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机械电子等领域的科研人员组成,根据分工划分为六个组,共同完成考古调查任务。

这次发现的两艘沉船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海洋文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外贸易等方面将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深海考古工作力度。未来,我国将常态化开展深海考古调查,聚焦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展示中国的海洋文明特质。同时,我国还将加强深海考古关键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发,推动深海科学技术与文物保护技术的交互发展,提升水下考古的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并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深海考古复合型人才,构建深海考古国家力量。
此人拿出一幅古书法 4000万卖专家遭嫌弃 结果转手卖4.3亿元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书法家,他的一幅手卷《砥柱铭》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这幅手卷长达11米,内容是唐代魏征所作的《砥柱铭》。手卷上的字体为黄庭坚擅长的行书,凝练有力,结构独特,展现出他的书法技艺和风格。这幅作品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些波折。1.古书法4000万卖专家遭嫌弃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1:06:430001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龙山夏商)五个项目的意义
今天5月2日下午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将在云端汇报龙山和夏商时期的五个项目。此时已经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所以会涉及一些大型聚落、墓葬和生产作坊,在器物层面上就是青铜器的出现。而下午这五项,两个龙山时期的均以聚落布局规整而著称。夏商时期的则有西吴壁和安阳辛庄两个铸铜遗址。安徽的三官庙也以发现夏商之际的青铜而著称。第一项:15∶30-15∶50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4:490000探索夏商都城的河南考古第一人
对中国考古界而言,“夏”是一个悠远而宏大的课题。1955年郑州商城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夏商周考古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提到它,一个人的名字绝对绕不过,那就是安金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0: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