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西周的青铜艺术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青铜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与夏商周三代文明相始终的,大体经历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时间。青铜是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为锡青铜、铅青铜以及铅锡青铜。较之红铜而言,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高、适宜铸造等特点。青铜器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几大类,以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类最为重要,它们大都用在祭天祀祖、朝会宴飨等礼仪场合,故也称礼器。

注:该表据《考工记》制作而成;“金”指青铜或纯铜;“六齐”,“齐”通“剂”,我国古代冶炼青铜的六种铜锡配比。




考古学的发现表明,被认为是夏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中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青铜器冶铸业。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大规模的青铜冶铸作坊和很多与青铜冶铸有关的遗物。商代是青铜器走向成熟的时期,商王朝为了维护其神权统治,需要进行繁杂的祭祀活动。青铜礼器作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道具,在商代进入鼎盛时期,达到了艺术的高峰。西周建立后,青铜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周的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而大放异彩。







作为西周王朝都城所在地以及西周统治中心的陕西,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方,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其出土数量之多,精品之多,居全国首位,向来为世人所瞩目。中国青铜器史上有名的重器如大丰簋、大小盂鼎、毛公鼎以及那些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长铭文青铜器大都出自陕西。可以说,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数量巨大,造型雄伟,纹饰古朴,铭文丰富,制作精湛,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早在西汉时期,陕西就有西周青铜器出土,以后历代均有不少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有计划的考古发掘,西周青铜器得以大量出土。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目前已出土西周青铜容器3000多件。它们大部分出自关中地区,集中于西周的统治中心——周原、丰镐以及邻近地区,而又以窖藏所出为多。窖藏是古人专门埋藏青铜容器的坑穴。一窖少则几件、十几件,多则几十上百件。窖藏内的青铜器,大小套合,层层叠压,一般放置较乱,往往并非作于一时。器主为一个贵族或家族,窖藏的地点多在大型建筑基址附近。这些现象与西周末年的重大政治变化有关。当时,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阳,贵族随之仓皇逃亡,因青铜器不便携带而就地深藏窖内。





青铜器作为一种极为珍贵的文物,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铭文、纹饰等方面。由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大都使用陶范铸造,一般一范只铸一件,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青铜器,所以每件青铜器或以构思巧妙的造型,或以精美富丽的纹饰以及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而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青铜器上的铭文,少则一二字,多则几十字,最长的近500字。铭文一般记载作器者的姓名和作器缘由,内容包括祭祀训诰、赏赐册命、宴飨田猎、土地转让、盟誓契约、奴隶买卖、贵族家史、刑事诉讼等等。由于青铜时代人类尚未发明纸张,而当时记载在竹简木牍、丝帛上的文字资料大都已腐烂无存,且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也极少,只有《尚书》《诗经》和“春秋三传”等。就是这些仅有的书籍,经过历代传抄,已不是原来的面貌。要根据这些资料对当时的历史做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真实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青铜史书”。此外,汉字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它的定型也应追溯到西周的金文。








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对于三星堆遗址,大家应该很耳熟了,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而说到历史文化,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不可忽视,那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去了解看看。一、三星堆文化与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24:09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釉下彩绘瓷
#走进博物馆#釉下彩绘瓷的做法是在素坯表面绘画纹饰,施加釉料之后烧成的瓷器,因为纹饰位于釉层下方而得名。此一彩类起源于三国东吴时期,成熟于唐代长沙窑,并往下传承到元明清三代。元明清三代的釉下彩绘瓷以钴、铜、铁为着色剂绘画而成,既有单色彩绘,也有双色或三色并用的作品。本文分元青花、明洪武釉里红、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及清康熙釉里三色五项,说明釉下彩绘瓷的概况。1.元代青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8:320000徐州一座千年古墓 防盗措施难倒专家10年 却被盗墓贼打脸
古墓中隐藏着无数珍宝,但也因此成为盗墓贼们的目标。徐州的龟山汉墓就是一座充满机关陷阱的墓葬。龟山汉墓是一座靠山而建的墓葬,曾被盗墓贼多次光顾。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30:490000一县长盗墓事件:虽不专业却盗得一把古剑,怕人发觉毁物灭迹
原题:县长盗墓——从辽圣宗陵内盗得一把古剑作者倪方六事件主角:县长某生平简历:生卒不详,民国初年曾任热河省林西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县长。盗墓事迹:1923年(民国十二年),盗挖11世纪下葬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永庆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4: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