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3:170阅
秋扒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秋扒组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范围内发现的最南端的似鸟龙类恐龙化石,在2011年才正式面世。
秋扒龙的外形特征

秋扒龙和大部分的似鸟龙类恐龙一样,外形都非常酷似现代的鸵鸟等大型鸟类,因此它的后肢极为发达且修长,能够承受快速的奔跑需求,而且它的前肢则长有三根锋利的指爪,后肢的三根脚趾也比较有力。不过秋扒龙唯一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尾巴极为修长,几乎占到身体的二分之一长度。
秋扒龙的生活习性

秋扒龙主要是以小型恐龙或者哺乳动物为食,而这也都得益于它尖锐的牙齿以及锋利弯曲的指爪,当然还有修长有力的后肢和脚趾为它提供的快速奔跑能力的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修长挺直的尾巴也能为它的奔跑提供更好的平衡力。
秋扒龙的化石发现

秋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国河南省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戈壁沙漠之中,不过完整度并不高,只有一块躯干骨骼碎片而已,最终在2011年的时候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徐丽以及吕君昌等人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最终选择以当时的发掘第秋扒组为名,于是种名的全称就成为了“河南秋扒龙”。

不过秋扒龙的化石并不止这一批,其实在2017年的时候也在北美洲境内发现了同一种化石,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亚伯达省的百利河附近,据研究后发现它的诞生年代比河南的第一批秋扒龙化石还要早上1000万年,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在亚洲生活的秋扒龙群可能出现了向外扩张的情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避免被发现,盗墓者提醒“此地有鬼出没”,组成“四省联军”挖墓
山东长清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内盗墓活动活跃的省份,山东应该算一个。青州、滕州、长清、平阴等多地的盗墓活动一度很频繁,甚至猖獗。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长清盗墓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07:100000一王墓早期被盗,墓道内发现不该有的东西,疑造墓者为盗墓留暗记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填土内发现了两件摆放位置令人起疑的陶钵。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当年造墓民工悄悄留下的暗记——为日后盗墓指路。这事蹊跷了。真相如何?至今是谜,没有定论。狮子山墓主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刘戊参与吴王刘濞反叛,事败后自杀,去世时30岁左右。狮子山在今徐州东郊,海拔仅61米,是个小山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3:240000新疆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新疆作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地带,必然也成为众多考古研究机构争夺的一片肥肉,以至于前几年在新疆开会,人家新疆所领导人都抱怨,刚开始是西北大,现在社科院,北大,人大等全来了,而且还专门找好遗址发掘,人家自己倒只能忙着配合基建了。不过回头看看,如下表,人家新疆还真不赖,干出来的好项目真不少,足有11项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比隔壁西藏青海加起来都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9:03:390003中国皇陵一半毁于盗墓,为何朱元璋明孝陵600年无人敢盗?
在中国历史中,其实当皇帝是最不好干的职业,干的好有人嫉妒你,干的不好老百姓骂你,干失败了不仅丢人,还会被永远挂在史书上成为负面教材。更惨的是。中国的皇帝无论生前多么牛,多么风光,死后也都往往没个好下场。有时候前脚刚下葬,后脚坟就被人给掘了。细数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几乎一半都被盗过。比如,汉文帝的汉霸陵、西晋四帝的陵墓、南朝十九陵、唐朝的十九座皇陵、宋理宗的永睦陵、清朝的清东陵...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4: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