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3:170阅
秋扒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秋扒组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范围内发现的最南端的似鸟龙类恐龙化石,在2011年才正式面世。
秋扒龙的外形特征

秋扒龙和大部分的似鸟龙类恐龙一样,外形都非常酷似现代的鸵鸟等大型鸟类,因此它的后肢极为发达且修长,能够承受快速的奔跑需求,而且它的前肢则长有三根锋利的指爪,后肢的三根脚趾也比较有力。不过秋扒龙唯一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尾巴极为修长,几乎占到身体的二分之一长度。
秋扒龙的生活习性

秋扒龙主要是以小型恐龙或者哺乳动物为食,而这也都得益于它尖锐的牙齿以及锋利弯曲的指爪,当然还有修长有力的后肢和脚趾为它提供的快速奔跑能力的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修长挺直的尾巴也能为它的奔跑提供更好的平衡力。
秋扒龙的化石发现

秋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国河南省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戈壁沙漠之中,不过完整度并不高,只有一块躯干骨骼碎片而已,最终在2011年的时候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徐丽以及吕君昌等人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最终选择以当时的发掘第秋扒组为名,于是种名的全称就成为了“河南秋扒龙”。

不过秋扒龙的化石并不止这一批,其实在2017年的时候也在北美洲境内发现了同一种化石,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亚伯达省的百利河附近,据研究后发现它的诞生年代比河南的第一批秋扒龙化石还要早上1000万年,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在亚洲生活的秋扒龙群可能出现了向外扩张的情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发现蚩尤真实存在?蚩尤墓掩埋几千年的秘密,未解之谜
导语:中国有很多神话故事,很多人会疑惑神话故事是真的吗?实际上有些神话故事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神话中的蚩尤,最近考古界声称蚩尤真实存在,甚至说蚩尤墓已经被发现,这是真实的吗?和探秘志小编一起看看蚩尤的更多信息吧。考古发现蚩尤真实存在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450002“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资深盗墓家有“入地眼”咋回事?
盗墓探穴秘诀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几天没聊盗墓了,今天就来说说盗墓江湖上的探穴秘诀。这篇结合我几年写的《民国盗墓史·秘术卷》,先来说“入地眼”和“发望发冢”——在一般人的眼里,盗墓贼都有“入地眼”,比“翻山镜”还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7:550001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老家选有葬地,蒋经国也有一处,此处有特殊意义
蒋介石浙江奉化老家纪闻本文作者倪方六10多年前,我在《凤凰周刊》做记者,为撰写相关稿件,我曾专门去了蒋介石浙江奉化老家一趟,当时两蒋归葬大陆被热炒。在蒋氏故里,我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蒋介石的父亲叫蒋肇聪,他有一个外号叫“黄鳝”。蒋家开有玉泰盐铺,据说是因其做生意极精,很滑头,没有乡人能讨到他的便宜,故得此外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4:290004安徽发现被盗古墓,盗墓贼盗墓留下作案工具,如今已成为一级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0:56:300000山东出土汉代古墓 玉璧系衣和风俗有关(汉代风俗)
玉璧系衣是对死者的美好祝愿。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王朝当中,用玉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常见,一般来说都是配件或者是摆件,可是让专家完全没有想到,在山东地区出土的一个汉代古墓当中居然有着一个用玉做出来的衣服,这是出现在2010年山东菏泽的一条消息。在当地发现了一个西汉古墓,考古专家们马上拿着自己的用具来到了这里进行挖掘。可是在挖掘出来之后却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初步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3-10 12:46:2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