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生瘟疫如何防治?这五大方法令西方自叹不及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中国从汉朝时期至今日,一共发生过300多次疫病流行,然而各种疫病却没有象西班牙大流感和欧洲黑死病那样,给中国带来死亡千万人的大悲剧。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一次次战争了病毒呢?都用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显然这些措施是可以借今世而用和行之有效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抵御瘟疫的几大方法:

中国考古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等文字记载,可见瘟疫在上古时期就有发生。公元2年,青周大疫,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此话意指瘟疫爆发后由政府安排宅房作为隔离医院,用以治疗瘟疫患者。军队中打仗时感上瘟疫的士兵需要同健康人隔离开来以防传染。据现代考古发现,汉朝时期就有“病迁坊”设施,主要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在唐朝时期还设立了“病人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从以上设施来看古代人很早就已经使用隔离法,来切断瘟疫的传染源并阻止疾病的传播爆发。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消毒的意识了。一旦爆发瘟疫,古人通常会在疾病爆发的区域,使用醋及石灰进行处理。我国出土秦朝的竹简中,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其所乘坐的马车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宋朝时期还用艾蒿等药物驱赶蚊虫以预防瘟疫。这些方法防止疫情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为了阻止病毒的传播还污染,古人们还会深埋或焚烧病患者的尸体,再加以石灰覆盖后安葬,以彻底阻隔病毒的再次传播。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古代的公共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状况都是很差的,其实不然,早在秦朝时期,当时就有刑法规定:不可随意乱丢垃圾,弃灰于道者,不仅会被处以罚金,严重者甚至还会处以鞭刑。同时为了防止生活污水传播病毒,古代都城内还设有排放污水的管道,管道为陶制,逐节相连后排放污水。这些设施在当时的世界范围是极其先进的。

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比如说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内的公共卫生条件就非常差,不仅没有排放污水的设施,而且许多是城邦甚至建立在粪土之上,人口的集中加之人们随意大小便。仅仅在几百年间,古罗马帝国不停的爆发瘟疫,在那个瘟疫横行年代,有接近上亿人口死于黑死病。强盛至极的古罗马帝国最终被病毒所摧毁。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疫病流行,在短短二十年事件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甚至在民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中国中医学家张仲景,就生于此年代,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鼎盛时多达二百余人。但是从建安初年后,短短不到十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这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张仲景称之其为“伤寒”。

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这场瘟疫给百姓们带来的严重后果,面对当时社会“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惨景。张仲景痛下决心,一边游历各地行医,一边潜心研究伤寒病症。最终用了近十年时间,结合此病症的流行和诊治,写下对中国医学史有卓越贡献的《伤寒杂病论》。此医术中的各种处方,不仅在当时很好的抑制了疫情,时至今日还被国内外著名中药厂作为制药处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整个世界的中医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代时期的防疫学家吴塘所写《温病条辨》时至今日,被亚洲各大中医院做为瘟病处方,比如在非典中立下奇攻的莲花清瘟胶囊,其配方就来自《温病条辨》。而《温病条辨》更是吸取了中国三大医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可见我国的传统中医对瘟病的治疗和预防是非常的行之有效。

人痘接种术的运用,消灭了横行肆虐的天花病毒。在人们印象中,人痘接种术来自于西方西医,其实不然,追溯到人痘接种术的起源,其实还是来自于中国的中医学。在15世纪末,我国中医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即使在天花病人身上的疹疱里取出痘浆、少量结痂、或是用天花病人穿过的衣物,去感染未曾患过天花的人,也或将天花患者的疱浆挑出来,阴干之后再吹入到健康人的鼻孔中。

被接种的人会轻微的感染天花病毒,最终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消灭掉,从而就获得了天花免疫能力。虽然这种方法当时并没有被普及。但是作为一种未大量临床实验的预防方式,最后被欧洲国家所运用,研发出了牛痘术,最终攻破了医学难关天花,可以说天花病毒的消灭,不仅仅是西医的在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同时中医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至关作用。

综上论述五点,我国历史中对瘟疫的预防和诊治,并非如现代某些人抛出的诸如中医无用论等不负责任之言论。欧洲的鼠疫又名黑死病,令近一亿人口命陨。然而鼠疫同样也曾在中国大地发生过,中国人口之密集丝毫不亚于欧洲,却没有发生欧洲这种因瘟疫发生的灭顶之灾,这五大方法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

比如发生在中国清末的东北大鼠疫,在清廷派出的伍连德总医官,完美的运用中国古代的防疫措施,仅仅四个月之间,就扑灭这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大瘟疫,人口死亡数遏制在了6万左右,这项伟大医学成就显然是西方和欧洲望尘莫及的。

虽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在医学史上的突破,许多瘟疫病毒都被消灭。但是人类更应该善待大自然和万物万灵,因为有些时候并不是人类战胜了病毒,而是病毒放过了我们!
南京找到一座古墓 让专家忍不住骂人(合葬墓穴)
专家在南京发现了一座父女合葬墓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老人在南京象山附近采药时,意外跌入了杂草丛中的黑洞里,结果却发现这黑洞底下竟是一座古墓。被救后老人就赶忙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很快就有专家带队赶到现场进行勘测。最终专家依据墓室的规格以及陪葬品推测这应该是魏晋时期的合葬墓。一、父女合葬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25:070000盗已被盗过的墓叫“滤坑”,如何判断古墓是否被前人挖过?
民国盗墓者识墓秘诀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有很多秘诀——经验。前面说了不少使用工具、分辨土色等内容,这篇就来说说关于古墓断代的窍门。找到古墓了,也知道它的年代了,自然很高兴,但还不能高兴过头。下面要考虑的是该墓是否被前辈、同道盗过,什么时候被盗了。如果早让翻过了,难免白干一场。在这方面,民国盗墓贼摸索出了一套“识墓秘诀”,以此来推测古墓是否保存完好、是否有宝。图:盗墓现场——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19:040003叙永县清凉洞摩崖造像的研究与保护初探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13:590005史念海:富饶的经济地区的历史演变
一、富饶的经济区的所在我们祖国的版图广大,幅员辽阔,很早就形成了许多富饶的经济地区。经济地区最早形成于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后来又转到沿海一带。黄河流域的经济地区先后有泾、渭两河下游的关中,汾涑两河之间的山西西南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两河下游,另外还有黄河下游南北地区。不过汾、涑之间及伊、洛下游的经济地区较为狭小,不如关中及黄河下游南北地区广大。0000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纤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2米,诞生于68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带有扁平状的颈盾,但是它属于原始角龙类,所以颈盾非常短,长有鹦鹉状鸟喙嘴。纤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3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