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人的“神龙”信仰《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分享会
商王朝只是一个阴森而残忍的野蛮王朝吗?
商代只有人祭、人殉、酒池、肉林吗?
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世界,商代人如何创造出空前绝后的青铜文明?
商王朝如何超越地域性的夏王朝,融合其他族群,成为中国第一个地域广大的混合种族王朝呢?
……
作为一位俄国出生却倾心于中国上古文明的犹太裔学者,郭静云不仅对中国先秦的考古材料、传世文献极为熟稔,且极具想象力和思考力,尤为可贵的是,拥有一种世界文明史的宏大视角,并以此审视中国上古文明的形成历程。这使得郭静云的每一本著作都极具个人风格。
在《夏商周》一书中,郭静云颠覆了中国考古学界的主流看法,提出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长江流域起源论,并讲述了从汤商到殷商的崭新的商代历史叙事。她的《天神与天地之道》则在细节上重构了商文明的信仰世界,证明了殷商文明实为中国历史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段:一方面,殷商文明是上古中国各个族群信仰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它又是后世各种思想观念的“出发点”,我们今天的不少观念实际上有着遥远的殷商源头。

▲近几年,郭静云对中国上古文明又有了新的思考,并将其结集成册,这就是她最新出版的《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一书。
“夔龙”在商代人的信仰世界中居于中心地位,它管理万物死生,沟通天地。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的饕餮纹,本来刻画的就是人们被夔龙吞噬后在龙体内实现再生的过程。对夔龙的崇拜是我们进入商代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而夔龙在后世的形象变化,亦是上古信仰被后代改造乃至歪曲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次活动,郭静云女士将与中大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郭立新教授一起做客学而优书店,从解读青铜器上的“龙纹”密码开始,为我们展示一个与印象中迥异的商朝的精神世界。

-嘉宾-

郭静云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博士,曾任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

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山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
2023.04.21(周五)
晚上19:45
-地点-
学而优书店2楼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
【阅读推荐】

《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全三册)》
作者: 郭静云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2
定价: 2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3204820
识别二维码查看图书详情
或购买签名本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探索了上古至商代的“神兽”形象, 如龙、虎、凤等的造型、意义及其演变过程。中编则关注商代各种非兽形的崇拜对象,如天、帝、祖等。下编探讨了商代人心目中抽象的信仰对象:天地、四方、五色、神明,并梳理了它们在后世所经历的哲理化过程,揭示了后世中国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 “易”“道”等概念如何衍生出来。
如是,本书完整地重构了商文明的信仰世界,证明了其在华夏精神文化史中实占据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

新发现 | 吴越之迹:寿县小宋家台子北墓地发现典型吴越系墓葬
小宋家台子北墓地位于安徽寿县县城东北的小宋家台子村北部,处于东淝河自东南向西北的弧形转弯地带,地貌特征为河间滩地。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淮南市博物馆和寿县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于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间,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9:000002刘又铭:荀子思想的表理、隐现与古今
2016-08-17刘又铭、刘芳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9日下午,来自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刘又铭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带了一场关于新荀学思想的讲座。讲座一开始,刘老师先列举了《荀子》中最核心的几句话:1.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为)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0:2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1958~1960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勘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6:100000潮湿土遗址环境适应性保护模式的探讨与可行性分析
潮湿土遗址常见病害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潮湿土遗址一般是指那些处于潮湿环境中、土体含水量较高的土遗址。潮湿土遗址存在的病害主要包括:遗址土体的软化、开裂、坍塌、风化、霉菌及苔藓滋生等。引起潮湿土遗址病害的因素复杂多样,除了遗址土体内在因素外,遗址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是重要诱因。因此,做好遗址环境中水的控制是潮湿土遗址保护的关键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5:340000博物馆值班人员离岗看球赛,巧了当晚有贼来,被盗走43件珍贵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盗墓活动频繁发生的同时,馆藏文物被盗事件也屡屡出现。据资料,仅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间,国内博物馆就发生了426件盗案,被盗文物多达3453件。惊人吧!其实这还是有案可案的,如果算上瞒报的,案件数量和被盗文物应该远多于此数。著名的辽宁省博物馆被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04: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