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学:泱泱齐风的史前基础
#走进博物馆#产生于海岱之间的齐文化,以其辉煌的历程和非凡的业绩,曾在中华文明史上放射出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光。它奠基于东夷古文明,肇始于太公封齐,发展于西周,繁荣于春秋、战国,延至秦汉,仍气象浩然。

齐立国于区区海滨之地,八百年间,开疆拓域、富国强兵,发展为东方泱泱大国。疆域最大时,占据当今山东大部及河北、河南、江苏部分区域。在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士地上,曾经演绎出光彩夺目的历史画卷,成就过雄奇壮美的英雄业绩,产生了众多照耀中国历史前进的伟大人物。齐文化与鲁文化交相融合,儒、墨、道、法、阴阳各家学派并兴齐鲁,共同成就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主流地位。本馆将系统展示齐文化发展历程,彰显齐文化精神,陈列齐地文物珍宝,为你奉献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

齐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沂源人与著名的北京人同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后李文化一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距今5000年前,齐地进入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最早踏入文明门槛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发现了大量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精美绝伦的龙山文化蛋壳陶礼器,从而使齐地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 “重心”之地。


古代齐地属于东夷地区。远古时期,在河南山西以东、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生活着许多原始部落和氏族,他们被称为东夷部落或东夷部族。东夷人在这片士地上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夷齐地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更新世也被称为冰川世,是地质学概念。更新世从258.8 万年前到 1.17 万年前,该时期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荡,造成了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

1981年9月18日,在沂源县土门镇发现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一块。经专家鉴定,系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遊骸。经国家有关单位命名为“沂源人〞。
就目前己发现的考古资料看,沂源人应是最早的山东人。但沂源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与其同时代的文化遗址还有沂水南洼洞、日照竹溪村北山和秦家官庄等多处,这几处古人类生活状态、发展进化水平应与沂源人相近。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较著名的有沂源上崖洞(距今7-8万年)、新泰乌珠合(距今2-5万年)、沂源于人洞(距今2-3万年)。
位于沂源县北桃花坪村东面山坡上的扁扁洞遗址,2006 年第一次发掘。扁扁洞为岩厦结构,洞高约4米,进深约 15米。洞内残存文化堆积厚达 80厘米。1区一号文化堆积中发现大量动物残骸,另有两枚磨制的骨针。在2区发现比较完整的原始灶具。 ③、④文化层中都发现夹砂红陶器,制作粗糙火候很低。扁扁洞遗址符合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2000-9000年)的基本特征。
临淄后李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村而得名,距今 8500-—7800 年左右。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灰坑和臺葬等。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制作工艺为泥条盘筑,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圜底器为主。后李文化遗址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之一,堪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


北辛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滕州北辛村而得名,从北辛文化晚期墓葬多随葬陶器看,墓主人生前己有私有财产。北辛文化晚期应是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期,也是初级文明社会方国时代的形成时期。临淄及附近地区的北辛文化遺址以青州桃园遗址较为典型。


大汶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距今 6500——4500年。大汶口文化早期已处于父权制时代,一些部落首先建立了吉国,是齐地文明的先声。泰沂山脉北侧是大汶口文化分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淄大汶口文化遗址以薛家遗址较为典型。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氏族成员之间血缘纽带还比较牢固;但进入中、晚期,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手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大汶口成员之间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一定区城内中心聚落的出现,暗示社会复杂程度迅速加剧。大汶口文化早期尚处在氏族公有制末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陶鬶是大汶口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 •离部》),从出士实物看,陶两形似亭亭站立的鸟,口部有鸟喙形的流向上伸出;有学者认为陶鬶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东夷族有深刻的联系——东夷族少皞部落即 “以鸟名官”,陶鬶是鸟图腾崇拜在生活中的反映,故大汶口文化时期应是东夷族群形成阶段。鬶应为盛水或盛酒的器具,大汶口早期鬶为实足,晚期流行袋足鬶,实足鬶则逐渐衰退。


龙山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章丘龙山而得名,距今 4500--4000年。齐地有大量龙山文化遗址涌现,原始城市的出现、文字的成熟、治铜业和陶制礼器的出现,原始商业的产生,已构成文明社会的诸要素,表明齐地己进入早期文明社会。临淄桐林(田旺)遗址是龙山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

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主要标志类型之一,龙山文化属于氏族公社解体、阶级与国家产生的早期文明社会。临淄桐林(田旺)遗址是龙山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正处于文明的前夜,属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一种认为已经进人初级文明时代,属于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之前的城邦时代。

末代皇帝溥仪首次领到新中国工资,立刻买了样东西,感叹来之不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23:550000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真正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作为我国考古学中的重要遗址,三星堆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多彩,其中不乏一些令人瞩目的珍品。在这些文物中,有一个被认为是三星堆真正的“镇馆之宝”,那就是“神树”。神树是在1986年的三星堆遗址发掘中。当时考古学家在一处祭祀场所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石棺和一个石匣。石匣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由青铜制成的神树,高约1.3米,树干和树枝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3:480004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Ⅱ
二、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大的森林,森林之间,间杂着草原,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如果说有草原地带的话,这就可能限于子午岭北段以西以及六盘山的东西两侧,也就是由甘肃庆阳、环县向西至于靖远的黄河岸上。这一点是和现在不完全相同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15:340000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接上文2020年游学——山东古代佛教造像概述,山东佛教艺术遗存主要有三种:石窟、摩崖石刻和单体佛造像。这些佛造像以现在的青州为中心分布,那里是北朝和唐宋时期山东地区的佛教艺术中心,所以造像风格也最为精美。从时间角度来讲,首先是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北齐三个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220001海特兰龙:亚洲巨型蜥脚类恐龙(仅一节尾椎出土)
海特兰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类恐龙,是泰坦巨龙类的一员,诞生于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发现的,不过当时只挖掘出一节尾椎骨,所以目前关于它的资料非常少。海特兰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2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