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人的“神龙”信仰——《商文明的信仰世界》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日(周六)15:00—16:30
活动形式:志达书店&线上直播
郭静云,生于莫斯科,倾心于中国文化的犹太裔历史学者。长于艺术史、思想史及世界各古文明的互鉴研究,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提名奖。
郭立新,中山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等。
商只是一个阴森而残忍的野蛮王朝吗?商代只有人祭、人殉、酒池、肉林吗?
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世界,商代人如何创造出空前绝后的青铜文明?
商王朝又如何超越地域性的夏王朝,融合其他族群,成为中国第一个地域广大的混合种族王朝呢?
郭静云教授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尽可能为我们描绘出商文明被湮没已久的另一种面貌。
“夔龙”在商代人的信仰世界中居于中心地位,它管理万物死生,沟通天地。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的饕餮纹,本来刻画的就是人们被夔龙吞噬后在龙体内实现再生的过程。对夔龙的崇拜是我们进入商代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而夔龙在后世的形象变化,亦是上古信仰被后代改造乃至歪曲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次活动,郭静云女士将解读青铜器上的“龙纹”密码,为我们展示一个与印象中迥异的商朝的精神世界。
2023年4月1日(周六)15:00,志达书店联合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作者郭静云教授及嘉宾郭立新教授畅谈《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的创作故事,探寻中国人信仰起源的一种可能。
1.商代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如何思考的?
2.商代的青铜器和玉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特的造型和纹饰?
3.上古时代,“龙”这一形象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它对商代人又意味着什么?
4.我们熟悉的传统文化中隐藏着多少商代因子?
5.“白纸法”是郭静云教授研究的特色之一,以本书为例,作为现代人,该如何穿越时空, 回到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古代器物与文献呢?
活动海报/活动报名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参与活动

北京故宫青铜器藏品中至少300件是假的,带铭青铜器为何特值钱?
青铜器的铭文为什么特值钱?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周四(2018.05.03)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仍会谈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命名和铭文现象。这篇“枫树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是其中的内容。(人面青铜錞,山东周朝墓出土)(人面青铜錞,局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4:170000胡亥为何叫“胡亥” 西汉竹简改写认知 难怪会残杀兄弟姐妹
秦始皇举办盛大的宴会,邀请了群臣和自己的儿子,大家都脱鞋进入宴会殿,鞋子都被摆放在门外。年轻的胡亥却践踏着众人的鞋子,毫不在乎。这一举动引发了众人的疑问,为什么胡亥如此轻佻?而当胡亥继位后,他为何立刻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处死,甚至肢解其中一些人的尸体?这些行为是否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1:21:570000林华东:闽南文化的双重性特征
笔者在研究“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这一课题时发现,闽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内陆化、本土化和异域化的复杂历程,最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重性。闽南文化双重性的表现闽南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发展出来的地域文化。追崇主流和超越传统的有机磨合,铸就了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传承和拓展的四个特质。0001两足食肉恐龙:印度鳄龙 种属被质疑(化石仅一破碎颅骨)
印度鳄龙是一种两足行走的肉食恐龙,诞生于7千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上白垩纪时期,由于化石仅仅只有一个颅骨,并且已经非常破碎,所以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将它和印度龙进行严格的区分,认为印度龙和印度鳄龙是指同一物种,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它属于疑名恐龙。印度鳄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16: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