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学考古的榜样——斯坦福刘莉老师团队
这两天关于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文科676分,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从而引发各路网友的热议,甚至还有一些网友对女孩因为喜欢历史且受樊锦诗的影响而选择冷门的考古专业而不解,并且还被喷。就算有一些看好人家姑娘发现的,也与鉴宝和文物收藏相联系,这些都对考古学研究有所误解。正好,今天早上中山大学组织了一场斯坦福大学刘莉老师的讲座,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刘莉老师及其团队多为女同学,而且所采用的田野调查发掘与实验室科技考古相结合的方法也是目前女性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主流选择。同时,刘莉老师她们关于史前酿酒的研究,近些年在国际上影响甚大,而且也非常有意思。

刘莉老师是西北大学77级的考古系学生,读大学前也曾经下乡,也在工厂工作过。大学毕业后在陕西考古研究所工作了几年,之后去美国读了硕士。后来师从国际知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哈佛大学读了博士之后先后在澳大利亚的拉楚布大学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工作。她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早期的考古(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中国古代的宗教习俗、中国与旧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中国动植物的早期驯化、复杂社会发展和国家形成理论、聚落考古、动物考古、淀粉分析、使用磨损分析、墓葬分析、手工业专业化等。当年在澳大利亚带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已经在很多单位成为顶梁柱,一度听说在国内有一支拉楚布学派。现在在美国带的博士研究生好几个都是90后的女生也都非常优秀。刘老师和那些拿着国内资源跑国外吹牛的不同,她多年来一直都拿着国外的资源搞中国考古学研究,其研究重点也始终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核心区域。如今被称为在国际上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领军人。在以男性为主的考古界,刘老师有如此成绩,显然很不容易,也是相当厉害。

下边是今天刘老师讲座的PPT 的截图。各位看官可瞧瞧,考古不是盗墓,不是鉴定文物,收藏倒卖文物。 “新石器革命的动因是考古学界长期探讨和争论的问题。根据对中国新石器时期一些特殊器型的陶器内有机残留物的分析,我们的研究证明酿酒可能是早期新石器文化发展和扩散的主要动力之一。反映在距今9000-8000年前,华北地区出现三类物质文化并行发展的现象:(1)驯化谷物(粟黍和稻谷)的广泛传播,(2)小口鼓腹罐作为液体储存容器的普遍使用,(3)谷物酿酒技术的产生。酿酒技术包括两种发酵方法:使用发芽谷物(糵)进行糖化的谷芽酒,和使用发霉谷物和草本植物制粮而酿造的白酒。酒的主要成分包括黍,小麦族野草种子,薏苡,稻,豆类,栝楼根,生姜,山药,百合以及一些禾本科植物茎叶。这两种酿酒方法在新石器中期继续发展,并形成地域性传统。数千年之后在先秦文献中称为“若作酒醴,尔唯麴糵“,并成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汶川灾后重建现场 挖出金丝楠木棺(珍贵古墓)
灾区意外发现的古墓出现珍贵的金丝楠木管材。汶川地震以后,在四川雅安灾后重建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只见棺材的盖板已经部分显露,专家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口楠木棺材,这意味着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为了堡护墓中可能存在的珍贵文物,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出土玉器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12:020006曹操身边人比盗墓高手还厉害,不只看出地下有墓,还知墓主吃过啥
曹操的一次“考古发掘”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代奇事多,盗墓尤奇葩。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曹操身边的一个能人、“考古专家”的故事,他比今天的盗墓高手还厉害,看看地面情况,就能知道地下的墓主生前吃了什么东西。不少网友认为,曹操是盗墓者,其实当年没有人这么认为的,他的行为在当年可是受时人称道的,了不起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6:440000上古史研究需要脱胎换骨
【说明】该文为网友在今日头条评论区的留言,今征得其同意,特此转发。其对当下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失望溢于言表,言之切切,吾辈当反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20:420000定州博物馆“蘭房”鼎考
2014年,河北定州市北庄在建设中发现一个平面为“甲”字型的土坑墓。墓中出土有铜器和陶器文物。其中带铭文铜鼎两件(图1、图2),笔者认为一件铭文为“王宫鼎”,另一件为“一斗宜壁蘭房”。[1]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14: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