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先秦古越人,艇仔粥、拍拖,三水的水上人家
#广州发现先秦越人墓地#
广州先秦时期越人墓的发掘,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来考古,这架历史的望远镜所见之广东远古的历史,除了发现很早的马坝人、还有比较新出炉的十大考古发现——郁南磨刀山,距今几十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将广东的历史也大幅度的往前提了;英德青塘旧、新石器时代过度时期的洞穴遗址等。


因习俗等与中原人不同,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人民被中原北方人称为越,这个事儿,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找人编纂的《淮南子》中说的比较明白;据说,刘安还发明了一种现代人都比较热爱的美食,豆腐。


还是北方人看越地广东,老李今天说的水上居民,令我和不少北方人感到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那就是生活在河涌之上的水上居民,历史上被称为疍民一个族群。北宋时期对他们有了明确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记载:“蜑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若居平陆,亡即多,似江东白水郎业。”可是,“疍”或“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歧视意义的称呼,广东人认为“疍”字寓意“无出头之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明令取消侮辱水上人家为“疍家”的称呼。“疍民”的称呼在曾经在一段时间的文字记录一度消失,内河疍民被称为“水上居民”或“水上人家”,沿海疍民则称为渔民,并在政策上得到一定的保护与照顾。
以佛山三水为例,这里,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被称为三水。

虽然说此处珠三角的三水是珠三角的鱼米之乡,但三水的水上人家身处富饶之地,却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传统。最近,根据一些学者的亲身采访了解到,当代居住生活在佛山三水附近北江上的水上人家。依然幸存,他们依靠捕捞河蚬等水产为生,河蚬在现在的市场上一斤只卖四元钱。虽然生活清贫,看着老人、孩子,就想到可以传承,看到勤劳守望的夫妇,顿生敬意!



应当说,多样性的环境,培育造就了多样性生存适应方式和多样性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都是我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水上人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从他们的婚俗中,不难见到他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组照片,老李每次看到,都由衷地祝福他们。





民以食为天,当时和现在的水上人家,在河涌谋生活,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与智慧,而数千年前,三水银洲贝丘遗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先民利用河涌,渔猎于此的图景,其中不乏现代水上人家出售的几元钱一斤的河蚬。
目前,老李还在三水,辅助进行三水银洲贝丘遗址的发掘整理工作,那是当时老李三十出头时,跟随朱非素老师等一同进行该项目(由广东与北大联合进行)。当年的发掘阵容可谓豪华,朱老师领队,赵辉是副领队,健在队员现在也都一把年纪了。




民国年间广州,当时珠江上,东起猎德涌,西至白鹅潭,小艇数万艘。


1985年,老李刚来实习的时候,同学李子文先生带我去白鹅潭附近的大排档专门去吃艇仔粥。第一次吃艇仔粥,感觉还是蛮有特点的,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因为在北方要不就是白粥,要不就是放糖的粥、最多放个红枣、豆类什么的,哪里有肉,还有花生等等,内容超乎我想象的丰富。

吃粥的时候,他对我讲起邓丽君的一首歌,歌词:“他们拍拖,手拉手情话说不完”,告诉我说,拍拖二字得含义:拍拖原为珠江口一带航运俗语。通常大船载货并拖小船 一艘,因近岸时,大船吃水深,难以靠岸,此时小船便卸货上岸,两者相依才能成事。后来用于比喻男女恋爱时的互相关心和难舍难分!

90年代,老李在英德在做飞来峡水库调查的时候,在连江口,也就是小北江和北江交汇处,还遇到了这些水上人家,并且租用了他们的船,对两岸拟淹没区进行文物调查;过程中也和他们做过一些攀谈,。。。老人家还是说习惯了在船上的生活,不愿意上岸,但是现在,那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或者非常罕见吧,因政府照顾,都上了岸。
广东的水上人家,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与广州先秦古越族的文物一样,都应得以保护,或许成为研学项目,让这种独特的生活传统在现代化社会中,能存在更长的时间;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水上人家的生活与文化当然也是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END
楚国为何未能统一中国,而是秦灭六国?这件文物透露出真相
鄂君启主人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过鄂君启节这件珍贵的楚国文物,那么鄂君启这个人和楚怀王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呢?这件文物的主人到底是谁?目前仍是谜,学术界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鄂君启节)中国国家博物馆介绍称:“启”,是鄂君之名。鄂君启,字子皙,是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子。说起此人,人们对他最深的印象并非其政治才能有多么出色,而是他流传于世的美貌。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47:350000盗墓贼偷盗无功而返 距离宝物只有十多厘米(古墓文物)
盗墓贼挖出的盗洞距离珍贵文物只有15厘米的距离。盗墓贼把一个盗洞丝毫不差的打在了主棺的郑中心,盗墓者的专业程度让见多识广的考古队员都叹为观止。不仅如此,考古专家在这座古墓里也发现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年代的盗洞,我们就看到大大小小十几根部分的盗洞,但即使如此,古墓里还是出土了7000万的黄金、三千万五铢钱和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西世陪葬的。刘贺墓我要新鲜事2023-10-29 20:11:560000帝陵选址玄机,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埋在大山里的三个秘密
唐太宗昭陵选址玄机本文作者倪方六五一假期,估计不少网友去陕西“上坟”了——汉唐陵墓是陕西最大的旅游资源。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代表大唐气象的昭陵——九嵕山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来到昭陵,不少网友一定想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造在山里?怎么选中这地方?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到底应该怎么建造自己的陵墓,李世民生前就争论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1:410000六家作村与子母钟的传说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有一个村叫“六家作村”,该村名字的由来和一个传说位于村北千年古寺所流传的“子母钟”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没有经过正式发掘,但是当地村民对村子的传说和子母钟的存在坚信不疑。下面先简要介绍该村村名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04:21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5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