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鹤壁集窑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3:430阅

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址。位于今河南省鹤壁集市的汤、淇两河沿岸,共发现窑址10余处,其中以鹤山区鹤壁集西边瓷窑的规模为最大。窑址总面积约84万平方米。

创烧于唐而终于元。烧制的品种繁多,白地黑花瓷器与磁州窑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属磁州窑系。1955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

唐五代时期,鹤壁集窑窑具都用耐火土制成。匣钵敞口,直壁。窑柱成管状。支具分圆形垫饼和上下用圆形垫饼中间以柱相连的两种。烧制器物以白釉瓷器为主,黄釉占一定比,黑釉次之。器物有壶、瓶、罐、碗等。

北宋时期,匣钵有直壁深腹与直璧方唇下部作锅底形漏斗状两种。烧制瓷器仍以白釉为主,豆青色釉与黑釉器为数不少。器形有碗、盘、罐、钵等。瓷器制作技术较以前有所提高,烧制品种增多,装饰花纹也渐趋复杂,有刻划花和白地绘黑花等。

金代继承北宋技术,窑具较前复杂多样,除多种式样的匣钵外,还有各种支垫与器托等。在装饰技法上更为丰富,有刻花、划花、印花、白地绘黑花,还生产釉上加红绿彩器物。器形有各式瓶、壶、盂、钵、碗、盘等。

褐黄釉折沿大盆最具特色,盆内施黄釉,外施黑釉,器内多刻划各种纹饰,有的划一昂首的鹅游于水上,有的划莲花、荷叶。兔纹也比较常见,其作法是先划兔吃草的主题纹饰,在纹饰内敷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施釉,在褐色地上衬托出褐黄色纹饰,这是鹤壁集窑的特有之作。

元代除烧制黑釉、酱釉瓷器外,还继续烧造白地绘黑花器物,但瓷质和施釉均较粗糙,仿钧窑的天蓝釉和带有紫红色斑的瓷器却大为增加。
鹤壁集窑的产生与发展,是直接与民间用瓷的需要相联系的,纹饰题材多来源于民间,表现了民间艺人熟练的技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郭静云:从野猪到老虎——獠牙图的传承和意思演变
本文摘自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2016-06-27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湖南山丘自上古以来便系先民狩猎活动之区,从此地区的发掘成果来看,自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便已有崇拜野猪的习俗,并在高庙文化白陶上出现野猪的造型,在该地带中野猪形象的造型直至商周依然可见,但明显变得稀弱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0:340000百年文物外流第一案新说:为集资办学卖掉唐太宗昭陵前“两匹马”
唐太宗陵前的“两匹马”咋牵到美国的?本文作者倪方六从民国到现今,中国外流的文物数量多得惊人,许多天价中国文物成了外国的国宝。在这些文物流失案中,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前六件大型石雕,即所谓“昭陵六骏”被盗,可以说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称之为“百年文物外流第一案”并不过分,牵涉到了当时中国一号人物——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二骏流落美国的的链条上,有5个关键人物脱不了干系,缺一不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9:46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高昌古城遗址
唐至元代古城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城西约50公里,哈喇和卓近旁。该城肇始于汉魏晋时期的高昌壁,以后又历高昌郡治、高昌国都、唐西州州治和高昌县治、高昌回鹘国都几个阶段,历时1400余年,俗称“高昌故城”。元末明初荒废。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08:400000李学勤:炎帝、黄帝的历史统绪
从现代的古代史和考古学的角度,怎样去看待我国世代相传的炎黄二帝事迹,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课题。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始于《五帝本纪》,而《五帝本纪》开端就是黄帝的史事,也提到炎黄二帝的关系。这样重要的记载,我们是不能忽略过去、不予研究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3:430000新发现 |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出土玉器类型多样
沙日塔拉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于地表植被稀少,加上地表流水侵蚀,遗址地表沟壑纵横,峰谷交错,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冲击台面和峰体,遗址约三分之一以上已遭自然原因破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9:28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