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残忍的殡葬方式,颠覆孝廉,违背人伦,却流传了几百年
任何一种文化有其精华的地方必然也就有相应的糟粕部分,即便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中也有着很多不合理的文化习俗和现象出现。近两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简化古老风俗习惯,特别是在殡葬管理方面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完备的改革方案,用文明的先进的现代殡葬方式代替之前既费力气又滥用土地的土葬,实在是明效大验。

在殡改政策出来之前,社会上最流行的殡葬方式就是土葬,老祖宗向来追崇落叶就要归根,人死以后最终会化作一抔黄土,所以在落葬的时候就应该与黄土埋在一起。这种土葬的方式流传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也依旧被人当作最常规的殡葬方式。

因为留存下来的史料非常有限,所以古代殡葬方式至今已经不可枚举。唯一几类有史料记载的殡葬方式也不过就是五种,即土葬、火葬、水葬、瓦罐坟、寄死墓。前三种大多数人都有所听闻甚至了解,而后两种就有很多人不知晓了。

古人的葬礼一般都分为三个阶段:丧礼、葬礼、守丧,丧礼是在人断气之后立马就要落实的。当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直系亲属们就会将他的尸身搬到特别准备好的门板上面,且头部必须朝着东边这个方位。之后就有人在死者的鼻息呼出处放上两团棉花,如果棉花没有发生位置上的变化就证明此人是真的断气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死者尸身收殓进棺木中,等待葬礼的举行。这是一般墓葬的具体流程,但是在瓦罐坟和寄死墓这两类埋葬方式中却压根不需要丧礼和葬礼这两个流程的。

瓦罐坟就是事先在土地上挖掘一个类似于瓦罐的半圆半包围大洞,老年人只要年满六十就会在生日第二天被送到这个瓦罐坟里面一个人待着。老人的子女负责每日给坟中的老人送维持生机的饭菜,每送一次饭菜就在坟墓门口添上一块砖,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坟墓的洞口被完全密封住才算结束,而其中的老人也就随着被封锁的洞口一起就这样死去。

据悉,这种殡葬方式在汉唐时期最为盛行,当时人地矛盾非常尖锐,不少人都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统治者认为人只要年过六十就丧失了大半劳动力还需要人来赡养实在是社会与家庭的累赘,所以就下令强行推进这个习俗。苦于没有能力反抗,所以瓦罐坟这个极其残忍的陋习竟然持续了大半个古代史,直到后面文明开化以后才被废止。可即便是后来有幸被废止,却依旧有数万老人惨死在了这荒谬至极的制度下。
缅怀·致敬·奋进——北京文博机构为吴梦麟先生举行追思会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34:340000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百年耕耘、薪火赓续
安阳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是甲骨文的发现地,中国考古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试验田。“殷墟考古已经走过了90多年,在各方努力下,殷商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不断深化,殷墟的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强支撑。”11月1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殷墟考古持续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2:2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渤海贞孝公主墓
唐代渤海国公主墓。位于吉林省和龙县东北25公里之龙头山。1980年发掘。墓中的壁画和出土的墓志是渤海国的重要遗迹、遗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0:370000浅谈几个非常重要的东周大墓
提起我国东周时期的重要大墓,相信您会第一时间想到上岭村虢国墓、下寺楚墓、寿县蔡侯墓、程桥东周墓等。这些东周时期的大墓不仅规格等级高,其随葬品也是琳琅满目,珍贵无比,令世人赞叹不已。紫色百合香为您浅谈这几个重要的大墓,并且使您深入了解它们各自丰富多彩的随葬文物。一、非常重要的东周大墓-上岭村虢国墓我要新鲜事2023-08-28 19:58:53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祁连山上 慕容驰骋——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黄颖霞)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陈国科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30: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