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西周的政体》
文学院历史系某读书小分队于A教室召开本学期最后一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秦同学主持,主要成员有赖哥、刘姐、杨妹、曹妹、周姑凉等同学,同时还有我们读书会的主要精神支柱曹老师和魏老师。此外古代史的赵老师也因机缘巧合参加了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的主要讨论的内容为李峰先生的《西周的政体 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在充分了解大家的读书情况后,魏老师主要根据自己的求学经历和读书心得谈了谈读这本书后的感受。这是一本主要以西周的官僚政体为研究对象,以出土青铜器铭文为主要材料,以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学术专著。而其亮点很大程度则在于本书在材料与方法上的中西合璧。作为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现代官僚政体的理论,本是近代西方学术理论的产物,而作者却以此为理论基础运用于讨论远在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的官僚政体。这相比传统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然搭建了一个可供各国学者一起讨论的平台,因而也更被国外学者接受和认同。
在使用材料方面,作者主要使用了西周出土的青铜铭文,并没有使用传统的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对此,研究考古的曹老师老师和研究古文献的赵老师也有所疑问。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作者仅以金文材料便已经很难驾驭,若加上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可能工程量将更加巨大。若仅使用金文材料,魏老师也指出,作者也不可能全部使用,在这个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作者也有一个主观筛选的过程。同时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存在,当时书写者自己史观的问题,而这些铭文书写的对象,目的,用途也是有一定争议的。所以在材料上的争议性,以及作者选择的谨慎性和甄别说是作者写之前存在的问题,亦可看做作者的优点之所在。

在研究对象方面,若仅观本书关于西周中央的官僚制度,本书的论述可谓相当精彩,然而到最后论述西周封国的官僚政体的时候,作者似有些强弩之末,本书也有些尾大不掉,因此常被一些学者抓住诟病。其原因,则可能在于,西周青铜铭文大部分都是和中央有关的,而能帮助了解地方官僚政体的材料则相当少,同时在政治体制上,西周与封国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中央的那一套官僚体制到地方是怎样的,可能在篇幅上对作者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最后关于地方封国的论述可谓是美中不足的。然而,曹老师却指出,虽然最后一部分论述的不好,但是对于整个西周的政体而言,封国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整体宏观视角来看,封国那部分是不能少的。
在听魏老师详尽地介绍这本书后,大家开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从整体论述逻辑来看,本书的研究对象似乎也过于庞大,故有些论述的证据链太长而令人难以信服。对此,魏老师指出,这本书证据链拉得长很大程度就在于,本书在论述完中央政体后,又尝试论述地方封国。而作者的材料基础本来是有一定争议性的,所以本来论述中央整体还可以,但再继续研究更为复杂且缺乏材料的封国的政体,就会显得证据链太长。针对这个问题,读书相当认真的周艳芸同学,也通过对比这本书的序言和书中具体内容而感到前后内容上有些脱节。老师们在认同她仔细地观察后,也解释道,序言很大程度上是引出问题,而至于解决问题则要看后文。

同时针对,本书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时候所遇到材料匮乏的困境。赖少提出,在西汉时期,汉朝统治者由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而存在所谓的制度后退的现象,重新在地方分封了很多诸侯国。而西汉时期的无论出土材料还是传世文献都比较丰富,可信度也相对较高,是否可以用西汉中央与地方的问题反对西周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思路,老师们也是比较赞同,但这也仅存于思路之中,而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从后代的已知推断前代的未知也很难令人信服。同时还举了张光直先生根据后代青铜器和玉器的重要性而认为在新石器或二里头时期青铜器和玉器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所受到的质疑。
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可谓也是全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在全面总结了,五种国家组织形态的模式,并且一一针对西周的具体情况作了批驳,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然而,我的疑问是,首先这个定义,显得定语过多,相当于吸取其他几种国家模式,然后总结出来的,所以作为固定的国家模式显得有些勉强,然后我还觉得他这个总结的模式,是根据西周的情况量身定做的,而不具有对其他国家或其他时期的国家模式的使用性。对此老师们对我的解释是,作者这个总结是很好的,很适用于西周国家的组织形态,而且一种国家模式也不能去生搬硬套到其他国家,适用于其他国家的情况,应该根据各个国家具体情况总结出适用于本国的解释性的国家模式。
男子拿诸葛亮羽扇鉴宝 专家却建议上交(羽扇纶巾)
男子手里拿的羽扇是来自于清朝时期。男子拿着祖传的一把羽扇让专家估个价准备卖了,当主持人打开盒子的时候,瞬间惊讶起来,这难道就是诸葛亮的羽扇,男子说是家族传了好几代人了,今天特意前来鉴定看是真假。随后在场的专家们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把羽扇,端详了半天之后,专家们吓得冷汗直冒,急忙询问到,你的祖上和刘伯温到底什么关系。刘伯温寻墓我要新鲜事2023-11-20 20:13:5000011972年考古人员看到一堆杂草,嫌碍事丢泥水里,没想这是无价之宝
1972年,山东临沂的一座古墓里,考古人员看到棺盖上有一堆杂草状的东西,觉得有点碍事就直接扫下,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居然直接断了。“噗”的一声四散在地上,还有一些掉入泥水中。没有人想到这些不是杂草,而是珍贵的竹简,上面记载着《孙膑兵法》等珍贵史料,是无价之宝!1972年4月,银雀山要建立一座办公楼,施工队很快开始施工。就在施工的第二天,工人们居然挖到了古墓上的青砖,这说明底下有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11 19:23:480000张家界山洞发现大量黄金 专家考察后:或是李自成藏宝地
2001年,张家界山洞中发现大量黄金和财宝,专家认为可能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藏宝地。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并经过考古和鉴定,证实其中的金银财宝价值约为7000万人民币。张家界是中国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努力开发和建设旅游资源,其中天门山景区成为著名景点之一。在该景区开发过程中,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处深藏在山洞中的宝藏。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44:110000北极发现5.7万年前尸体 科学家担心有更危险东西 人类需要警惕
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加剧,科学家在这个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地方发现了一系列古生物尸体。这些尸体的保存状态极佳,提供了研究地球过去的重要线索。然而,这些发现也引发了人类面临的潜在威胁的关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52: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