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 铁器时代 ·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

东汉至宋代瓷窑址。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

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

早期 从东汉中叶至隋代的500年间,上林湖的制瓷作坊不多,处于就地销售的小规模生产阶段。从窑址的地形和废品堆积状况分析,很可能是龙窑。东汉窑具有圆筒形、喇叭形垫座和三足支钉等;晋代和南朝有钵形、喇叭形垫座和盂形齿口间隔具等。

东汉常见的产品有碗、钵、樽、罐、壶、锺和罍等。瓷胎呈淡灰色,施青或青黄色釉。晋代以生产碗、盘、钵、罐、壶、鸡首壶、砚为主,施青釉,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斜方格纹和褐色点彩。南朝时以碗、盏托、罐、壶为主,也有钵、砚和鸡首壶等。碗分大中小多种,多数外壁划莲瓣纹。胎呈灰白色,施青釉,釉层均匀柔和,胎釉结合紧密。

中期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窑激增,制瓷工艺显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代晚期,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件装在匣钵内烧成,不再相互叠压和受烟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洁,色泽一致。瓷器胎质细腻,并且把各种生活用瓷做成花、叶、瓜果的形式,出现了敞口碗、莲花碗、海棠式碗、荷叶形碗、盘,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颖活泼,轻盈可爱。

釉层均匀,色泽淡雅,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纹饰除划纹、印花外,还在罂、钵、香炉等大件瓷器上,采用釉下彩绘工艺,绘以褐色的云纹和莲瓣纹等,使器物更加庄重华丽,同时在一部分宫廷用瓷和贡瓷中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釦”、“银釦"和“金棱”瓷器。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上林湖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1980年在调查上林湖张家埭窑址时,发现1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 2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晚期 宋初,上林湖的瓷业仍处在兴旺发达阶段。瓷器制作精细,品种丰富,碗、盘、盏托、注子、盖盒、罐、钵、香熏等等胎骨细薄,式样优美,并运用刻、划、镂、雕和堆塑等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划相对飞舞的蝴蝶,首尾相随的鹦鹉或鸳鸯,或者刻饰婴儿图;在碗、盘等饮食器皿中,刻划神龙或游鱼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种逐渐减少,装饰简朴,制作逐渐粗糙,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终于停烧。
新发现 | 山东烟台发现北宋纪年墓
2021年7-8月,烟台莱州书院兰亭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中发现有墓葬分布,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对这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因墓葬位于烟台市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三岭子村东侧,定名东三岭子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从北宋延续到清代,其中宋元墓尤为重要,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器物均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带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墓葬在胶东地区更是极少发现(图一)。图一发掘区全景照1.宋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05:040001开拓考古研究新领域:木材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8:280000荐书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1)》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1)》主编:国家文物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定价:180元ISBN:978-7-5010-7758-8目录序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8:030000女子欠钱计划肉偿 被激怒后报警(色情牌局)
女子肉偿大姨妈来了,男子要强上,女子愤怒报警。小王连高中都没有上就辍学打工只不过他在自己的老家发展速度太慢,于是就想到了去大城市打工而当时小王的很多老乡,都去往了东莞电子厂,小王跟随着老乡一起来到东莞,小王在这里并没有什么熟悉的朋友,下了班之后也只能在宿舍看手机,或者是去公园里瞎溜达很快小王就给自己找到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那就是去棋牌馆里打麻将。爱上打牌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36:090002山西出现春秋时期墓穴 墓主人的头颅居然失踪(山西大墓)
墓主人的头颅丢失是因为被人鞭墓。2003年的5月,在我国山西曲沃县就找到了一个古墓,当时曲沃的文物馆馆长马上就叫考古队前去探查,在临汾市的。考古队到达这里之后,发现一座来自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墓。只不过发现的时候已经被盗了,可以明显的发现在周围不远的地方。出现了好几个盗洞,不过根据考古学家的经验在里面,肯定还有一些宝贝。开采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00: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