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 铁器时代 ·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

东汉至宋代瓷窑址。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

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

早期 从东汉中叶至隋代的500年间,上林湖的制瓷作坊不多,处于就地销售的小规模生产阶段。从窑址的地形和废品堆积状况分析,很可能是龙窑。东汉窑具有圆筒形、喇叭形垫座和三足支钉等;晋代和南朝有钵形、喇叭形垫座和盂形齿口间隔具等。

东汉常见的产品有碗、钵、樽、罐、壶、锺和罍等。瓷胎呈淡灰色,施青或青黄色釉。晋代以生产碗、盘、钵、罐、壶、鸡首壶、砚为主,施青釉,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斜方格纹和褐色点彩。南朝时以碗、盏托、罐、壶为主,也有钵、砚和鸡首壶等。碗分大中小多种,多数外壁划莲瓣纹。胎呈灰白色,施青釉,釉层均匀柔和,胎釉结合紧密。

中期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窑激增,制瓷工艺显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代晚期,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件装在匣钵内烧成,不再相互叠压和受烟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洁,色泽一致。瓷器胎质细腻,并且把各种生活用瓷做成花、叶、瓜果的形式,出现了敞口碗、莲花碗、海棠式碗、荷叶形碗、盘,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颖活泼,轻盈可爱。

釉层均匀,色泽淡雅,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纹饰除划纹、印花外,还在罂、钵、香炉等大件瓷器上,采用釉下彩绘工艺,绘以褐色的云纹和莲瓣纹等,使器物更加庄重华丽,同时在一部分宫廷用瓷和贡瓷中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釦”、“银釦"和“金棱”瓷器。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上林湖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1980年在调查上林湖张家埭窑址时,发现1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 2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晚期 宋初,上林湖的瓷业仍处在兴旺发达阶段。瓷器制作精细,品种丰富,碗、盘、盏托、注子、盖盒、罐、钵、香熏等等胎骨细薄,式样优美,并运用刻、划、镂、雕和堆塑等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划相对飞舞的蝴蝶,首尾相随的鹦鹉或鸳鸯,或者刻饰婴儿图;在碗、盘等饮食器皿中,刻划神龙或游鱼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种逐渐减少,装饰简朴,制作逐渐粗糙,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终于停烧。
张昌平:我心目中的好图录—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02:100000肿头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头顶长23厘米厚骨板)
肿头龙是一种鸟臀亚目下的厚头龙科恐龙,诞生于60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体长普遍可达4.5米,最大的可以达到5米左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厚达23厘米的骨板,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发现的。肿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36:390000现代盗墓者碰到最凶险流沙墓,用特殊盗法得手,技巧不输古代盗贼
西安北里王村西汉大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18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北里王村北侧,发现了两座西汉末期大墓,这两座大墓很快引起了国内考古圈的注意。一是因为墓主的身份特殊,生前地位非常,疑是西汉末年新朝皇帝王莽的老丈人“宜春侯”和丈母娘。再是使用了积沙墓,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能活埋盗墓者的流沙大墓,显示了极高的造墓技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8:020000日享一书BGl01《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陕西豪族的地下世界
前天得了一套好书,详细介绍了陕西蓝田一豪族的家族墓地,看人家墓地的形制,显然比清明节去我们家的要高大上的多,人家的已历千年,我们的还需努力。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田中。该墓园做东北朝西南,依塬面水,面积约84000平方米。园内建有家庙、神道、石刻、兆沟等完整墓园配置,北部乃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5:08:050000鲨齿龙科的五大恐龙:第一最长14.5米(被称第四大肉食龙)
鲨齿龙科恐龙诞生于1.5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曾经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上最大的顶级掠食者就是这类恐龙,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比如亚洲的假鲨齿龙、南美洲的南方巨兽龙等,最大的体型可以达到14.5米,下面就跟着探秘志小编一起来看看鲨齿龙科中到底有哪五大恐龙吧!鲨齿龙科的五大恐龙1.马普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31: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