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专家解读
2020年5月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公布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
0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0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03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04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05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06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07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08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09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1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我猜中了其中的七个,详情可以点击文末链接。以下为五位全国顶级专家对这十个项目的解读,听着新闻发布会,姑且记录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
1、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发掘为一具有国际意义重大考古项目,在现代人起源问题上有走出非洲说和各地区分别起源说。其中十万至五万年是非常关键的。该遗址链接10万至1.5万的年代序列,尤其是距今5万至1万年间。文化遗存和人类化石都是共存的,小石的传统是连续的。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这样一个序列连续,材料丰富,时间点关键的遗址十分珍贵,其意义是全世界的。

2、小南山最近的工作很多,发现旧石器晚期至汉代五个时期的遗存,填补了地区年代文化序列上的空白。其中第一期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距今约一万四千年,与俄罗斯和日本的早期陶器的发现相联系。第二期发现五十多座新石器早期竖穴土坑墓,发现近200件玉器,是距今最早的玉器,将玉器的发现推到距今九千年左右。从玉器工艺可以看出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有联系。开启中国玉器起源的新纪元。

3、神木石峁皇城台遗址的发掘也意义重大。最近十年的发现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包括它的规模、出土物、位置等因素均很有意义。皇城台的发现颠覆我们传统对北方龙山时代的认识。皇城台应该是城址的宫城,有一条中心大道,大台基规模相当大,还有池苑。在东墙北段发现四万件器物,包括玉器、陶鹰、石雕,口璜等,这些发现颠覆我们对当时中国文明发展高度的认识。其中发现的七十个石雕的意义十分令人惊艳,但是其意义仍需进一步探索,但其年代都不会晚于距今4000年。从石雕纹饰看,与二里头、殷墟等遗址器物的纹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石峁和山西陶寺遗址的联系,更让人产生联想。但该遗址至少是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权力、政治、宗教中心,更多细节有待新发现。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4、平粮台遗址在上世纪就很有知名度,该遗址最近六年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将城址完全揭露出来。首先是规划很方正,城内有主干道,如此规划是最早的,其传统延续至后代至明清北京城。在道路旁有排房,而且排房之间序列十分清闲。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很重要的特点,之前在二里头发现有这样的理念,这次平粮台的发现时代更早。排水管的发现之前夏商时期也发现有,但发现如此完整且时代早还是第一次。再者,车辙的发现意义重大,现在看应该是独轮车,而车的发现意义重大,与夏商双轮车的发现相联系。还发现完整的黄牛用于祭祀,还有很多牛的骨质工具,说明黄牛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这也与商代用牛祭祀相联系。该遗址属于淮河流域,常年不受重视,其实很有特点,对连接黄河和长江流域很重要。

5、西吴壁遗址最大的意义是发现夏商时期的铜矿冶炼遗址。因为中国青铜文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冶金技术的发现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我们缺乏铜料来源的发现和认识,有研究认为来自云南,但似乎不大可能。也有提出来自中条山地带,国博考古部门在该地区持续做工作,2018年至19年发现西吴壁遗址,该遗址规模很大,发现一系列铜矿冶炼的加工证据链。让我们认识到夏商时期,我国青铜冶炼的证据。是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最早,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青铜冶炼遗址,同时还生产青铜小件,但是重要器物应该还是在都城遗址。这个遗址为夏商王朝控制青铜资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6、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与中国人对玉的关注密不可分。虽然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我国玉器发现很多,但玉矿的发现很少,而能与出土玉器相联系的遗址更早。特别是将采矿的整个工作链发现的十分完整。而且相关研究已经明确该玉矿的玉料与相关玉器相联系。而矿石如何运输至内地则有待研究。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
7、枣树林曾国墓地可以说是自曾侯乙墓和文峰塔墓地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大型墓葬有五座,中型墓有62座,时代与文峰塔墓地相近。而且墓葬均与曾侯和其夫人相对应。其中墓葬在北部,车马坑在南部,小墓在周围,侯墓为七鼎六簋,夫人墓五鼎四簋,还发现大量青铜礼乐器。在这些青铜礼乐器发现大量铭文达六千余字,是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最大一批金文资料,保存好,价值极高。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墓的缺环,构建周代封国完整的序列,对于曾国和周代考古领域有重大意义。对曾侯的世系有重要作用。整个墓地排列有序,体现了当时大型墓地的形制。表现了当时整个江汉地区墓葬形制的变化。早期与周的墓相近,晚期与楚墓的相近。大量青铜铭文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其中有提大禹的内容,与其他器物相关内容相印证。铭文提出曾侯是文王之孙,也是新的认知。此次完结了半个世纪曾和随之争,随国就是曾国。提出了曾国与唐国交流的问题。

8、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位于天山北麓山前丘陵地带,有城址、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区。城址依山傍水而建,北西筑墙。手工业区和墓葬位于城址的西部,墓葬出土遗物十分丰富。这个城址是唯一一个保存完整,年代明确,出土大量器物的汉代城址。可以作为寻找汉代西域都护和其他城址的标尺。可以确定这个城址是东汉抗击匈奴的疏勒城。证明当时我们对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这个城址建在天山北麓,把控了重要通道。对于研究汉朝对西域的经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再次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
9、乌兰泉沟壁画墓。青海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南道,也沟通青藏高原。中国人自古视死如生,墓葬其实就是墓主人的现实世界。壁画墓在8世纪在中原地区非常流行的,说明当时吐蕃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漆器的棺材也是来自于中原文化。文化分解,分大传统和小传统。金冠的发现说明这个是个高级别的官员,也与汉地相联系,体现了汉藏一体化。周边文化的趋同性,说明文化的一统性。

10、南海1号当时重达五千吨,之前的发掘均为打捞器物。而这个项目将整个船装箱打捞,是技术和历年的进步,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有里程碑意义。而发掘者不仅是发掘器物,而是将船作为一个社会来发掘和研究。从船如何沉,船上的器物如何使用,船的主人有何前世今生,船是将器物运向何方,发掘者的研究理念无疑是先进的。而南海1号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做法都是值得借鉴,大家都可以去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去看看。

窃蛋龙:与鸟类最像的恐龙(长1.8米/被误会偷蛋)
窃蛋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小型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达到了1.8-2.5米,外形非常酷似鸟类,嘴巴是类似鹦鹉的鸟喙状,并且头顶带有突起的冠饰,并且大部分都长有羽毛,第一批窃蛋龙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发现的。窃蛋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52:2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河燕国墓地
西周时期燕国贵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乡黄土坡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从1973年起进行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燕国的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琉璃河燕国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21:440007中棘龙:欧洲大型肉食恐龙(长8米/有25厘米长小棘突)
中棘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一般只有8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长有25厘米的小棘突,第一批中棘龙的化石出土于欧洲的英国,其中包含的并不完整,只有骨盆、脊椎以及四肢等。中棘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03:11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霍州窑址
元代烧造白瓷的窑址。位于山西霍县西南的陈村。1975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证明了明代曹昭撰的《格古要论》中有关“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的记载。霍州窑烧制的白瓷,以造型小巧、胎薄体轻、制作精工、纹饰精细为主要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4:210000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研学: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02: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