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省的盗墓者最厉害?别说河南啊,有人不同意
盗墓者的称呼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不少网友喜欢看盗墓小说,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都拥有大量的粉丝。书中的盗墓者个个都身怀绝技,自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据笔者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了解的情况,不同省份的盗墓者还是能分出高下的。

有人说发明洛阳铲的河南盗墓者最厉害,真是这样吗?请河南朋友不要有意见,在笔者看来,排第一的不应该是河南人,而应该是这个省的。
先从盗墓者的称呼说起。
说到盗墓贼的称呼,可能有读者会想起“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是东汉末魏王曹操在军中所设、专事盗墓的大小头目,是中国盗墓史出现最早的对专业盗墓的称号。它是不是一种实体“职称”呢?这是值得讨论的。笔者认为,并不能排除这个说法是当年起草檄文的陈琳的气话。

图:明代棺材出土后颜色仍很新
在中国民间,盗墓贼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但是,不论在什么地区,也不论是什么人,都很少公开称“某人是盗墓贼”;盗墓贼不说自己的行为是盗墓,更不自称是盗墓贼。如果那样,不只“贼”太难听了,也容易搞糟人际关系,特别是熟人之间,明知对方是盗墓的,也是不能说破的。
在这种情况下,“盗墓贼”便有了隐称。
笔者搜集了一下,“盗墓贼”的隐称有十多种:
——老鼠。这是南北方对盗墓贼的通用隐称。因为盗墓贼与老鼠的习性和活动相似,老鼠能打洞,多在夜里活动,盗墓贼也这样,故得名。与此相对应的是,盗墓贼从墓里盗出来的随葬器(赃物),被称为“老鼠货”。

——地拨鼠。此隐称流行于湖南一带。地拨鼠是比一般老鼠更厉害的鼠,这种鼠打洞能力超强,行动迅速,警觉性更高。“地拨鼠”是对行动诡异、水平好、更为精明的盗墓贼的称呼。这类盗墓贼擅长定位挖洞,一般盗墓贼还称不上。
——土耗子。民国时北京一带流行的隐称。耗子就是老鼠,但用于指盗墓贼时,一般多指单独、零星作案的“单干户”。
——土夫子。民国时湖南一带流行的隐称。“土夫子”本是长沙一带对贩运黄泥为生的当地农民的俗称,后来有的土夫子从事盗墓,“土夫子”便成了盗墓贼的代称。
这一称呼很有来头,这里重点介绍一下。

民国时期的长沙,门槛最低、穷人最容易选择的养家糊口的“工作”一是挑水卖,二是卖黄泥。卖黄泥的人当时被随口喊作“土夫子”,每天用破铁轮板车从郊外拖来黄泥,在街巷里叫唤,主要卖给人家做煤球用。
长沙土质不好,多红壤(见下图),红壤比较散,易渗水,所以古人造墓时喜欢从外面运来有黏性、防渗好的黄泥做封土。据商承祚、吴铭生等学者调查,土夫子当时也不知道这回事情,反正找有黄泥的地方,一挖再挖,挖出了古墓,挖出了古物(随葬品)。
土夫子把随葬品拿到古玩商那里卖了后,得钱比卖黄泥多,而且来得快。这样,土夫子渐渐有意从黄泥中寻找古物,最后干脆主动去盗墓,变成了职业盗墓贼。

图:湖南古墓挖掘现场,墓穴很浅
后来,土夫子一个跟一个学;再后来抱伙成团盗墓,形成了“长沙帮”。长沙一带的盗墓之风因此盛行,与河南洛阳一样,成为民国时期盗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前两年笔者在湖南卫视做节目时,还有一位百岁老土夫子在世,本想去拜访的,因为行程所限,成了遗憾。
在长期的盗墓活动中,土夫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多有绝技。如土夫子看土识墓,确实几无不准。举个例子,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墓,在1949年后曾遭多次破坏,但真正被盗的只有一次,是一名廖姓土夫子所为,他做的盗洞刚刚好打在棺材的前头。

图:曾国藩墓(被盗后修复)
曾国藩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去世,先葬在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后移葬于城西南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的伏龙山上,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为了防止土夫子光顾,在筑墓时特别采取了反盗墓措施,封堆的三合土使用糯米汁搅拌,里面混合碎石头,干燥后相当坚固,并不容易打开,但土夫子却轻松把活做了(有关曾国藩墓被盗情况,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详说)。
你说湖南省的盗墓者厉害不?本事大不大?有人可能不服气,这在发明盗墓利器洛阳铲的河南盗墓者面前,就是小菜一碟。甚至,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盗墓圈,以鲁南为根据地的山东盗墓圈,常在乐山一带活动的四川盗墓圈……这种定点打洞都非难事,即使笔者这样非圈中人,也能探出棺的朝向、位置。

图:被盗毁的四川崖墓
但如果比较一下盗墓文化——盗墓软实力,哪个省能有湖南的土夫子厉害:有凭风水寻穴的望气之功,有比狗鼻还灵敏的闻土嗅觉,有比特工更巧妙的打探本事,有快速辨定墓位、年代、宝物多寡的真本事。有人用中医上的诊疗手段“望、闻、问、切”,来形象地比喻土夫子的盗墓功夫,确是不虚。
所以,如果要问中国哪个省的盗墓者最厉害?我会说湖南的。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中国核专家研究古墓时的惊人发现
墓,是人死后在阴间的居所,说白了就是处置尸体的地方。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对古墓感兴趣的应该是历史、考古学方面的学者,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中国核专家也曾把古墓作为内部研究对象,并有惊人的发现。这里就来聊聊,给大家透露一点信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19:420003尧都陶寺,最初中国知多少?
要秀中国,需知中华为何五千年?而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进程中,陶寺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在听了领队大人高江涛老师的现场说之后,我们心中大致也对陶寺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1:430002单脊龙:新疆中型恐龙(头顶有片状头冠/埋于准噶尔)
单脊龙是一种斑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只有5米,属于中型肉食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顶长有一个片状冠饰,一直延伸到鼻部,第一批发现单脊龙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单脊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7:260001最神秘的秦始皇帝陵 一号大墓中的发现(帝王墓)
秦始皇帝陵一号墓中有大量工艺品和文学作品出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的陵墓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秦始皇帝陵一号墓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陵墓之一,更是备受关注。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秦始皇帝陵一号墓终于重见天日。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揭示了秦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考古发现重点揭秘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27:440005扁鹊医书重现天日 药方现在都还能用(中医传承)
成都发现了遗失两千多年的扁鹊医书。2012年,成都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一座千年古墓,随后,考古专家在古墓中发现了失传了2000多年的扁鹊遗书竹简。因为是在水中浸泡所以整个书简都是非常散乱,后来,经过国家专业人士长达11年时间的修复还原,这些扁鹊医书竹简在2023年终于重现天日。就在昨天,国家文物局正式向外官宣,经过11年时间,整理了9只2万余字扁鹊医学内容的简。扁鹊医书我要新鲜事2023-11-26 20:53: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