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评十大考古:济南王张荣的地下王国
#历史开讲#学术界评选年度考古新发现往往从学术的角度来评价,但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更容易看热闹。而考古中最能引起大家看热闹的项目便是墓葬考古,但是正如前几天社科院评的年度六大考古几乎都没大墓,就算是殷墟王陵区也是以聚落考古的思路,研究王陵区而不是挖墓。在全国十大32强最终介绍发布完的这两天终于来了个重量级墓地。山东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不仅规模大,而且墓葬结构和壁画保存相当好,而且还出土号称价值过亿的国宝级文物元青花。

首先,还是要说规模,都济南王了,所以规格一定得大!张荣家族墓葬至少32座,形制有砖雕墓(5座)、石室墓(9座)、土洞墓(18)座。墓葬排列有序,自北向南成排分布。如上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墓地规划很规整,自北向南一代代人分布,可能是有辈分的。墓地布局规整,明显经过规划,对研究元代汉人、尤其是王侯家族的墓地选择及布局、墓葬形制选择、随葬器物、墓上设施等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说完整体看局部,在这个家族墓中规模最大的当然还是这个墓地的大家长——张荣。墓地北端中部的砖雕壁画墓M83(张荣墓)规模最为宏大、结构复杂,由墓道、前门楼、前室、后门楼、中室、后室及5个侧室组成,通长34.2、最宽15.1、深6.3米。它是目前全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壁画最丰富的元代墓葬,其前后双门楼、八墓室的结构为国内元代墓葬首次发现。

其次,元代的墓葬相比我们之前经常提的先秦墓葬不同。这时候古人已经完全是视死如生,所以自己的墓就好比一个大房子,砖构的墓葬相当宏大,而且墓内都是壁画,非常生动地展现当时的生活场景,这不仅是震撼了,那是相当珍贵的。其中砖构部分是两门楼中上部两侧设弧形翼墙,券顶门洞之上现存三层仿木结构,上下均为斗拱、中为格扇门,后门楼上层设一墨书“永安堂”的斗形匾。除前室八边形外、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直壁、穹窿顶。后室三侧室仅建造直壁部分,未与后室连通。

壁画的题材主要有门楼主要为缠枝花卉;前室有莲花藻井、祥云仙鹤、斗拱立柱、侍女图、各类水果花卉等;中室有牡丹藻井、花鸟图、缠枝牡丹、仪仗出行图等;后室有莲花藻井、祥云仙鹤、花鸟图、盆栽花卉、婴戏图、宴享图、备宴图、晾衣图等;后室南过道东西两壁各绘一执戟武士。

特别是牡丹纹藻井、仪仗出行图、持戟武士图在山东地区是首次发现。另外如M49壁龛内发现有殉葬的人骨也是山东地区第一次发现。所以这个墓的情况不仅在山东,如果放到全国我估计也是相当罕见,毕竟元代时间本来就很短,其中王级别的墓葬也是屈指可数。其中壁画还能保存这么好,更是可遇不可求。再加上随葬的陶俑,都相当真实地反映当时人的生活以及精神信仰。

再者,就是相比先秦时期,历史时期墓葬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找到墓志铭,了解到墓主的生平事迹。特别像张荣这样的大人物,史书往往都有记载,通过考古发掘成果和史料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复原其家族历史。目前研究显示其中墓地北起第一排的M83为张荣墓;第二排为张荣子辈墓,包括其一至六子的墓葬:张邦杰(M82)、张邦直(M68)、张邦彦(M81)、 张邦允(M79)、张邦孚(M77)、张邦昌(M74)。

然后,进入历史时期的大型墓葬往往都有地上建筑,虽然很多都被破坏了。但是张荣墓的石像生得以保存下来。发现的石翁仲、石羊、望柱、神道碑、家谱碑等陵园构件为研究元代陵园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碑文和家谱碑不仅直接定性了墓葬的主人,而且与元代的史料相印证,对研究当时汉人在元代的官僚体系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最后,和先秦墓葬多随葬陶器和青铜器相比,历史时期墓葬多随葬瓷器。特别是宋代以后大江南北各地窑口非常多,所以墓葬中随葬的瓷器也相当丰富。比如这个墓地便发现有钧窑、龙泉、磁州、景德镇等多个窑系。特别是元青花的发现相当罕见。要知道青花瓷到明清时期基本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各个皇帝不同时期依然各有特色,其中稀有者价值连城。而元青花更是皇冠上的宝珠,珍品中的绝品,数量相当少,有媒体报道号称价值过亿。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对这个项目能否入选十大做个小预测。这些年由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大课题的出现,所以和这些重大学术研究挂钩的发现入选纪率很大。而这样因为地产开发而发掘的基建项目则有点悬。另外正如开篇所讲,现在考古更喜欢解决学术问题而发掘,而不是挖墓出土好看和珍贵的文物,考古竭力并不想给人们以挖墓的形象。所以墓葬考古也使得它不占优势。再者现在都提倡多学科合作研究,但是这个项目似乎少了些。最后地方市所单独发掘。十大也是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诸位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它能进20强,十大就希望不那么大。但从文保的角度是希望入选的,那些主动发掘的基本都很好得到保护,这种和开发商和政府争地的项目,如果能入选对以后保护好且做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都有好处。

探源赣鄱 赓续文明——新时代十年江西考古工作纪实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1:230000阿纳拜斯龙:阿根廷双足食草恐龙(长2米/1.25亿年前)
一般来说,食草恐龙因为体型大,所以都是四足行走,这样才能撑起它的体重。而在恐龙世界中,生存过的恐龙更多是小型食草恐龙,它们体型小,所以通常也是二足行走,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阿纳拜斯龙,它体长2米,生活在92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阿纳拜斯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59:400000奇异滤齿龙:罕见的滤食性爬行动物(长有锤子状嘴巴)
奇异滤齿龙是一种史前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时期,由于牙齿和嘴巴的造型非常像是一把梳子,极为奇葩,所以人们称它为梳子头海怪,据说是在2014年中国的西南腹地中发现的,很可能是海生爬行类中极为罕见的滤食类动物。奇异滤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1:2200002021年游学:湖北省博的明梁庄王墓展览
今年上半年还有幸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在该馆有一个关于明梁庄王墓的小展览值得先简单说道说道。该墓是梁庄王与魏妃的合葬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龙山坡,因被盗,所以考古工作者于2001年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依山而建,有内外茔垣,茔园按照明朝定制的享殿建筑,现已经损毁,仅剩下北半部分基址。内、外茔园均呈长方形,南北向。现存外茔园宽250米,残长200米,内茔园宽55米,残长75米。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4:550000考证发现中国人在汉唐时已抽烟,而非明代始,但是“吃烟”
史料上发现汉唐人已吸烟本文作者倪方六虽然吸烟有害,但现在烟民不少。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这个说来话长了,一般认为是从明代开始的。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有这样的观点:“烟草,自古未闻也,还自我明万历时始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而在明末以后,中国古代籍中有关烟草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也证明了这一种说法是可靠的。但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并不这么简单。先从烟草叫法说起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9:27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