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兔从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演绎为十二生肖神之一,再到蕴含多子多福、祛病长寿等吉祥之意的文化符号,全都寄托着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癸卯兔年即将到来之际,山西考古博物馆隆重推出《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兔从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演绎为十二生肖神之一,再到蕴含多子多福、祛病长寿等吉祥之意的文化符号,全都寄托着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展览梳理了山西出土新石器时代以来关于兔的文物,涵盖了铜器、玉器、陶瓷、壁画等多种材质及表现形式。其中,商代的兔形玉佩,简洁生动,彰显远古之美;西周的青铜兔尊,端庄典雅,贵为礼仪重器;北朝壁画的奔跑兔,形象写实,描绘生肖较早的模样。
癸卯新年来临之际,“晋”兔云集,向大家拜年了!
第一单元 形
兔,形态娇小,两只长长大耳朵,惹人喜爱。
兔类听觉敏锐,善走擅跃,《孙子·九地》载:“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强调军队行动须如飞跑的兔子一般敏捷迅速;兔类是自然界筑窟营穴的高手,《战国策·齐策四》载:“狡兔有三窟”,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中华先民慕叹沉思,从兔身上汲取生存智慧,出于对兔的热爱,兔的形象大量出现在先秦器物当中。

第二单元 神
兔,与十二地支的“卯”配属,十二神兽之一。
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记载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山西最早的生肖绘于北齐壁画墓中,太原娄睿墓和朔州水泉梁墓中均有形象写实、呈祥瑞之态的生肖图。十二生肖背后反映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圆满、平等公正的文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生肖题材还经常在墓志、陶俑、铜镜或压胜钱中出现,起着压胜辟邪、导引升仙的作用。

第三单元 意
兔,承载着许多美好寓意。
兔象征多子,《尔雅·释》载:“兔子曰娩”,兔是多胎多产的食草家畜,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成长速度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兔象征长寿,《汉乐府·董逃行》载:“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古人对长寿的向往自上古时代便有之,相信玉兔所捣之药乃是长生不老之药;兔象征月亮,《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在汉代,玉兔和蟾蜍都是月亮中重要的角色,到了宋代兔逐渐取代蟾蜍独领风骚,“兔起乌沉”中兔成为了月亮的别称。

结 语
本展览的兔文物,形是基础、神是气韵、意是灵魂,背后凝结着考古人的辛苦与付出。作为新时代的考古人,我们不仅扎根一线潜心清理发掘,还深入挖掘文物内涵,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物说史、以物释史、以物证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虎镇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恭祝大家兔年吉祥,福顺安康
扬弃文献本位,推动理论更新应是夏文化探索的方向
自六十年前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随着碳十四测年数据的不断修正,对这里是不是夏墟的争议就从未停息过,似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学术论争的范畴。本文以孙庆伟先生的讲座和新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关心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视角,不知能否推动学术问题回归心平气和的学术讨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41:410005考古专家从挖出的人类遗骸上发现一奇怪现象,不少人在性成熟期牙齿被人为敲掉,为什么要这样?
现代考古中发现的奇怪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中,总会发现一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中国人类学家在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原器时代居民遗骸的考古研究中发现,很多颅骨缺失牙齿,更奇怪的是颅骨严重变形,与正常情况下人类颅骨形状差异很大。(考古中发现的古代滇人遗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事,先说牙齿缺失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7:330002河南发现迄今最早的“国家粮库”,其防洪涝设计,远超现代人想象
4000年前的“国家粮库”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河南一项考古新发现,顺便看看古代的河南人是怎么防洪防涝的。在不久前公布的2020“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一个省入选了3个项目,分别是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和伊川徐阳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4:260000曼特尔龙:欧洲大型恐龙(前肢只有后肢一半/长7米)
曼特尔龙是一种禽龙类中的鸭嘴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25亿-1.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在6.5-7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肢比后肢短一半,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欧洲的英国境内,化石完整度非常高。曼特尔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25: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