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是主导方法
问现在新的风气,要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历史,你对于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答这一点我在《治史经验谈》的第一篇中已谈过,大意是赞同运用各种社会科学方法与理论作为治史工作的辅助。但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在史学上的运用也各有局限,不能恃为万应灵丹。而且社会科学种类繁多,对于史学的研究可说都可能有相当辅助作用,但这样繁多的学科,一个人事实上不可能都能通解。现在我再想更进一层谈几句。
史学研究是要有辩证发展的基本观念,运用归纳法求得新结论;演绎法只可用作辅助方法,不能滥用为基本方法。大陆上一些左派史学家抱着社会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治史的万应灵丹;实际上只是依据未经深入研究而主观拟定的结论与概念,来加以演绎推展,应用到历史事件上去。每一论题大体都先有了一个结论或者意念,这个结论或意念是由他们奉为神圣的主义思想所推演出来的,然后拿这个结论或意念作为标准,在史书中搜录与此标准相合的史料,来证成其说。中国史书极多,史料丰富,拿一个任何主观的标准去搜查材料,几乎都可以找到若干选样的史料来证成其主观意念,何况有时还将史料加以割裂与曲解!
唯物论强调物质生活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因素,政治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我本来是非常同意这种看法的,所以特别注意经济史,我计划中的《唐代人文地理》也以经济地理所占分量最重。但要像他们那样研究历史,实际上等于没有做工作。因为研究工作就是要找出新的结论,新的概念,既然结论概念都已有了,何须再要研究?这种工作要说有意义,那只是用来巩固什么主义思想的权威性。所以这些所谓史学工作者,只是响应当政者“学术为政治服务”这一个相当坦率的口号,而趋附权贵,不是真正的史学家。所幸近几年来,大陆上的史学工作者,“念经”的文章已渐见减少,转而再走踏实之路,有可看的文章了,这是个好现象!
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大力宣扬运用社会科学方法与理论来治历史,也有偏差。我的意见,运用社会科学方法与理论研究历史本是条很好的途径,可以采取;但过分强调,毛病也很大。我看到好些论文,什么理论、什么模式,不一而足。模式理论有时诚然可以用来帮助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但过分强调,盲目的遵行,研究问题也不免先有了一个概念,甚至有了一个想像中的结论,然后再选样式的找材料,加以证明;也就是找一些合乎模式的材料,再把模式套上去。
这种风气之所以流行,我想除了运用这类理论模式研究历史,有时诚然可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之外,可能还有两个原因。其一,这是西方史学研究的新动向。青年人留学海外,惊为新奇,不免趋新向往,回国以后,更恃为法宝,以此自矜。其二,抓住一种理论模式来研究问题,工作上要简单容易得多。因为先有一个架子,再找一些材料往上敷砌,就不难。而传统治史方法是要空荡荡的毫无一点预先构想,完全凭些散沙般毫无定向的零碎材料,自己搭起一个架子,自成一个体系。更明白的说,要从史料搜罗、史事研究中,建立自己的一套看法,也可说一番理论;而不遵行某一种已定的理论为指导原则,来推演史事研究。换言之,要求理论出于史事研究,不能让史事研究为某一种既定的理论所奴役。这种研究方式自然要吃力得多。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社会科学方法治史一经引进,就成为史学界的新动向!
但1979年我在耶鲁大学,以此项问题请教余英时兄。据他说,这一学派在西方史学界仍只是一个小支流,人数并不很多,而正统的史学家仍居主流。他们的工作仍是着重在史料,根据史料实事求是的研究事实真相,并不标立理论,遵用模式。大约西方正统史学,学起来比较困难,而讲理论模式的方法,比较容易吸取,应用到中国史研究上也比较容易写成论文,所以大家乐于吸取这一类方法,成为一时新风尚。最近几天,我偶翻过去生活日录,看到1974年7月在一次严肃的会议席上发言,也谈到此一问题,认为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释历史,是一项好的进展,但我希望这是历史研究方法的一项“发展”,而不是“交替”(替换)。所谓“发展”是在传统方法上再加上社会科学理论的解释,“交替”是放弃传统方法,而过分重视从社会科学理论去作解释。我现在仍坚持此项意见,应不可易。若是鄙弃传统方法,而以理论解释来替代,我担心可能愈来愈走上空疏虚浮一途,重蹈明末王学末流的覆辙,束书高阁,游谈无根!所以总结起来说,我对于社会科学方法,不但绝不排斥,无宁说非常赞成;只是绝不赞成奉为法宝,在史学研究上到处滥用!
来源:《治史三书》
慈禧的陵墓 为啥被孙殿英看上(清朝古墓)
孙殿英看上了慈禧墓中的财宝。虽然说在整个清朝末期都是被外国列强碾压不过慈禧的陵墓还是非常的豪华,这是因为他贪图荣华富贵,一辈子享乐了、一辈子在此之后也想要过上富丽堂皇的生活。虽然说在自己的墓穴里面放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可最后全都是便宜了孙殿英。要是溥仪在当时既然是清朝皇帝的话,那肯定是放不过孙殿英。军阀谋财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1:490000沙漠中频频出现绿色怪圈?外星人的杰作?沙特:我来给你揭晓谜底
一说到沙漠农业,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色列,但事实上,还有一个中东的国家,沙漠面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明明连地表水都没有,却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输出国之一,那就是沙特。以色列的农业水平如果能给个三十分,沙特的分数只能掰开手指给它打。沙特的国土面积虽然也不小,但它最大的问题,却是水资源匮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20:470000张经纬:张光直:考古学领域最后的巨人
巨人之躯2013年时,三联书店再版了张光直先生系列作品(全九册),是迄今国内出版先生作品最全面的一版。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考古学界最富国际声誉的学者(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主任,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光直先生这些作品大多写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八十年代以来便陆续译成中文。时值先生去世十二年之际,重读作品,历久弥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9:260000甘肃挖掘出的大型古墓 专家却连墓志铭都不敢看
墓志铭上有珍贵的丝绸不能随便动。自夏、商、周以来,中国一直用厚葬的传统来表达人们对亲人的悲痛。因此,在众多珍贵的古墓中,会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记录着当时的风土人情,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唐代大墓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7:32:570000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3)唐宋时期的繁盛
前两天已经讲过蹴鞠的起源和发展,参考: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1)溯源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2)汉晋时期的发展今天我们主要讲唐宋时期蹴鞠的繁盛。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9: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