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朱铁权: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19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讲座整理
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
主讲人:朱铁权教授(中山大学)
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7月1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朱铁权教授给我们带来《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的讲座分享。

朱铁权老师专攻古陶瓷科技考古,对于陶瓷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传统的历史文化研究侧重古陶瓷的是文化属性,需要把握其造型、胎釉、工艺、装饰物、提款等宏观信息,进而展开文化分析。朱老师认为对一个科技考古者来说古陶瓷首先是一种硅酸盐材料,需要借助仪器分析测量其微观信息,如化学组成、物相结构、显微形貌等,进而展开不同古陶瓷的辩伪与断代。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古陶瓷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都无法对话,如今随着陶瓷科技考古的兴起,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围绕古陶瓷研究的多学科合作正在展开,这样的合作能够让文物展现的信息更加丰富。

接着,朱老师对中国瓷器考古中的一些代表性文物进行介绍,并阐释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了帮助学员看懂科技文献,朱老师科普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Al、Si、K、Ca、Na、Mg、Fe、Ti、Cu、Mn、Co等,它们分别作为陶瓷烧制过程中的骨架元素、助熔剂与呈色元素而存在。当然,烧制中的温度控制、技术流变也是必须考虑的科技因素。
随后朱老师和学员们分享了他主持的四个科技考古课题,涵盖了他从事科研来的不同阶段。这些课题分别是朱老师学生时代的“安徽双墩陶器的系列研究”、南下广州入职中大后的第一个课题“北宋西村窑外销瓷器相关研究”,还未结束的“古青花瓷篮彩钴料产地与呈色研究”,以及刚刚启动的“肯尼亚东海岸出土中国瓷器产地研究”。四个课题的次第展开,朱老师向学员们讲述了他自己从纯理科数据分析思路向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思路转换的过程,研究学术视野从一地一窑而投向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
最后朱老师和学员们讲述了他自己的研究方法,即将陶瓷研究不断地放到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他强调做陶瓷研究既要注重细节又要关注整体,并放到全球社会需求的角度去看待其发展脉络,讲好陶瓷的故事。

讨论课上朱铁权教授与学员分享交流中
整理人:谭佳英(中山大学)
编辑、配图:刘亚楠
荐书 |《浙江古代青瓷》导读
《浙江古代青瓷》(全二册)作者:郑建华、谢西营、张馨月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1月定价:258元本书是首部通史类浙江古代青瓷专著。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3:340000编者说 |《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让图录传递更多历史文化信息
青海省博物馆编著的《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一书已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青海省博物馆“13”系列展览“青海历史文物展”展览图录,分为“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六部分。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区,自古多民族汇聚于此,本书全方位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变迁,是一本介绍青海历史文物的好书。《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6 09:58:57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拼凑“姑蔑”记忆——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谢雄)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黄昊德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墓群东为铜山溪、西为邵源溪、南为衢江、北为高山,处于一个山水环绕的地理空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41:360003观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13: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