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日课||NO.12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
论语(钱穆新解)
为政篇第二
(一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温,温义。者以火熟物。后人称急火曰煮,慢火曰温,温犹习也。故字有两解。一曰: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一曰:故如故事典故。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如汉代诸儒之所为。
可以为师:依前解,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属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仅成稗贩,何足为师?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依后解,事变无穷,所谓新者,皆古所未经,师所不传,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此两解,言异而义一,学者其细参之。
本章新故合一,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义蕴深长。
白话试译
先生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一二)
子曰:“君子不器。”
器,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所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谓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后人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才艺。”才艺各有专用,器,俗称器量,器量大则可以多受,识见高则可以远视,其用不限于一材一艺。近代科学日兴,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此章所言,仍是一种通义,不以时代古今而变。
今试以本章与上章相参,可见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不可不深思。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一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在言先,言随行后,亦敏于行而讷于言之义。
白话试译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一四)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忠信义。比,阿党义。《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举。或指位言,或指德言。如谓在上位,居心宜公,细民在下,则惟顾己私,此亦通。然本章言君子以忠信待人,其道公。小人以阿党相亲,其情私。则本章之君子小人,乃以德别,不以位分。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一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此字有两解。一、迷惘义。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己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一、诬罔义。不经精思,不深辨其真义所在,以非为是,是诬罔其所学。后解由前解引申而来,当从前解。
殆:此字亦有两解。一、危殆义,亦疑义。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一、疲怠义。徒使精神疲怠,而无所得。后解借字为释,又属偏指,今从前解。
此章言学思当交修并进。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当与温故知新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仅向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
鸵鸟龙:蒙古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类似鸵鸟的恐龙)
作为曾经统治地球几亿年的恐龙,它们虽然已经灭绝了,但其身影在如今许多动物身上可以看到,比如鸵鸟龙,它就跟现在的鸵鸟相似,是一种跑的很快,不会飞的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鸵鸟龙基本资料1、体型:鸵鸟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比膨头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04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09:580001湘潭古墓挖出千年菌类,50年老中医都没见过,专家:能抗癌
古墓里面最有价值的一一般都是金银珠宝,但是一个开挖掘机的工人,却在一座湘潭古墓里,挖出了一种神秘的千年草药,甚至从医50年的老中医,都没有见过。神秘古墓出土神秘药材,传说能包治百病,真的有那么厉害吗?经过鉴定之后,专家:能抗癌!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0:22:300001曾收集的摄影好作品好素材(3)
【壁纸】德国赖谢瑙岛作者ChrisMuellerArt-Project【壁纸】英国诺森伯兰郡的极光作者MikeRidley.【壁纸】作者s.sawadakissyougoodbye作者ChristineOfu岛与珊瑚作者CornforthImagesYeePeng节作者ThienchaiBobAsawamanasak0000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2016-02-23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9:540000知识贴:明代公务员服饰的各类款式
我们常看的古装戏里有很多男女的服饰,而这几年但凡受到好评的古装剧,那么这个剧的人物服装一般是相当讲究的,力求在不是现在审美的要求下尽量地贴合古代实情实景。而在中国古代服饰中,明代服饰可谓是汉服的巅峰,现在很多网红秀汉服装建议去看看明代的服饰。前几天更新了两篇文章,具体讲述了明代的官方服饰。参考: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