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古:发现四千年石城防御体系的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位于晋西北的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村北,地处蔚汾河入黄河口处一从东向西逐级下降的串珠式台地上,面积75万平方米,时代主要为龙山晚期。

目前工作确认,该遗址是一处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石城聚落,借助遗址南、北、西三面环河临沟的天险,在遗址东部、中部各修筑一道纵贯南北的城墙及城门,控制进出通道,而外城墙及城门位于东部城墙圪垛地点,内城墙及城门位于遗址中部的石门墕,核心建筑则修建于地处内城的小玉梁地点。

小玉梁是一个四周砌筑护墙的高台,分布着一批以大型连间房址为核心的石砌建筑群。
台顶中心建筑为一组连间大房址,共五间,以中心面积最大的F2向两侧依次缩进式排列,地面、墙面制作考究,房址中央的圆形地面灶直径最大达2.6米。
东、南护墙保存较好,方向与房址平行或垂直,采用两堵均为1.6米的石墙拼合而成。依靠护墙边角修筑有一些功能各异的房址。

在距离小玉梁约1千米的遗址东部城墙圪垛台地,发现了其外城墙及东城门。
城门南北对称,布局严密,主体由三个呈“品”字形大型墩台围合而成,中心设置小型墩台,两侧衔接障墙,组成其曲尺形的微循环。
入口设在南北两侧,南侧仅存硬地面,因废弃后期被封堵;北侧入口基本完整,通过北侧入口迂回前行,经过两道瓮城,最后抵达城内。


碧村遗址出土遗物遗物以鬲、斝、盉、蛋形瓮、高领罐等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石器、小件铜器、卜骨等。


为进一步揭示碧村龙山时代先民的生活面貌,项目组从古环境、农业种植、家畜饲养、冶金与采石等方面进行了多学科探索,对其先民生存状态有了初步了解。
碧村遗址龙山时代河床的高度与现在相当,或者仅高数米;遗址所在黄土台地上的交通状况要远好于河谷地带,其交通主要依赖于与主干黄土梁相连的通道;因此以黄土梁为中心的两翼则更易凝聚成一个社会团体。
碧村先民作物经济采用了以粟为主黍为次的小米类农业,存在食用水稻的现象。家畜经济中,猪和羊的比例最大,且几乎相当,牛的比例仅次于猪和羊。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猪主要以粟黍类食物为生;羊和牛则以野生食物为生,但食物结构中也明显添加了粟黍类食物。
碧村先民与西北地区的紧密联系,使其也拥有了少量红铜制品,包括常见的铜刀、铜泡等制品,主要为锻制,显示出明显西部传统。从地质调查和岩石矿物分析对比发现,该遗址石构建筑采用石料多与其所在附近区域基岩一致,还采用了少量河边鹅卵石。


小玉梁中心建筑及周边垒砌的护墙、石门墕圆形墩台与城墙围合的内城门、城墙圪垛地点“品”字形墩台构筑的外城门及东城墙,形成了碧村中心区域、内外两重城墙及城门的基本聚落形态。特别是全面揭露的小玉梁石构建筑群,较为完整地再现了这类石城核心区域的聚落结构;而布局规整的东门址,保留了目前我国史前时期形制最为规整和结构最为严密的瓮城设施。
遗址占据控扼黄河与蔚汾河关口的突出战略位置,沿外城墙、内城墙、中心台城逐步下降到入黄河口处的线性布局,处处把关,层层设卡,背靠黄河,面向东方的城门系统,强烈指示其应是龙山时代黄河岸畔一道重要屏障。
碧村遗址是龙山时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关键纽带,其占据河套向晋中、晋南过渡的关键要道,规划严密的设防系统,再现了两地文明主体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是揭示中华早期文明交流互鉴和展现以中原为中心历史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57:440000考古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千年预言吗 下半句才是关键
我国历史上的预言一直令人感到神秘和充满智慧。从占卜到预言,这些古老的文化传承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关注。唐朝时的袁天罡预言了武则天主宰天下的事实,而甚至有些预言还直接指向现在。比如,在一个古墓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8个字,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53:200001这座海南的古墓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海南的云苟氏墓地是一座独特的古墓,它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这座墓地由元朝名将云从龙的母亲苟太夫人所居住,她是蒙古人后裔,但她的儿子云从龙却是汉人收养的孩子,取汉名云海后成为南宋进士,官至陕西路总管。云从龙非常重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对南方各民族的和平相处、政治团结、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元初梳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08:130000三星堆入局禹迹和夏都之争,官方意志还是民间力量?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治水的事迹广为流传,其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夏朝是大禹开创的我国第一个王朝,是从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的历史节点,是我国走向文明国家的标志。20世纪初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曾使得大家一度怀疑禹和夏朝的存在。王国维关于甲骨文的研究使得人们相信《史记殷本纪》的可信度,大家也坚信禹和夏朝的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9:02000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陈国科武威地区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图一)。自清朝末年起,该墓葬群被人发现,1945年夏鼐、阎文儒等先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与研究,截至20世纪90年代,墓葬群已出土墓志九合,各类珍贵文物数百件。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36:1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