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原想参照法国拿破仑墓风格设计,为何放弃?设计师这么回应
中山陵,开创中国陵墓史的新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说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墓,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墓。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谁?大家都知道吧,孙中山。
孙中山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河,让国内政治空气为之一新。而他死后,也创造了不少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征集设计方案建陵,就是其中之一。
从1924年10月到1926年底,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因为北京政府频频易主,南京地方军政当局,也不断换人,曾五次易人,先后统治南京的有齐燮元、卢永祥、张宗昌、杨宇霆、最后是孙传芳。
据民国总理陵园营建相关资料,孙中山葬事在南京的“圈地”工作异常困难,葬事筹备处原定的6000亩墓地的计划无法不能实现,最后以2000亩立案,其中包括1200亩民地,由葬事筹备处陆续出价收购。
在选址、圈地的同时,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的工作也在积极进行。
1925年5月2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确定奖金总额为5000元。由孙科及主持工程的常务委员宋子文起草“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1925年5月15日起登报公布。
原定8月31日截止,为期三个半月,后来因海外应征者要求延期而延至9月15日截止。
“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对陵墓设计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第一点是——
“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独特新格,容放石椁之大理石墓即在祭堂之内。”
最终,安徽籍、曾留美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夺得了一等奖,并依此方案施工。
吕彦直在上海开了一家“彦记建筑事务”,当时仅31岁,很年轻,并非资深建筑设计师。但他设计的方案,当时报道是“一致决定”通过的。
能得到专家和评委的首肯,与吕方案中的“政治含金量”有很大的关系,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中山陵系中西合璧式大型建筑,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之美称。
中山陵是一座现代帝王陵,但却与过去的帝王陵有根本的不同。建筑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一改以往帝王陵寝全封闭的神秘规制,呈“民主开放型”,墓室在祭(陵)堂之后,人们可入墓室瞻仰。
吕彦直的设计确实独具匠心。由博爱牌坊至祭堂,共有392级台阶。从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在第六层平台,左右两侧陈列着一对巨大的仿古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大典”四个篆字,系后来上海特别市政府捐献(见下图)。
吕彦直当初想参照法国拿破仑墓的风格,来设计中山陵。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皇帝,其墓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南岸。此处墓地也是拿破自选,他生前曾说,“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
这与孙中山当年说过的话有很多神似的地方。
拿破仑墓分上下两层。下层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墓穴,深 8 米,拿破仑的棺椁就放在中央。石棺椁内还有 6 层棺,从里至外,依次为白铁棺、桃花心木棺、两层铅棺、乌木棺、橡木棺。拿破仑的遗骸放在最里面,耗资巨大。
因觉得不妥,造价又高,吕彦直放弃了,最后形成现在的“警钟形”,但孙中山祭堂后的墓穴,还是借鉴了拿破仑墓的一些风格。
我查阅了1920年代吕彦直中标,对媒体的谈话——
“余此次拟样,系中国式,初意拟法国拿破仑墓式,继思之不合,故纯用中国式,陵墓最重要之点,即在柩之保存,与祭堂之阔大,此合于中国习惯也。祭柩之处在地窟内,四围隔以高栏,以供后人之瞻仰凭吊。余大样式,并非极华丽者,式样较华美者颇多,不过所费太多,不甚相宜……”
对于陵墓全图形势似“木铎”(钟),寓在“墓鼓晨钟”一说,吕称,“此不过相度偶然相合,初意必非必求如此也。”
中山陵一期工程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承建,老板是姚锡舟,中标时51岁。巧合的是,吕彦直是31岁时图案中奖,自此出名。姚锡舟也是31岁,因在上海滩应标拔桩成功,名声大起。
因为接此项目,姚锡舟亏了14万两银子,真是亏了大本,中山陵也成了他承包的最后一项工程。后来,国民党主席林森曾对姚老板说过,“先生这次为修总理陵寝出了力,亏了本,国民政府是知道的……”
有个问题有网友可能要问了,过去帝王陵始建,动土前都要卜地“点穴”,中山陵动土时点穴了吗?点了,这是肯定的。但不是风水大师,而是陵墓图案的设计者吕彦直。
迷信认为,帝王陵不是什么人都有点的,否则会伤财折寿。吕彦直最后真的早早过世了,未能等到陵墓告成。
当然,这是一种巧合。
吕彦直对中山陵的建筑投入了全部精心和心血,是积劳成疾,患肝肠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了,时年仅36年。
1930年5月28日,陵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在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建了“积劳病故纪念碑”,现在游人可以看到。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有这种要行字——
“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十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此碑文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
陵址早在1924年,孙中山去世次月,即由宋庆龄相定。之后,孙中山的秘书杨杏佛曾数度赴宁,拍了茅山南坡的照片,又请江苏陆军测量局协助测量了墓地。
吕彦直为中山陵“点穴”时间,在1926年1月8日,当时由杨杏佛、林焕廷等人都在现场。在吕彦直确定墓室和祭堂所在位置后,中山陵工程于一周后,即1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
但当日下午三点举行的奠基典礼结束,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尴尬的事件,国民党内左右两派,在会场大打出手,葬事筹备委员叶楚伧头被击伤。
过去正月穷人一种乞讨方式竟成了“非遗”,比“抢红包”更有文化
过去穷人新年讨钱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对于穷人来说,过年如同一道关,难过,但却是乞讨的最好机会。过年时乞讨决不会发生讨不到的现象,不只比平常日子好讨,而且讨得多。所以,过去有想法的穷人不会放过春节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穷人求财也有自己的体面方式,不会在大新年里端着碗上门如乞丐那样讨饭,而是“文乞”,比现在的“抢红包”更讲究文化含量。(贴“开门大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5:330000中国在宋朝便发明了一种鲜鱼保鲜技术,18世纪时被一印度船长偷学去,欧洲人吃新鱼才方便了起来
中国古代的冰养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眼下的大热天,最不容易保鲜的东西,鲜鱼要算一个,鱼儿离不开水,高温下出水死得更快。那么,渔民是如何对刚捕捞上来的鱼进行保鲜的?现代比较简单,有冰箱、冰柜等制冷、输氧设备,能保长期不坏,那在古代怎么办?(一家冰箱的广告宣传画)有一种手段叫“冰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49:180001日本是收藏中国殷墟文物最多的国家,投降后没来得带走甲骨被发现
中国绝版文物殷墟甲骨都流落哪去了?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是我几前年出版的《民国盗墓史》一书中,有关甲骨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说的是甲骨流散到国外问题。(殷墟甲骨出土坑,后恢复,原甲骨被整体调出,留下此大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2:050000观展:玉兔精灵 上海博物馆特展之兔年文物
上海博物馆每年例行大厅展览,通常都会放出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馆藏当年属相的藏品,其中不乏让人大为震撼的精品。牛年的时候,他们拿出来了商代的牛尊,之前从未见。虎年的时候,晒出来的汉代鎏金铜虎,更是让人大为震撼。而兔年,又拿出来了唐代的白兔…令人感慨,十分期待上海博物馆早日搬到新馆,把一些常年不见天日的佳作铺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9:030000【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长滨文化
▲台东长滨乡位置图▲八仙洞中国东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晚的文化。发现于台湾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八仙洞包括大大小小十多个洞穴,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潮音洞出土了石器和骨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1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