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葬事最大谜团,不是随葬了多少宝物,1976年考古发现更惊人
秦人用牲杀祭现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杀祭,多发生于宗教活动中,商周时最流行。到了秦朝,国家级的祭祀活动仍在发生。
公元前220年,始皇嬴政到给泰山“立石,封,祠祀”;公元前210年,“望祀虞舜于九嶷山”、“上会稽,祭大禹”,再后“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仅是《史记》所记的几起典型祀典。

秦,本是西部的一个游牧民族。
在公元前777年,即秦襄公执政时,因帮助周王室攻打西戎,被赐予封地和爵伴,这才成为一个诸侯国。立国之时,秦襄公殺骝驹、黄牛、羚羊各3只,立西畤祭天,信奉原始的多神教。
秦人祭祀活动中,存在杀礼活人恶俗。
受周人影响,秦人开始敬事鬼神,死后都要人陪葬。除了使用玉俑等替代品外,还陪葬活人。《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

秦时,人牲与人殉是相随的。
1976年正式发掘、墓主被推断为秦景公的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一号大墓”,更为惊人。此墓是自西周以来考古发现的殉人最多的墓葬,墓中找到了186具殉人骸骨,在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另外20人是作为人牲使用的,埋入土中。
《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秦穆公将晋国君俘获回秦,对全国发布公告,“大家都斋戒独宿,我将杀掉晋国的君王,用他祭祀上帝”。

此次杀祭未遂,但足以说明时秦人存在使用人牲的现象。
在秦雍城马家庄宗庙,曾发现了人祭祀坑8个,人羊同祭祀坑1个,可见人牲与人殉一样,是秦代的祭祀和丧葬文化现象。可以想见,嬴政在死后,其近臣亲侍宫人,除了被殉葬外,不少人一定当作人牲杀祭了。
但嬴政死后用了多少人牲,则应该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历史谜团,而不是随葬多了宝物——这也应该是秦始皇葬事中的最大谜团。

秦朝除了祭祀神灵外,还出现了使用“童男童女”、以求长生不老药为目的的“寻找活神仙”现象。
与祀典上唱戏的是巫人不同,求仙是术士导演的。术士能否找到活神仙,或者让帝王服到灵丹妙药成仙不老?至今未有一个可证明存在的成功例子。但在寻找活神仙的过程是,却搭上了不少鲜活的生命,与使用人牲没有什么两样,都很可怕。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称在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神仙就居在上面。请求做过斋戒法事后,带着童男童女寻找。嬴政于是派遣徐市带着数千名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乘般下海。此即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市即徐福,其故里一说在今江苏省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但徐福找了几年也找不到长生药,心里害怕,于是编出谎话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

徐福所带童男童女据说有3000名,这些孩子都哪去?有学者说逃到日本,还有日本人主动认徐福为始祖,现在还有徐福墓、徐福公园。徐福后裔撰文称,日本姓氏中带“福”字的有徐福有关,是其后裔。
徐福在日本有7个儿子,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应邀到赣榆徐福村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此说并不可信!

从理论上说,徐福到了日本是完全可能的。但根据当年的航海条件,3000多的航海船队,且都是小孩子,在海上航行是非常困难的。这些人或许全都葬身大身了,成为求仙路上的牺牲品。
徐福求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童男女?最大可能的原因,就是为了取悦神灵,用3000鲜嫩的生命,换取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谎言!
似花君龙:非洲中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1.45亿年前)
在恐龙世界,食草恐龙为了生存,通常会把自己吃大,所以基本上超巨型恐龙都是食草恐龙,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似花君龙,它体长可达5米,是种中型食草恐龙,生活在1.45亿年前的非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似花君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33:380001山东遗址出土3000年前的“美酒”,考古家喝一口后,称味道一般般
山东省是我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而山东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有7000-4000年的历史。在山东一代,先后啊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除了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山东还是我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东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产生过很多杰出的人物,孔子便是代表人物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04:580000恩霹渥巴龙:南非小型恐龙(长1.2米/最原始的似鸟龙)
恩霹渥巴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类恐龙,属于虚骨龙类的一种,诞生于1.4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成年体的体长只有1.2米,算是目前似鸟龙类恐龙中最原始且身材最小的恐龙,比其他的非洲虚骨龙类还要早上5千万年,第一批化石于南非境内发现。恩霹渥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49:190000区域互动与本土化:关于中国早期冶金的新观察
前两天发的一篇日本学者宫本一夫关于中国青铜器起源的文章,广泛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关注和争议,具体可参看:讲座:宫本一夫:“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下文为中外学者通过冶金科技对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考察,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6: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