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寻宝人打捞出123件中国古瓷,出手时被抓,发现亚洲最大沉船
亚州最大古代沉船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是韩国的一次水下考古活动,时间在1976年。
这次考古,惊动整个国际考古圈!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古代亚洲沉船—— 一艘中国元朝的沉船。
从船上打捞出数量庞大遗物,价值连城:超28吨中国铜钱、22040件的瓷器、1017根紫檀木……
因为船太大,货太多,从1976年开始,一直打捞到1984年,期间经历了11次水下考古。

海上盗宝人的出现
沉船的发现,是一次意外。
1975月3日,韩国一位渔民开着渔船,前往新安郡石南岛附近的海域打鱼。这一片海域,当地渔民打捞的传统区域。
这位渔民,家住韩国西南全罗南道木浦市新安郡。

那天海况很好,撒网下去往回拽时,感觉非常沉,觉得是大货。但用力拉上来后才发现不是鱼,而是几件陶瓷样的东西,冲水细看,是完好的6件青瓷。渔民找到 古懂商请给看看,这才知道知道捞到宝了,是很值钱的古董。
消息传出来,当地不少渔民鱼也不打了,专门来打瓷器,结果令人失望,一无所获。
这事引起了海上寻宝人的注意。

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有一艘平时并不多见的渔船,出现在了新安郡附近的海域。
他们并没有放网,而是在海面上来回移动。几个人拿着航海图,不时指指点点,似乎在一起研究什么。
他们开启了声纳仪,不多久声纳仪在一个区域反复发出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宝贝,找到了!
原来,他们是一伙专业的海上寻宝人,共有六个。
他们真的专业,用三角测量法记录下的沉船地点,又凭经验,通过岸边两座山峰的位置对比关系,在海面上锁定了沉船和瓷器的位置。
其中两个寻宝人麻利地穿好潜水服,一头倒进了海里。

过了一阵子,一个被淤泥包裹的东西被抱了上来。用海水冲去泥沙后,出现在眼前是一件精美的瓷器——正是他们要寻找的宝物。
一夜之间,这伙寻宝人打捞上来123件瓷器,这些瓷器造型新颖奇特,非常好看。
几天后,这几位寻宝人在他们准备将打捞上来的瓷器出手时,被木浦市警察局警察抓获了,随后起获了他们打捞出的全部瓷器。
这些专业的寻宝人,其实他们原本是专门从事渔业捕捞的,个个擅长潜水。
他们交代,海底下不只有大量的瓷器,还有一艘沉船。

韩国调动海军打捞沉船
此事被韩国媒体披露后,迅速成了全社会的舆论焦点,引起了韩国官方的高度重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
1976年韩国决定打捞这艘沉船。但是当时的韩国考古机构并没有专业的水下考古能力。怎么办?求援,向韩国国防部求援!
于是由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联合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水下考古队。
1976年10月26日,水下考古队正式进入沉船海域。
但水下考古太难了,这对尚无专业水下考古经验的韩国人来说,尤其难。

考古队在寻宝人盗宝的海域投下浮标,作为第一次水下调查工作范围的中心点,并以此中心点为圆心,向圆周搜索,不断扩大范围。
最终确定近万平方米的调查范围。
在大约15米深度的海底,发现了木制船体及其大部分货物。
沉船海域水深在16米-20米之间,位于韩国木浦新安海域石南岛附近,沉船因此被称为“石南船”,中国人称为“新安沉船”。
沉船和遗物埋藏海底1米多深的淤泥下,初步判定沉船长度超过20米,当时整个亚洲都没打捞出过这么大的沉船。

海面看起来很平静,但沉船这一带海域水下刚好是潮汐通道,水流急速,十分汹涌。
而新安海域作为黄海的一部分,海水中含沙量非常大,水下能见度极低,向水中抛洒澄清剂也不起作用。
所以不要说打捞了,连照片都无法拍,潜水员潜入那片海域,就如身处十级风暴眼中。
当时韩国电视台全程跟进拍摄,听说考古队无法拍摄后,十分自信地揽下水下拍摄任务。但当资深的摄影记者沉入海底后,才知道真的没法拍。
水下拍摄失败,让考古人员非常失望和沮丧。

一直到1978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金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深海探测设备,才在海底拍到了满意的影像资料。
爱德华·金在海底拍了10分钟,这是当时水下能拍的最长时间。
就是这次拍摄,意外地发现两个人的头盖骨,应该是当时遇难的船上人。
首次打捞收获很大,在一个月内,经过两次紧急海底调查和潜水打捞,考古队一共获取了1996件水下遗物,大部分都是珍贵的瓷器。
但沉船的身份,并没有能从出水遗物中搞清楚。只到第一次二次打捞时,沉船的身份才初步暴露了出来。

考古人员从水下遗物中,发现了“淳化元宝”和“至大通宝”铜钱。
“淳化”,是北宋太宗赵炅的年号; “至大”,是元朝武宗海山的年号。
这样,基本上可以确认沉船的年代在宋元之间。
后来又打捞出多块墨书木简,其中一块上写“至治三年六月二日”字样。
综合认定,这是1323年沉没的元朝商船。
但第二次打捞很快打捞不下去了。到了冬季,新安海域北风肆虐,海面上非常寒冷,加上海面大雾弥漫,航海条件极差,作业困难重重。


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却没有难住寻宝人,在水下考古期间,有不人冒充渔民进入沉船海域,悄悄盗宝。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官方只好采取临时管制措施——禁航一年,禁止渔船在这片海域打捞作业, 韩国海警全天候、24小时在海面巡航。
为尽快让沉船打捞出水,保证水下文物安全,韩国向国际专业水下考古机构求援,希望得到技术支持。
美国的海洋考古专家及技术人员应邀赶到了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在多种办法尝试失败后,考古队制作了4个刷上红色和白色哑光漆的铁架,每个铁架长6米,宽4米,内部又分为6个正方形,沉入沉船区域,由海军潜水员一格一格进行清理。
潜水员用喷水枪,把海底淤泥吹走,让船体充分暴露出来。
经过前后三次,长达半年的水下考古,又打捞出了2402件瓷器,有青瓷有瓷。
沉船的轮廓和基本情况也弄清楚了,船舷向右斜卧在海底。船上装载了大量货物,以瓷器为主,打捞出水的瓷器,仅是极少的一部分。


1978年在对新安沉船进行第4次考古打捞中,从海底打捞出一件带铭青铜权。
铜权,就是俗称说的秤砣。
冲去秤砣的淤泥,上面出现有清晰的“庆元路”字样。在秤砣的另一面,则刻有“庚申”二字。
这并不是道路的名称, “路”,在元朝时为一级行政机构。,“庆元路”,就是今浙江省宁波市。
从打捞上来的一件龙泉窑青瓷盘底部,又发现了”使司帅府公用“字样,当时的江浙行省浙东道有军政机构“使司帅府”,府治就在宁波。瓷盘就是使司帅府在龙泉窑专门定烧的。





这样很容易就推测出,沉船是从当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宁波港起航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呢?从后来沉船上出水的木简中找到答案。
有一块木简上有墨书“至治三年六月二日”八个字。
“至治”,是元朝英宗硕德八剌的年号,从公元1321-1323年,“至治三年六月二日”就是1323年阴历六月初二,阳历7月5日。
这样便可以确定,这是一艘十四世纪的元朝沉船,沉没于1323年7月,是从今天中国浙江的宁波港出发的。
具体日期,应该是当年的7月5日。

山西农田挖出战国墓 墓中有一孕妇(千年古墓)
专家提取了墓中男子的DNA和胎儿DNA做亲子鉴定。在山西襄汾的一处麦地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晋国墓葬群,可清理工作刚刚开始,最让专家不愿意见到的盗洞出现。但十分幸运的是,虽然这座墓葬的盗洞已经挖到了墓室底部,但是墓主人用来防盗的基石或多或少的阻挡了盗墓贼的脚部。这些密密麻麻的石块将整个墓室层层覆盖,在当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4-01-18 19:56:380005安徽发现西施与范蠡合葬墓,范蠡归隐去向新说法,地名因西施而来
西施夫妻墓本文作者倪方六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越国人,又称西子。其在史上实有其人。《吴越春秋·勾践十二年》有这样的记载:“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今浙江绍兴诸暨苎萝村)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赵王为什么要献美女?目的是让她们去“祸国”,搞垮吴国。谁去献的?越王安排相国范蠡将二女亲自送到吴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0:360000葡萄牙巨龙:欧洲植食恐龙(体长22米/仅一块躯干化石)
葡萄牙巨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腕龙科,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最大的体长可达2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是超巨型恐龙的一种。最早一批葡萄牙巨龙的化石是出土于葡萄牙境内,数量非常稀少,仅仅只包含了一个躯干骨骼碎片。葡萄牙巨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7:350000谁最早开发敦煌?这个人太厉害了,中国最早版图都是他定的
大禹与中国西部开发本文作者倪方六随“一带一路,昂扬在途”活动抵达敦煌后,西部的广大立即便出现在眼前,烈日,沙漠、胡杨、骆驼……让人感受到了西域的雄壮和豪迈,也想到了古人开发西部的艰难和危险。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发西部的人?或者谁最早开发了敦煌?大禹,一定是大禹!(大禹铜像)治水英雄大禹曾“决九河,定九州”,在治水过程中走遍全国,他来到了西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120002盘古盗龙:云南小型恐龙(长2米/亚洲首个腔骨龙类)
盘古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腔骨龙科恐龙,诞生于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型并不算大,体长普遍只有2米左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县,这也是目前亚洲第一个发现的腔骨龙类恐龙化石。盘古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04: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