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下考古找到二战时美军沉没潜艇,此事起争议,美国不让打捞
日本水下考古发现“二战”美国沉没潜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国际水下考古,又出大新闻。
2月16日,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正式宣布,日本水下考古在北海道海岸发现的沉船,是美军在“二战”期间神秘失踪的“长鳍金枪鱼”号潜艇。

这引起了美日,乃至中国军迷的兴趣!
笔者查阅了海外相关资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美军最厉害的攻击潜艇之一。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由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电动船公司建造。
康涅狄格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格罗顿是该州重要的港口城镇,位于康涅狄格州东南部、临长岛海峡。在军迷中,估计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因为这里制造潜艇,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潜水基地,美军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就是1954年从这里下水的。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服役代号USS Albacore (SS 218) ,是“二战”中美国海军使用的加托级潜艇(Gato class submarine),网友简称为“G级”,俗称“小鲨鱼级”,属于使用柴油引擎及电动机的常规动力潜艇。

潜艇全长96.3米,舰尾装备了一门4英寸火炮、舰桥前部后部布置有一挺20毫米机枪、10个21英寸鱼雷发射管。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共建造了77艘G级潜艇,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其中的第七艘。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美军“二战”中的功勋潜艇。
据“二战”史料,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共10次参与战争,击沉了 13 艘日本舰船,其中至少有6艘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辉煌的战绩让“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获得了9颗战斗之星和四次总统表彰。


1944 年 11 月 7 日,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和艇上所有官兵神秘失踪,后推断是被日军鱼雷击中了,但“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具体沉没地点一直是一个谜。
这么多年来,美军一直想知道“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的下落。
再说回水下考古。
众所周知,水下考古是对江河湖海这类水下文化遗产为发掘和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考古学的一门分支。
水上活动始终贯穿于人类活动,水下有大量古代沉船和器物。加上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原因,沧海桑田,水下古代遗址多多,可考对象极为丰富。

水下考古最初是从“水下寻宝”开始的,价值连城的沉没财富刺激了想发财的寻宝人。 “一战”后已出现了水下考古,但由于水下考古难度极大,比陆地考古复杂得多,直到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水下呼吸装置,人类进入水下活动才方便起来。
“二战”后,随着人类潜水技术和装备获得突破性发展,水下考古也随之发展起来,并成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美国是水下考古的先行者,水下考古大国。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内、公元7世纪拜占庭时期的沉船遗址,成功地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全球瞩目。
美国军中设有专门的水下考古部门,属于海军序列,海军 “历史和遗产司令部”就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日本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水下考古活动,他们都会密切关注。

日本是一个海上岛国,水下考古水平自然也不会低,水下考古活动相当积极。中国水下考古与日本相比,还是落后的,不论从技术装备,还是理念上,虽然中国水下考古,近年在南海和黄海水下考古上取了很大成功。
二战期间,在日本周边及太平洋海域曾发生过多起大规模的激烈的海战,有很多军用舰艇和民用船只沉没,有的船上装有大量的黄金和珍贵的物资,日本人对此兴趣非常大,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和热情。
日本有专门的沉船研究机构和水下考古学会。这次发现美国“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就是一个叫玉木浦的教授领导的。

玉木浦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对日本周边海底沉船进行调查,已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沉没舰船及飞机残骸。据他们介绍——
2017年8月,在日本九州长崎县西部的五岛群岛,发现了24艘沉没潜艇。
2018年在对若狭湾进行水下考古时,发现了三艘潜艇和二战时被征用的“太阳丸”号轮船。
顺便说一下,根据记载, “太阳丸”号是在长崎外海,被美国“掷弹手”号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沉没的,包括日本军人在内,当时船上有千余乘客,817人遇难,其中656人是平民。
至今令日本网友动容的是, “太阳丸”号沉没时,船长与十数名船员拒绝救援,与船同沉。
2021年,玉木浦及其团队在东京湾水下,发现了1945年“东京大轰炸”时坠毁的美国“B-29”轰炸机……
从上述可见,日本水下考古确实不简单。

日本人在35年前已着手研究水下高科技发掘技术,发明了用于深水考古的水下机器人和海上无人驾驶勘探船等先进设备。
发现“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这个勘探项目,启动于2020年,因新冠(COVID-19)大流行被迫推迟。去年( 2022 年) 5 月在疫情消退,情况好转时,才重新恢复在北海道江山海岸的调查活动。
考古人员使用了“多波束回声测深仪”(MBES),在这一海域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面积测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又调用大型深水机器人来探索。
这次水下考古发现了好几个目标,考虑到费用和条件限制,他们选择了距离海底约200米的第五个沉船目标。

沉船上的SJ雷达天线和桅杆都还在,将外观和原始数据和记录比照,确认了其潜艇的身份。
就这样,“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被发现了。
但是,身份确认后日本人并不轻松,反而变得谨慎了,因为美方说话了。
美国在“二战”期间共损失了5艘潜艇,战后已发现了2艘沉没于海底的潜艇,而“长鳍金枪鱼”号一直没找到,一直在“服役中”。
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后,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确认了日本这次水下考古发现,表示 ,感谢日本水下考古人员的辛苦付出,找到了在海上失踪70多年的“长鳍金枪鱼”潜艇。

同时表示 ,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残骸是美国一艘沉没的军用船只,受美国法律保护,为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NHHC)管辖。虽然可以对美军沉没船只进行非侵入性水下考古,但任何侵入性或潜在的侵入性水下考古活动,都必须与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协调,得到授权后才可以进行。
美国军方并不允许对“长鳍金枪鱼”号潜艇随便进行水下考古!
美国不让打捞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发现沉没潜艇的地方,是为保卫我们国家而献出生命的水手的最后安息之地,应该作为“战争坟墓”受到各方的尊重。

美国军方的说法引起起争议,海底沉船他国是否能打捞?日本考古人员变得谨慎,正式研究怎么办!
其实,在“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的发现上,日本人感情是复杂的。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发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航母。 “二战”前的日本是东方海上霸权国家,至今仍是海上强国。二战时拥有25艘航母,其中20艘在作战中损失,余下的都在被盟军永久性炸沉。
美国“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可以说是日本海军杀手,先后击沉了日本航空母舰“大鹏”号、轻巡洋舰“天龙”号,以及驱逐舰“大潮”号和“任”号等共计13 艘日本舰船。
对面这样的潜艇被考古发现,日本人产生复杂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被发现的“长鳍金枪鱼”号潜艇下一步怎么处理,日美双方现在均还没有说法。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盘龙城遗址
商代中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据发掘资料,此地最迟在商代二里岗下层(见郑州商代遗址)时已有居民,至二里岗上层时发展迅速,修筑上、下两层宫殿,并与上层宫殿同时修筑城墙,到商代后期急剧衰落。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进行较大规模发掘。这一发现对了解商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58:250000老农在自家菜园发现的古碑 专家研究后这么说(文化遗产)
菜园里的古碑来自于宋代。20世纪80年代,福建的一位老农在他的花园里发现了一块破碎的古代石碑。这块石碑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它的内容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引出了一段秘史,挖掘出了一条隐藏了数百年的皇室脉络。这个村子基本上是一个叫赵的家庭。这一天,在整理菜园时,他不小心挖到了一块刻有古文字的石碑,于是他迅速向文物局报告了此事。皇室名称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59:310003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南越王墓 堪称地下宝库
位于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墓,以其宏伟壮观的规模、保存完好的程度以及丰富的随葬品而闻名。这座汉代墓葬是中国南方考古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墓葬之一,它以丰富的文物收藏而自豪,被誉为地下的宝库。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9:30:130000田野考古——你来问,我来答
作者近照1、形式与内容或程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地要求我们按照土壤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划分层位,区分不同堆积或遗迹单位,了解层位关系按由晚及早的次序,但是不会强调思考这些遗迹实际上的意义。然而,在脱离发掘现场之后,我们很难从记录资料中重建或复原它,通过二手记录去更深刻地理解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25:190000探源文明 揭秘未知——奋力谱写新时代洛阳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03: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