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下考古找到二战时美军沉没潜艇,此事起争议,美国不让打捞
日本水下考古发现“二战”美国沉没潜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国际水下考古,又出大新闻。
2月16日,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正式宣布,日本水下考古在北海道海岸发现的沉船,是美军在“二战”期间神秘失踪的“长鳍金枪鱼”号潜艇。

这引起了美日,乃至中国军迷的兴趣!
笔者查阅了海外相关资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美军最厉害的攻击潜艇之一。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由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电动船公司建造。
康涅狄格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格罗顿是该州重要的港口城镇,位于康涅狄格州东南部、临长岛海峡。在军迷中,估计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因为这里制造潜艇,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潜水基地,美军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就是1954年从这里下水的。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服役代号USS Albacore (SS 218) ,是“二战”中美国海军使用的加托级潜艇(Gato class submarine),网友简称为“G级”,俗称“小鲨鱼级”,属于使用柴油引擎及电动机的常规动力潜艇。

潜艇全长96.3米,舰尾装备了一门4英寸火炮、舰桥前部后部布置有一挺20毫米机枪、10个21英寸鱼雷发射管。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共建造了77艘G级潜艇,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其中的第七艘。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是美军“二战”中的功勋潜艇。
据“二战”史料,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共10次参与战争,击沉了 13 艘日本舰船,其中至少有6艘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辉煌的战绩让“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获得了9颗战斗之星和四次总统表彰。


1944 年 11 月 7 日,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和艇上所有官兵神秘失踪,后推断是被日军鱼雷击中了,但“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具体沉没地点一直是一个谜。
这么多年来,美军一直想知道“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的下落。
再说回水下考古。
众所周知,水下考古是对江河湖海这类水下文化遗产为发掘和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考古学的一门分支。
水上活动始终贯穿于人类活动,水下有大量古代沉船和器物。加上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原因,沧海桑田,水下古代遗址多多,可考对象极为丰富。

水下考古最初是从“水下寻宝”开始的,价值连城的沉没财富刺激了想发财的寻宝人。 “一战”后已出现了水下考古,但由于水下考古难度极大,比陆地考古复杂得多,直到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水下呼吸装置,人类进入水下活动才方便起来。
“二战”后,随着人类潜水技术和装备获得突破性发展,水下考古也随之发展起来,并成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美国是水下考古的先行者,水下考古大国。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内、公元7世纪拜占庭时期的沉船遗址,成功地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全球瞩目。
美国军中设有专门的水下考古部门,属于海军序列,海军 “历史和遗产司令部”就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日本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水下考古活动,他们都会密切关注。

日本是一个海上岛国,水下考古水平自然也不会低,水下考古活动相当积极。中国水下考古与日本相比,还是落后的,不论从技术装备,还是理念上,虽然中国水下考古,近年在南海和黄海水下考古上取了很大成功。
二战期间,在日本周边及太平洋海域曾发生过多起大规模的激烈的海战,有很多军用舰艇和民用船只沉没,有的船上装有大量的黄金和珍贵的物资,日本人对此兴趣非常大,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和热情。
日本有专门的沉船研究机构和水下考古学会。这次发现美国“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就是一个叫玉木浦的教授领导的。

玉木浦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对日本周边海底沉船进行调查,已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沉没舰船及飞机残骸。据他们介绍——
2017年8月,在日本九州长崎县西部的五岛群岛,发现了24艘沉没潜艇。
2018年在对若狭湾进行水下考古时,发现了三艘潜艇和二战时被征用的“太阳丸”号轮船。
顺便说一下,根据记载, “太阳丸”号是在长崎外海,被美国“掷弹手”号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沉没的,包括日本军人在内,当时船上有千余乘客,817人遇难,其中656人是平民。
至今令日本网友动容的是, “太阳丸”号沉没时,船长与十数名船员拒绝救援,与船同沉。
2021年,玉木浦及其团队在东京湾水下,发现了1945年“东京大轰炸”时坠毁的美国“B-29”轰炸机……
从上述可见,日本水下考古确实不简单。

日本人在35年前已着手研究水下高科技发掘技术,发明了用于深水考古的水下机器人和海上无人驾驶勘探船等先进设备。
发现“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这个勘探项目,启动于2020年,因新冠(COVID-19)大流行被迫推迟。去年( 2022 年) 5 月在疫情消退,情况好转时,才重新恢复在北海道江山海岸的调查活动。
考古人员使用了“多波束回声测深仪”(MBES),在这一海域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面积测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又调用大型深水机器人来探索。
这次水下考古发现了好几个目标,考虑到费用和条件限制,他们选择了距离海底约200米的第五个沉船目标。

沉船上的SJ雷达天线和桅杆都还在,将外观和原始数据和记录比照,确认了其潜艇的身份。
就这样,“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被发现了。
但是,身份确认后日本人并不轻松,反而变得谨慎了,因为美方说话了。
美国在“二战”期间共损失了5艘潜艇,战后已发现了2艘沉没于海底的潜艇,而“长鳍金枪鱼”号一直没找到,一直在“服役中”。
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后,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确认了日本这次水下考古发现,表示 ,感谢日本水下考古人员的辛苦付出,找到了在海上失踪70多年的“长鳍金枪鱼”潜艇。

同时表示 , “长鳍金枪鱼”号潜艇残骸是美国一艘沉没的军用船只,受美国法律保护,为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NHHC)管辖。虽然可以对美军沉没船只进行非侵入性水下考古,但任何侵入性或潜在的侵入性水下考古活动,都必须与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协调,得到授权后才可以进行。
美国军方并不允许对“长鳍金枪鱼”号潜艇随便进行水下考古!
美国不让打捞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发现沉没潜艇的地方,是为保卫我们国家而献出生命的水手的最后安息之地,应该作为“战争坟墓”受到各方的尊重。

美国军方的说法引起起争议,海底沉船他国是否能打捞?日本考古人员变得谨慎,正式研究怎么办!
其实,在“长鳍金枪鱼”号潜艇的发现上,日本人感情是复杂的。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发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航母。 “二战”前的日本是东方海上霸权国家,至今仍是海上强国。二战时拥有25艘航母,其中20艘在作战中损失,余下的都在被盟军永久性炸沉。
美国“长鳍金枪鱼”号潜艇,可以说是日本海军杀手,先后击沉了日本航空母舰“大鹏”号、轻巡洋舰“天龙”号,以及驱逐舰“大潮”号和“任”号等共计13 艘日本舰船。
对面这样的潜艇被考古发现,日本人产生复杂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被发现的“长鳍金枪鱼”号潜艇下一步怎么处理,日美双方现在均还没有说法。

NBA全明星赛编年史2002:科比家乡逆袭夺魁
2002年全明星赛在费城举行,这里曾是科比-布莱恩特成长的地方,但当他在全明星周末故地重游时,迎接他的却是尴尬的嘘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5:120000考古发现古代盗墓者点油灯盗墓,放灯处墙被熏黑,还有一可怕之处
唐永泰公主墓内的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头条号说了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墓考古发掘时,发现盗墓者骨架的事情(见《考古挖开墓道后吃了一惊,近墓室处有一人骨架,旁边还有一把斧头》一文)。其实,古代盗墓者盗掘永泰公主墓有很多谜团,墓里还发现了另一个盗墓者头颅。他们真是被同伙弄死的吗?专业人员曾就此进行过分析。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接着讲这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48:180000考古学员实习时从一战国墓填土中发现一具人骨,真相难解
洛阳烧沟附近战国墓发现不解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周边历代墓葬丰富,特别是城北的邙山,到处是古墓。唐诗人王建《北邙行》诗开头即称:“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沈佺期《邙山》一诗亦称:“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因为邙山墓多,古今盗墓者都盯上了这里。不只盗墓者喜欢光顾邙山,这里也是重要的考古实习基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41:200000帕克氏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虽然因为环境适宜,生活着许多大型恐龙,但这里也生活着许多小型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帕克氏龙,它就是一种小型二足食草恐龙,同样它也是阿根廷食肉恐龙的口粮,一起去认识看看。帕克氏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08:110001编辑手记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讲好民族文物的故事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右旗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定价:38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40: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