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越窑秘色瓷
秘色瓷是晚唐~北宋时期越窑生产的高级青瓷,制作过程严谨特殊,釉色与众不同,是皇室宫廷专属的贡器,不仅「臣庶不能用」,一般人也很难见到,是中国陶瓷史上最美丽的迷团。本文根据考古资料选取若干精品,带领读者一睹秘色瓷的风采。
1.唐代釉封接瓷匣钵

釉封接瓷质匣钵可以阻绝空气进入,让瓷坯在良好的还原气氛中烧出稳定的青绿色泽。图片来源:《寺龙口越窑址》,页354,图彩图496。
匣钵是烧瓷的窑具,传统上以耐火泥土制作,到了晚唐,越窑核心地区上林湖后司嶴窑场出现了瓷质匣钵,成为秘色瓷烧成的关键。上林湖后司嶴窑址出土的瓷质匣钵有钵形、筒形、葫芦形、圈形及M字形等样式,视瓷坯的形状大小搭配使用,大多采「一物一匣钵」的方式装烧。例如图中唐代匣钵由后司嶴窑址出土,里面是一个花口碗,全器施釉,用钵形匣钵和圆形接圈承装,碗的足底以小泥块支垫,隔离匣钵,避免流釉沾黏,匣钵相接处则以釉料密封,阻绝空气进入,让瓷坯在良好的还原气氛中烧制,才能呈现稳定的青绿色调。瓷质匣钵的土质也是经过仔细淘练的瓷土,封接处的釉料经高温熔融之后冷却凝结,必须打破才能取出瓷器,而且匣钵在烧制过程中与瓷坯同步收缩烧结成瓷,不能重覆使用,成本之高,非常人所能负担,是少见的特殊工艺。
2.唐代秘色瓷八棱瓶

此器出土于唐代皇家寺院,釉色天青,如冰似玉,清澈透亮,正是唐代秘色瓷的典型呈色。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35,图35。
唐代秘色瓷以法门寺地宫出土者为代表。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刻「物帐碑」记载唐代皇室供奉13件秘色瓷器,数量和特徵都与同时出土的碗盘碟相合,让世人终于见识到唐代秘色瓷的面貌。除了这13件碗盘碟之外,地宫里还有一件如图中所示的青瓷八棱瓶也是秘色瓷之一。这件青瓷瓶的造型为小口、长颈、瓜棱腹、底足微撇之状,表面釉色天青,如冰似玉,清澈透亮,正是唐代秘色瓷的典型呈色。类似的器物亦可见于上林湖后司嶴窑址中,它们的胎体灰白,质感坚硬致密,通体施釉,釉色天青,底部有泥块支垫痕迹,或与葫芦形瓷质匣钵同时出土,说明唐代秘色瓷的胎釉特徵及装烧工法,为其他秘色瓷提供监定的依据。
3. 五代秘色瓷莲花式碗托

瓷碗和盏托皆施满釉,釉色青翠碧绿,与莲瓣纹饰相得益彰,呈现优雅静谧的气质。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31。
五代仍是秘色瓷烧造的成熟期,精美产品可见于苏州市虎丘云岩寺塔及吴越国钱氏贵族墓的出土物里,其中最早发现的是云岩寺塔的莲花式碗托。云岩寺的建立有一段曲折的过程,现存的寺塔建造于五代时期,塔内有数层天宫,纳藏许多佛教文物,其中一件青瓷碗托如图中所示,由瓷碗和盏托组合成器。此件瓷碗呈直口、深腹、腹壁圆弧收窄之状,外壁浅浮雕三重莲瓣纹,盏托的形状如豆,口沿外翻,刻饰双层莲瓣,圈足外撇,足壁以覆瓣纹为饰,整体犹如一朵逐瓣绽放的莲花。瓷碗和盏托皆施满釉,足底有一圈泥块支垫痕迹,是越窑秘色瓷的烧制特徵,而其釉色青翠碧绿,与浅浮雕莲瓣纹饰相得益彰,呈现优雅静谧的质感。
4.北宋秘色瓷花口双蝶纹盘

花口式的瓷盘,内部阴刻双蝶纹,釉色青翠静雅,形制简洁迷人,是辽国王室珍爱的宝物。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48。
北宋时期,越窑持续烧制秘色瓷,除了供应宋朝皇室所需之外,也传到北方辽国,成为辽王朝的宫廷用器,如辽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的爱女——陈国公主即拥有此类精品。本图所示之青瓷花口双蝶纹盘出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辽陈国公主墓,盘口外敞,口沿做成六瓣式的花形,盘腹略微收窄,壁面以六道凸棱呼应盘口,圈足外撇,足内有泥块支垫,泥块痕迹比以前略长,形状犹如一道道的短泥条,是北宋秘色瓷的垫烧特徵。瓷盘内部阴刻双蝶纹,器表遍施青釉,釉色青翠静雅,形制简洁迷人。与此器同出的还有许多精美的金银器、玉器、珍珠、玛瑙、水晶及琥珀等物,可见秘色瓷在辽国也是极为珍贵的宝物。
5.北宋秘色瓷镂孔卷叶纹香薰

釉色青绿的秘色瓷香薰,盖面镂空卷叶纹,腹壁浮雕莲瓣,里面盛装舍利,是虔心供佛的珍品。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60。
越窑位于浙江,五代以来为吴越国所统治,瓷业十分兴盛,北宋建国十八年后,最后一任吴越王钱俶献土入宋,越窑仍持续烧造秘色瓷,产品可见于相关遗址和古蹟中。例如图中所示之青瓷镂孔卷叶纹香薰,由浙江省黄岩市灵石寺塔出土,灵石寺塔为吴越国所建造,北宋咸平元年曾经整修过,此件香薰就是在这次整修时放入寺塔的天宫中。香薰近似圆球状,上半部为器盖,盖面透雕三瓣式的卷叶纹,叶片表面浅刻篦纹,枝叶镂空处作为香烟散逸的小孔,盖缘和器身口沿环绕数圈弦纹,弦纹下方浮雕莲瓣,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典雅。此器有烟燻痕迹,是实际使用之物,内部还有二圈墨书,记载供奉者的姓名、供奉时间及缘由,香薰内部盛装舍利,置放于佛像前方的铁盒中,不难想见当时以秘色瓷供佛的虔诚信仰。
秘色瓷以釉色取胜,「千峰翠色」、「捩翠融青」是古代诗人的形容,美丽的釉色、坚硬致密的胎体及端庄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千古绝唱的珍宝。
日本沉船有50亿文物 美日想打捞 专家:这是我国文物 决不允许
我要新鲜事2023-07-10 12:55:050000打捞一艘古沉船时 发现“致远”2字 随后所有人员集体敬礼
战舰“致远号”,是我国历史上一艘重要的海军巡洋舰,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抗敌,最终以沉没殉国。这艘战舰沉默了百年,直到最近在黄海海域被发现,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58:500000聆听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的故事……
安源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和策源地。安源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一个小山窝,距离萍乡市中心六公里。这里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煤,采煤历史久远,文献记载始于宋代。安源路矿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股份制组建的新式机械设备生产的大规模的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创办的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53:340000考古学员实习时从一战国墓填土中发现一具人骨,真相难解
洛阳烧沟附近战国墓发现不解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周边历代墓葬丰富,特别是城北的邙山,到处是古墓。唐诗人王建《北邙行》诗开头即称:“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沈佺期《邙山》一诗亦称:“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因为邙山墓多,古今盗墓者都盯上了这里。不只盗墓者喜欢光顾邙山,这里也是重要的考古实习基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41: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