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越窑秘色瓷
秘色瓷是晚唐~北宋时期越窑生产的高级青瓷,制作过程严谨特殊,釉色与众不同,是皇室宫廷专属的贡器,不仅「臣庶不能用」,一般人也很难见到,是中国陶瓷史上最美丽的迷团。本文根据考古资料选取若干精品,带领读者一睹秘色瓷的风采。
1.唐代釉封接瓷匣钵

釉封接瓷质匣钵可以阻绝空气进入,让瓷坯在良好的还原气氛中烧出稳定的青绿色泽。图片来源:《寺龙口越窑址》,页354,图彩图496。
匣钵是烧瓷的窑具,传统上以耐火泥土制作,到了晚唐,越窑核心地区上林湖后司嶴窑场出现了瓷质匣钵,成为秘色瓷烧成的关键。上林湖后司嶴窑址出土的瓷质匣钵有钵形、筒形、葫芦形、圈形及M字形等样式,视瓷坯的形状大小搭配使用,大多采「一物一匣钵」的方式装烧。例如图中唐代匣钵由后司嶴窑址出土,里面是一个花口碗,全器施釉,用钵形匣钵和圆形接圈承装,碗的足底以小泥块支垫,隔离匣钵,避免流釉沾黏,匣钵相接处则以釉料密封,阻绝空气进入,让瓷坯在良好的还原气氛中烧制,才能呈现稳定的青绿色调。瓷质匣钵的土质也是经过仔细淘练的瓷土,封接处的釉料经高温熔融之后冷却凝结,必须打破才能取出瓷器,而且匣钵在烧制过程中与瓷坯同步收缩烧结成瓷,不能重覆使用,成本之高,非常人所能负担,是少见的特殊工艺。
2.唐代秘色瓷八棱瓶

此器出土于唐代皇家寺院,釉色天青,如冰似玉,清澈透亮,正是唐代秘色瓷的典型呈色。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35,图35。
唐代秘色瓷以法门寺地宫出土者为代表。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刻「物帐碑」记载唐代皇室供奉13件秘色瓷器,数量和特徵都与同时出土的碗盘碟相合,让世人终于见识到唐代秘色瓷的面貌。除了这13件碗盘碟之外,地宫里还有一件如图中所示的青瓷八棱瓶也是秘色瓷之一。这件青瓷瓶的造型为小口、长颈、瓜棱腹、底足微撇之状,表面釉色天青,如冰似玉,清澈透亮,正是唐代秘色瓷的典型呈色。类似的器物亦可见于上林湖后司嶴窑址中,它们的胎体灰白,质感坚硬致密,通体施釉,釉色天青,底部有泥块支垫痕迹,或与葫芦形瓷质匣钵同时出土,说明唐代秘色瓷的胎釉特徵及装烧工法,为其他秘色瓷提供监定的依据。
3. 五代秘色瓷莲花式碗托

瓷碗和盏托皆施满釉,釉色青翠碧绿,与莲瓣纹饰相得益彰,呈现优雅静谧的气质。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31。
五代仍是秘色瓷烧造的成熟期,精美产品可见于苏州市虎丘云岩寺塔及吴越国钱氏贵族墓的出土物里,其中最早发现的是云岩寺塔的莲花式碗托。云岩寺的建立有一段曲折的过程,现存的寺塔建造于五代时期,塔内有数层天宫,纳藏许多佛教文物,其中一件青瓷碗托如图中所示,由瓷碗和盏托组合成器。此件瓷碗呈直口、深腹、腹壁圆弧收窄之状,外壁浅浮雕三重莲瓣纹,盏托的形状如豆,口沿外翻,刻饰双层莲瓣,圈足外撇,足壁以覆瓣纹为饰,整体犹如一朵逐瓣绽放的莲花。瓷碗和盏托皆施满釉,足底有一圈泥块支垫痕迹,是越窑秘色瓷的烧制特徵,而其釉色青翠碧绿,与浅浮雕莲瓣纹饰相得益彰,呈现优雅静谧的质感。
4.北宋秘色瓷花口双蝶纹盘

花口式的瓷盘,内部阴刻双蝶纹,釉色青翠静雅,形制简洁迷人,是辽国王室珍爱的宝物。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48。
北宋时期,越窑持续烧制秘色瓷,除了供应宋朝皇室所需之外,也传到北方辽国,成为辽王朝的宫廷用器,如辽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的爱女——陈国公主即拥有此类精品。本图所示之青瓷花口双蝶纹盘出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辽陈国公主墓,盘口外敞,口沿做成六瓣式的花形,盘腹略微收窄,壁面以六道凸棱呼应盘口,圈足外撇,足内有泥块支垫,泥块痕迹比以前略长,形状犹如一道道的短泥条,是北宋秘色瓷的垫烧特徵。瓷盘内部阴刻双蝶纹,器表遍施青釉,釉色青翠静雅,形制简洁迷人。与此器同出的还有许多精美的金银器、玉器、珍珠、玛瑙、水晶及琥珀等物,可见秘色瓷在辽国也是极为珍贵的宝物。
5.北宋秘色瓷镂孔卷叶纹香薰

釉色青绿的秘色瓷香薰,盖面镂空卷叶纹,腹壁浮雕莲瓣,里面盛装舍利,是虔心供佛的珍品。图片来源:《越窑、秘色瓷》,图60。
越窑位于浙江,五代以来为吴越国所统治,瓷业十分兴盛,北宋建国十八年后,最后一任吴越王钱俶献土入宋,越窑仍持续烧造秘色瓷,产品可见于相关遗址和古蹟中。例如图中所示之青瓷镂孔卷叶纹香薰,由浙江省黄岩市灵石寺塔出土,灵石寺塔为吴越国所建造,北宋咸平元年曾经整修过,此件香薰就是在这次整修时放入寺塔的天宫中。香薰近似圆球状,上半部为器盖,盖面透雕三瓣式的卷叶纹,叶片表面浅刻篦纹,枝叶镂空处作为香烟散逸的小孔,盖缘和器身口沿环绕数圈弦纹,弦纹下方浮雕莲瓣,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典雅。此器有烟燻痕迹,是实际使用之物,内部还有二圈墨书,记载供奉者的姓名、供奉时间及缘由,香薰内部盛装舍利,置放于佛像前方的铁盒中,不难想见当时以秘色瓷供佛的虔诚信仰。
秘色瓷以釉色取胜,「千峰翠色」、「捩翠融青」是古代诗人的形容,美丽的釉色、坚硬致密的胎体及端庄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千古绝唱的珍宝。
中华盗龙:新疆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44亿年前)
在侏罗纪晚期,地球上曾出现过许多食肉恐龙,其中在中国比较出名的有四种:单棘龙、中华盗龙、永川龙和四川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华盗龙,它体长可达8米,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是当时最顶级的掠食者,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中华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16:280002湖南省博物馆被盗走惊世文物,盗贼才17岁,死刑只能缓两年执行
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别以为敢偷窃博物馆的都是江湖大盗,有的也就是普通盗窃走上邪路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案犯,就是这样的人,被抓获时还是个大孩子,因为未到18岁法定年龄,判处死刑后只好“缓期两年执行”。大家都记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不腐女尸吧,这起盗案中被盗的最重要文物,就是她身上剥下来的衣服、超级国宝——仅有49克的素纱蝉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4:140001江苏年古墓,专家打开棺木后,里面伸出一条大白腿,专家:快盖上
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11:100000古墓发现“超前科技”,或比“越王剑”还要先进,专家却不肯相信
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05:3400012009年陕西现千年古墓 居然有这样的尸骨(怪异尸骨)
陕西发现的墓穴是一个双人墓穴。2009年在陕西的西安城区附近就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墓葬群,在其中有了非常多惊人的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双人墓穴,但是让大家十分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个双人墓穴下葬的方式和其他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连这两个尸体的遗体也透露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双人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35: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