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毛公鼎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7:050阅
西周晚期青铜器。也称毛公(厂音)鼎。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相传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在台湾省台北市。


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重34.7公斤。口沿下有两周弦纹,中填重环纹。立耳高大,半球状腹,兽蹄形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


鼎铭记述周宣王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全文可分5段:①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君臣相得,政治清平的盛况,接着用怆怀时事的语言,描述作鼎时时局并不宁靖。②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③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策命中着重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之王命,毛公可预告臣工不予奉行。④为周王对作器者的告诫勉励之辞,着重诫勉他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鰥寡。⑤为明确毛公(厂音)的职权,赏毛公以秬鬯、命服、车马、兵器。毛公(厂音)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铭文以“王若曰”开始,是史官代王宣命;后面的4段,每段则以“王曰:父(厂音)”开始。鼎铭既回顾了时弊,又申明了宣王任毛公以重要官职,及其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铜铙:浙江最早的三件青铜礼乐器
这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器形像铃,但是形体更大,口部向上呈凹弧形,主体部分像是两个瓦片相互覆盖的扁圆体,横截面呈阔叶片形,两侧的角比较尖锐,被我们称为铙。器物主体正中下部为一管状的柄,被称为“甬”,甬通常中空,与主体内部相通,甬内通常有木段。因《周礼·地官·鼓人》有“以金铙止鼓”之说,所以有学者认为铙是退军时用来指示停止击鼓的。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520001探寻稷下学宫 | 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考古发现专家论证意见
01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稷下学宫考古工作属于历史考古的范畴,离不开历史文献,用文献考证地望时要慎重甄别文献的真伪和早晚。稷下学宫在当时是一种学术机构,还是学校,抑或是咨询机构也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36:190001陕西的一座古墓,历史上40万人都没有挖开,震动了整个盗墓界
在我国陕西省的咸阳市有一座古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盗墓贼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历史上有人动用了40万人都没有将这座古墓挖开,从而震动了整个盗墓界,它就是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古墓,因为历代盗墓界的人士,面对此古墓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又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24:550000丽头龙:北美小型恐龙(长有厚实头盖骨/仅长3米)
丽头龙是一种厚头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它的外形和剑角龙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头顶厚度极高,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第一批丽头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发现的。丽头龙的体型丽头龙属于小型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3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57位,大小和现代一只老虎类似,与耐梅盖特母龙、威尔顿龙以及安德萨角龙等非常相似,不过在厚头龙类恐龙中这样的体型还属于中等水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16:410000也谈三星堆遗址的“祭祀遗存”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29: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