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在深山老林发现贵族大墓,墓主仅14岁,壁上一行字暴露身份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的发现和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内蒙古不只有草原,还有深山老林。
原赤峰阿鲁科尔沁旗西北部的东沙布台乡(后并到巴彦花镇)就是一个山区,很偏僻,距旗府所在地天山镇有80多公里。境内山多林密,有大片的天然次生林,这里野兽、野果、野菜、野药材多多,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这些物产都是纯天然的,是好东西,经济价值极高,当地人视为宝贝。1960年代干脆把这里改名“宝山”——原来人们都称“老头山”。
但是村民不会想到的是,宝山还真的藏宝,在深山老林中有辽契丹贵族大墓——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境内沿西拉木伦河两岸,是契丹皇族迭剌部的发祥地,不少人死后葬在这里。
这里已考古发现大量墓葬,确实了此说法,这一带的盗墓者非常活跃,也侧证了这一点。
1994年6月初,有村民在宝山村村西谷地上发现了大洞,判断是盗墓者所为,近来常有形迹可迹者在山林中活动,遂报告给旗警方和文物部门。

现场调查发现有两座相距三、四十米的古墓被盗墓者挖开了。
顺着盗洞下去取证,发现墓室内除了乱土、砖砖、人骨外,空空如也,啥也没有。但墓室特别,非常漂亮,四壁绘有彩画,人物如真人大小,还能看到文字。
这墓不简单,墓主不是一般人!当即把把盗洞暂时封死,待上报后再按上级的指示处理。
1994年8月,正在赤峰境内调查辽上京遗址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接到报告后,前往宝山现场查看,后决定与阿鲁科尔沁旗文管所联合组成工作组,对两处被盗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因为被盗,本来考古人员并未抱多大的希望,以为不会有多少收获。那想清理下来发现,虽然随葬品全被盗走,墓主的身份也很难确认,但定睛墓壁,考古人员心里有数了,这两座墓本身就是文物,且是国宝级文物,墓室壁画非常罕见,价值连城!
负责两座墓清理的内蒙古考古专家盖之庸后来回忆,“我们到达墓地时,正值中秋时节,墓地上栽种的庄稼已收获殆尽,以致从盗洞中翻出的土堆显得更加醒目。”
墓地全面勘测后发现,这里原来是一个高等级墓园,曾被古今盗墓者多次光顾,墓地上竟然发现了10个盗洞。
墓地中部原有一高土堆,可能是倒塌的祭堂,也被盗墓者当作古墓,挖出深深的盗坑。

后来查阅老的考古调查资料,195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已发现了这里有古墓。当时墓室暴露,也被盗开,调查人员进去看到墓室规模宏大,墓壁绘有工笔山水图及多个契丹族人物像。
当时当地人称这里为“水泉沟”,于是调查资料上称是“水泉沟辽墓”。因为水泉沟后改名宝山,所以一度认为是新发现的古墓。
罕见的是,两墓都是“房中有房,室内有室”。主室里有一座用巨大花岗岩石条搭成的石房子。这石房子,是墓主尸体正式落于墓室内尸床上前的临时停尸房。
先清理的是警方最先看到的墓,称为“一号墓”,另一座称为“二号墓”。

盗墓者非常厉害,与之前发现的被盗辽墓一样,盗墓都绕过了用黄精土和石块夯打起来的为坚硬墓道,或旁敲侧击,或直捣黄龙,有一个盗洞直接打在一号墓主墓室顶上。
墓室有高档“装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仅墓道就令人惊艳,是宛若雄伟华丽的庭院式样:侧墙通抹白灰,用砖砌凸出方形明柱,施红色彩;明柱上承柱头斗拱,斗拱上为青灰色橡瓦廊檐。两道侧墙红色的明柱,加色彩鲜艳的斗拱。檐椽层脊,如高大的廊庑建筑,两道廊庑于墓门斗拱处相交合。
墓门也是防阳间建筑,为砖砌拱形。两侧是暗红色的倚柱,上承两朵斗拱;拱门上还有两
朵斗拱,上为断面呈方形与圆形相间的飞檐椽。

椽上铺设板瓦、滴水雕花。
板瓦上扣盖青灰色筒瓦,瓦当兽面。筒瓦上用平砖垒砌正脊,脊上再横扣筒瓦一层。
整个墓门制作工整,构思巧妙,极具匠心,在已发现契丹贵族墓中首屈一指!
在清理墓室时,考古人员费了不少时间。盗墓者进入墓室后寻宝时乱掀滥挖,积土里夹杂碎石残砖,清理费时又费力。
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并没有让雇来的民工将这些抬出倒掉,而是逐一过筛,筛出了少量随葬品,有金饰片、碎瓷器、丝织品残片等。
墓室清理干净内,豪华气息扑面而来:

墓室地铺带凸出花纹图案的精制方砖,墓为穹窿顶,自上而下用砖凸出呈辐射状的8条圆弧支架,与墓壁立柱相接,状如蒙古包一样。
由此分出8个绘画主题空间,而从上到下,边边角角全都施以彩绘,画有不同主题的图案,有大型牡丹图、云纹托日图,真人大小人物图……是罕见的绘画精品,当时把考古人员都看呆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石房子西墙壁画绘的是中原文化主题的《降真图》,上面出现了“汉武帝”、“西王母”,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最早见于《汉武帝内传》。

在契丹人辽墓壁画上出现中原帝王的形象和神话传说,非常稀奇。有学者认为,壁画可能是请来南方中原画工与契丹画工一道完成的。
西墙壁画上发现题壁:“天赞二年癸未岁为大少君次子勤德年十四五月廿日亡当年八月十一日於此殡故记”。
这段文字太珍贵了,相当于墓志,虽然不长,但墓主人的身份、年龄、死亡时间、造墓时间、安葬时间都有交代。

据此时间,此墓也是中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辽初大墓。
宝山一号墓墓主为男性,壁画上有臣僚画像,神态跋扈,形神兼备,是写实风格,推测是生活中的真人形象。
从题壁文字可知,一号墓主是大少君的二儿子勤德,死时年仅14岁。
“大少君”是谁?应该是辽国王储,太子、王子一类人物。如此分析,墓主勤德应该姓耶律,根据墓室规模,他是契辽皇室成员无疑,由于此墓为年代为辽初,他与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有血缘关系,至少是近亲。
14岁,还是一个大孩子,拥有这么一座豪华陵墓,如果他不是出身帝王之家,是根本不可能的。

宝山二号墓墓主为女性,靠西墙的尸床上发现了她的遗骨。
墓室也是用整块花岗岩砌筑,两扇石门绘成红色,上书“朱门永固”。其壁画主题和风格与一号墓有异,画面上有人有树有花,元素非常丰富,所绘人物形象表现出显著的唐代绘画风格,技法高超,风格细腻。
如南墙壁画以竹、芭蕉、梧桐树等做背景,上有7人,1男6女。最左边是一男子,他将要挑包裹担子远行,是个信使。这个信使相当于当时的“快递员”。


正中站立的女性是一贵妇。
贵妇妆容华贵,动作优雅,左手轻托长纱,右手指向信使,似在交代什么,疑是她思念离家多日、在外征战的丈夫,故让信使捎信给他,怕信使忘记,临动身时仍要叮咛几句。
贵妇身后站立4名侍女,也都长裙曳地,装扮不俗。
这幅壁画后被定名为《寄锦图》,推测这名贵妇,就是真实的墓主人。


北墙壁画也是一幅人物画,背景同样画有垂柳、竹子、棕榈等南方植物。画面上也有7人,主人也是一位女性,体态丰腴,身穿红衣,位于中间,守案而坐。初看以为她在弹琴,细看案上放的不是琴,而是一展开的长卷。女仆前后侍立,案的右侧还站着一只鸟,似在看主人,又似在盯着书卷。
有学者认为这是女主人诵经的场景,于是称为《诵经图》,实际我觉得叫《闺阁图》更好。

由于没有墓志,她的身份成谜,但可以肯定她身份高贵,是辽皇族耶律家族成员,或是南方中原贵族女远嫁契丹贵族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宝山辽墓的发现,还意外破解了辽祖陵区有名的石房子之谜。
之前有学者认为石房子是“监狱”,用于圂禁皇家犯事族人。
还有学者认为是临时“家庙”,祭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用的。
也有学者认为是辽太祖在此狩猎时所用的临时“歇脚处”,史料记载是“西楼”。
但更多学者认为,这是辽太祖入陵下葬前临时用“停尸房”。

现在宝山两座墓室中,均出现了临时停尸的石房子,证明更多学者的推测是合理的。
这个石房子由7块巨大的石头垒成,房内西北壁下有一巨型石板。以前认为是辽太祖休息用的石炕,现在可以证明这非石炕,而是放尸用的石床。
在辽太祖下葬后,这处停尸房便成了他的祭堂,有可能在石房子内还立有辽太祖的石像,供子孙臣僚祭陵时瞻仰。
此说不虚,民国初年曾有外国传教士看到过石房子内有石像,称是“白石神像”。


江西靖安大墓 ,46位少女陪葬头骨长绿色晶体 打开棺材专家傻眼
江西靖安大墓是一座在东周时期被意外发现的超级大墓。墓葬之下,47具棺木整齐排列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墓主人身份以及他们为何葬在一起的猜测。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具头骨上长着神秘绿色晶体,增加了这座古墓的神秘色彩。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38:240001农村喝喜酒讲究“坐首席”,看关系不看官大小,省长来也得坐次席
婚宴上座位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上次说的《农村城里婚宴上菜均有讲究,不能乱来,第一道热菜必须上什么?》,再谈婚宴座位的讲究。凡参加过宴席的网友应该都有体会,宴席座位是十分有讲究的,即使是圆桌,也要考虑首席与主桌的位置。如果座位不当,很可让来宾中的尊者、长辈很生气,影响关系。作为更隆重的婚宴,当然更讲究座位的问题。(办喜酒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7:130001石家河文化玉器欣赏
2016-10-05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8:140000李鸿章墓穴里的三十斤金砖 让专家无奈叹息(晚晴重臣)
李鸿章墓里的金砖是铜制品。李鸿章签订的跳跃致使我国不断割地赔偿,可事实上,清廷的腐朽无能并不是李鸿章仅凭一己之力能控制。李鸿章对于条约的签订也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曾因此深深自责。据说在他签订完辛丑条约回到家中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医生诊断之后表示是为血管破裂所致。不久之后,也就是1901年,李鸿章最终在北京油尽灯枯病逝,享年79岁。李鸿章遗产我要新鲜事2023-03-20 15:17:040000何兆武: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批判
台湾朱高正先生在国内主要是以社会活动家知名,似乎作为学者的朱先生反而多少被他社会活动家的盛名所掩。这里的《康德四讲》一书是他去岁(2000年)在北京大学一系列的讲演,最近汇为一集,即将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读者于此不但能更全面地看到作者本人的学术与思想,同时也会更深一步地了解到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全貌。这是值得庆幸的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