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华飞虎队修理所原址发现古墓,出奇特文物,女考古队员背后议论
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墓葬考古文章,得先从飞虎队说起。
不错,这个飞虎队就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教官陈纳德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

随着战事的发展,大量飞机需要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决定在昆明设飞机修理所。
修理所选址在昆明市郊,具体地点位于今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镇羊甫头村
这里有片缓丘,约5万平方米,北距昆明4公里,西临滇池4公里,系昆明坝区(盆地)边上的第一级缓丘台地,向东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地。

1949年后修理所所在地划归共和国空军部队,1990年代初移交给时昆明武警边防学校。
1997年11月,学校决定修建一处训练场,征用了缓丘西侧的一片果园,有一万余平方米。
根据设计需要,工程队将缓丘高处的堆土推掉,填至低处,多余的土则运走。
就在整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古墓葬。

但是施工队和学校没有将情况及时上报,而是任由民工盗掘。
那时,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到位,一时间工地成了“藏宝地”,有些民工也不干活了,纷纷参与“挖宝”。学校的师生、周边的村民闻讯后也都来“淘宝”。
如此公开盗墓活动竟然没有人向上级报告,持续了半年之久,直到次年4月27日,方有群众向上级匿名举报,文物部门这才知道羊甫头发现墓葬的事。

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后大吃一惊,地上还可以看到青铜器、陶瓷碎片,墓地被挖得面目全非,缓丘已被推平,东部高处被削低3米多,西部低处则被填高3米多。
东部的墓葬已完全被毁,其它地区埋藏较浅的墓葬亦遭毁灭性破坏,令人痛心不已。
初步认定这里是一片古代墓地。
这事严重了!

但由于是武警系统用地,文物部门还不好直接叫停,后经云南省文化厅协调,学校才答应暂时停工。
1998年9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区博物馆,对训练场占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
采取常规的考古程式已不成,考古人员决定先从地表、回填土层中、被盗的墓葬中“捡”文物,“捡到”的青铜器、石坠、纺轮等物多达500余件。

同时,警方从盗墓者、附近村民手中追缴文物,学校也动员“捡到东西”的师生将文物上缴,收缴回的青铜器竟然也有500余件。
仅采集和追回这两项,所得文物便超过千件。而这不应该是挖出文物的全部,还有很多流失在外,总数至今不得而知。
经过1998年、1999年,总共历时200余天的两次发掘,羊甫头墓地才基本发掘结束。

因为墓地面积大,考古队将发掘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五大片区,总揭露面积多万余平方米,共清理古墓葬530座。
这些墓葬以滇文化墓葬为主,多达488座(后有报告称484座),东汉墓葬36座,明清墓葬6座。
考古收获丰硕,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被评为“1999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488座滇文化墓葬年代属于滇文化中晚期(西汉),葬俗多样而又奇特,有叠葬、合葬、从葬、殉葬等,其中大型墓有4座。
出土物最多、最奇特,墓主最为神秘的,是第113号墓(M113)。
113号墓位于墓地西南部偏东位置,墓口长约5米,宽约4米。
发掘时,该墓已遭到盗掘,主墓室四周的椁木均被破坏,墓室内的随葬品基本被盗空,仅残存少量的随葬品。
考古人员感到失望。

然而接下来出现了谁也没有想到的一幕,就在揭起椁木底下平铺的一层垫木板时,惊喜来了——下面还有一层。
在垫板东端,有一个约半米宽的洞,通向墓室下层的腰坑。
将垫板抽取走后,便能看到腰坑。
腰坑很大,长约3米,宽约2米,深有1米3。
腰坑东北端发现了人的头骨及骨骼,这一个殉葬者!
腰坑内有大量的随葬品,是一处名副其实的藏宝坑。

随葬品分层摆放,密密麻麻——
第一层,中部放置木豆、葫芦、铜质动物杖头、带柄铜兵器、工具、扣饰、玛瑙珠等;
第二层,亦放有带柄铜兵器、工具及竹木器;
第三层,放置陶罐、尊、釜及铜釜、鼎、漆木器、装饰品;
第四层,放置铜锸、锄、杯、葫芦笙、勺,以及漆木器。
在放置这些随葬器物前,先在坑底铺了竹席、松叶等物。

腰坑中出土的文物多达千件,接近羊甫头墓所出文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价值也是整个羊甫头墓地最高的,等级较高的文物几乎全是113号墓出土的。
如果盗墓者当时将垫板撬起,这个腰坑就会被发现,这么多珍贵文物都将被盗走和破坏,想想很可怕!
这批文物中,有大量而完整的漆木器,此外还有铜鼎、陶鼎,显示已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漆木器多髹黑漆作地,用红漆描纹,也有部分用咖啡色或棕色漆装饰,有的漆木柲还缠以藤条、麻线。
漆木柄的兵器、工具、农具最多,还有部分漆木雕的杖头和祖形器。
其中的祖形器有9件,最受民俗学者关注,当时女考古队员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在背后议论。
何谓“祖形器”?就是人类生殖器造型的器物,古人称男性生殖器为“根”为“祖”,故名,所谓的“根本”,即由此而来。

常见的祖形器因质地不同,有玉祖、石祖、陶祖、铜祖、木祖等,过去家庙供奉的亡人牌(祖先牌位),就是从祖形器变化而来。
这些祖形器,根本上是性崇拜和生殖崇拜的产物,属于性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现代考古中,祖形器已发现不少,如陕西西安郑王村第54号西汉墓中,便曾出土一批铜触器(见《墓者不要的东西在陕西被考古挖出,性学专家如获至宝》一文)。木祖因为较易腐烂,能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一经出土便显得珍贵。

羊甫头出土的这批木祖造型奇特,系中国考古首次发现,更显珍贵。
这些祖形器前端雕成各种形状,有鹰爪形、牛头形、鹿头形、猴头形、人面形、水鸟形、兔头形、猪头形等,形象逼真生动,色彩鲜艳夺目。仅从艺术角度看,也是极为难得的工艺品。
这批祖形器通长21.6-27.2厘米、通高13.2-18.8厘米,器身裸黑漆为地,用棕红色漆勾勒形象及毛发,祖端髹棕红色漆。

大多数为动物形象,仅有2件为人形,一件为跪坐贵妇,一件为人头。
这批祖形器的人祖基本上是仿真写实的,形状与成年男性生殖器勃起后差不多,只有贵妇状人祖特别和夸张。
贵妇形人祖,一妇人跪坐于鼓形座上,双手放在膝上。鼓形座顶部饰一周联珠纹,中间束腰并饰斜线纹,后面拖着一条代表人祖的兽腿(有学者认为是马腿)。妇人头顶一小铜鼓,高鼻深目,银锭形发髻束于脑后,身着对襟长衣,衣饰水波纹,非一般妇人形象。

人头形木祖,人头顶束发,戴大耳环,张口露齿,下领前突。底部绘有图案,木祖呈多棱柱形。

水鸟形木祖,一端为一鹈鹕,曲颈长喙,口衔一条扁头鱼,鱼作挣扎状。

猴头形木祖,猴头瞋目此牙,面部刻划有浓密毛发。

鹿头形木祖,鹿首双角向上卷曲,小耳直立。

猪头形木祖,猪头吻部前突,小眼立耳,獠牙上翘。

兔头形木祖,前肢呈伏卧状,底部绘有图案,木祖呈多棱柱形。

牛头形木祖,牛角上翘,颈部拖着人祖。

鹰爪形木祖,木祖一端为一直立的鹰爪,足短而粗壮,爪子锋利。

这些祖形器是做什么用的?考古简报称,“应为生殖崇拜或某种祭祀用具”。
这一结论有道理,但疑惑多多。
第113号墓属滇文化中晚期墓葬,相当于西汉时期。根据出土兵器的情况,墓主应该是一位男性;根据随葬器物的情况,墓主应该是贵族;再结合有殉人的情况,墓主生前权势熏人,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

如果说是生殖崇拜或祭祀用具的话,有一个足也,为什么要这么多,而且造型各异?我认为,不排除墓主生前有特别的癖好!
其实,对这批造型奇特的漆器,文物专家也没有完全搞懂,只好笼统称作“祖形器”。
各位网友有何看法,期待新的观点和解读。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的赵军没有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法言义疏》里记载的这场战争不是蚩尤大战,而是长平之战。意思是,蚩尤之战在长平之战的规模面前不过如此。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战,经此一战,秦国奠定了统一华夏的基础,而对手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作家王东满: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四十万魂同日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15:0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丰镐遗址
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21:180000南极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30米/脖子长度可达14米)
几千万年前的阿根廷,因为环境适宜,所以诞生了许多大型、超巨型恐龙,其中的典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其它的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南极龙,它体长最大可达30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南极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41:180003向金辉:中国磨制石器起源的南北差异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8:520000刘兴林:论商代农业的发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7:2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