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黄盖墓被挖开后,发现了什么?清理人员吃了一惊
黄盖墓地考古发现了什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俗话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打的是周瑜,愿挨的是黄盖,由此民间有了“周瑜打黄盖”之歇后语。
对于这个典故,西晋人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而是明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段子。见于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所谓的“密计”就是苦肉计,赤壁之战中成功“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与周瑜决定火攻曹操的水旱大营。

曹操派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到周瑜大营诈降。周瑜明知是计,有意装聋作傻,将计就计,让老将黄盖演戏,反诈曹操。黄盖简直是影帝,演得逼真,活活挨了周瑜50大军棍。周黄二人由此“闹翻”了,黄盖欲归降曹操,让曹操的船靠近他。
曹操得蔡氏兄弟连夜密报后,果然中计,最后刘孙大军成功“火烧连营”。
这个段子显然是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并非真事,但黄盖与周瑜的关系非常好是真的。好到什么程度呢?传说死后都不愿分离,要葬在一个地方。
现今所传两处黄盖墓附近,还真的有周瑜墓。

《三国志·吴书·黄盖传》记载,黄盖字公覆,是零陵泉陵(今湖南省州市冷水滩区)人。黄盖是孙权父亲孙坚手下的老将,孙坚起兵时就跟着干了,孙坚死后,又为孙策、孙权征战。后任丹阳都尉,被授偏将军。
与其他三国名人多战死不同,黄盖病死于官任上。
黄盖死后葬在哪里?因为《三国志》不载,这里面的说法就多了。
清《江南通志·舆地志》记载:“将军黄盖墓,在繁昌县十八都近,墓号‘黄墓渡’。”
繁昌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今属安徽芜湖。
历史上,繁昌古称春谷,周瑜、周泰、黄盖曾先后任春谷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南陵郡置南陵县,废繁昌等县更置当涂县。

由于人世更迭,繁昌县黄盖墓的具体地点,到清朝时已不好找了。清道光《繁昌县志·舆地志》即称:“吴将军黄盖墓,不详其处。”
民国《南陵县志·舆地》对黄盖墓又有稍详细说法:“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在下北乡黄墓渡东,邑人岁祀黄将军于此。康熙辛丑,知县宋廷佐修其兆域,为文立石以表之。”
宋廷佐修墓时在墓前立碑,并撰《黄将军墓碑记》:“南陵之有黄墓,旧传吴偏将军黄盖公覆葬地,在北郊三十里外,与繁壤接而介大河,有渡,即名黄墓,两邑志皆同。”


可能有网友会糊涂,黄盖墓到底在南陵县,还是繁昌县?南陵、繁昌早年都是春谷县。由于各朝区划调整不同,清时黄盖墓在两县交界处。按今天的区域划分,南陵、繁昌两县则都属于芜湖市,黄盖墓现在南陵县许镇镇黄墓街道境内。许镇镇原名“黄墓”镇,可见,这里的黄盖墓是有历史的。
很可惜,南陵黄盖墓已被挖了,如今墓址立有“黄盖墓”县级文物保护碑。
南陵黄盖墓被挖,离现在并不远。
据名叫章光斗的当地文化人士生前著文,在1950年代,黄盖墓前尚立有墓碑一块,上书“汉三国东吴大将军黄公覆之墓,大清康熙辛丑谷旦立。”

碑前放置一只石香炉,但墓地荒芜,杂草丛生。以前还有建有“黄将军亭”,后来毁圮不存。
早在1962年2月间,当地生产队社员在黄盖墓封土堆附近挖出了碗、杯、盘、罐、墓砖等,这些东西当时没有要,更不会有文物保护意识,后来都丢弃沉入塘底。倒是墓砖有用,被社员拖回了家。
在那特殊年代的运动中,黄盖墓遭毁灭性破坏,墓碑被敲碎右角,搬弃湮没,墓冢全被挖平。后来章光斗曾前去寻访,只见到一块“黄将军建亭碑”,倒在附近的村口,但碑文字迹漫漶,无法辨认。

1992年初,在黄墓渡附近挖出一座大型墓葬,清理出了一批珍贵的三国时期的镇墓兽、陶俑、陶马车、陶罐、陶灶等文物。
清理时发现,墓室上有古代盗洞,早年被盗,泥土顺着盗洞进入墓内,积满墓室。由于长期积水,里面全是烂泥。据说,清理时采用土办法,在墓室上横放木板,找来水桶将室内淤泥,一桶一桶往外提。
棺椁、尸体早已腐烂了,在墓室一角发现了一颗头骨。头骨是自动浮出来的,把现场清理人员吓了一跳,吃了一惊,还以为黄盖显灵了。
由于没有出土与黄盖有关的东西,并未能确认墓主就是黄盖。

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根据墓的规模、形制和出土文物分析,认为应是三国墓葬,极可能是黄盖墓。
芜湖境内东吴名人墓,并不只黄盖一座,在南陵县还有周瑜墓、小乔墓。很可惜,如今难觅其踪。据说,周瑜墓址在1990年代尚存,现在其上已建有居民小区。
还有一说法,周瑜墓并不在南陵,而在繁昌县东漳河西,这里有“周墓墩”,即周瑜墓。而漳河东岸有黄盖墓,两墓隔河相望,墓西大约200米处的渡口就是“黄墓渡”(见下图)。

从当地史志和前人笔记来看,南陵黄墓渡附近确实存在黄盖墓。
名叫刘学尹的明末清初学子写过一首《春过黄墓》诗,诗称:“黄墓名垂远,忠魂应有知。碑残无几字,树老剩余枝。古冢栖狐冷,荒原宿鸟悲。桃花今日泪,洒作吊坟诗。”
南陵明末文人盛此公还为黄盖墓作过联:“黄土一抔香,尚兵诈,用火攻,英雄安在?盖棺未定论,葬衣冠,埋骨骸,泉壤自知。”
盛此公联中“葬衣冠,埋骨骸,泉壤自知”一语,透露出一个信息,至少在明朝时,对这座墓是黄盖衣冠冢还是真身墓,人们是有怀疑的。

如果1992年挖的墓真是黄盖墓,出土了头骨,说明是黄盖真身墓。
而南陵有黄盖真身墓是可能的。
过去多认为黄盖死在武陵太守任上,但武陵并无黄盖墓。
古人有讲究“叶落归根”,会不会葬回老家零陵?1985年章光斗曾以南陵县黄墓镇政府的名义,给黄盖老家去函求证,冷水滩市档案馆回复称,《零陵县志》只载黄盖将军的生平事迹,“没有黄盖将军墓在该地的记载,也未听说有他的墓坟。”
细一分析发现,陈寿作《三国志》时,对黄盖死于什么任上寿语焉不详。仔细分析,黄盖是在被提拔为丹杨(阳)都尉,加授偏将军后死的,那么葬在南陵就非常可能,南陵属于当时的丹杨(阳)郡。

如果真是黄盖墓的话,不应该是孤冢,联系有周墓墩的说法,这一带还可能有同时期包括黄盖家人在内的其他墓葬,这有待当地文物部门的进一步勘查。
比较蹊跷的是,黄盖墓所在地俗称“王墩”(王家墩),有王家墩自然村。如果是黄盖墓, 为什么不是“黄墩”?是“黄”被讹传为“王”?查民国《南陵县志》“黄盖墓”条,有“相传其子孙今更王姓”一说,王墩(王家墩)或由此而来,但黄盖的后裔为什么要改姓呢?
除了安徽芜湖黄盖墓,在江西南昌也有一座黄盖墓,位于今南昌高新区麻丘镇。

《南昌县志》上是这样说的:“吕蒙墓位于广安村孙姓村左的吕蒙岗(亦称吕墓岗),此墓已废……黄盖墓位于吕蒙墓西约2.5公里,该地俗称‘黄盖嘴’。”
这里不只有黄盖、吕蒙等两位东吴大将墓,还有周瑜墓,可惜都已不存,只剩下传说。
又,据当代已故史学家郑逸梅生前说法,黄盖墓在松江南门外三里许乌鸦村,民国修筑沪杭铁路时意外发现的。
黄盖墓在上海出现,令人意外。据考证上海“黄”姓是黄盖的后裔,黄盖死后子孙迁居松江。
真相在哪?我也说不清。

浙江发现了传说的姑蔑国的王陵?且看有哪些新发现
最近考古圈最大的新闻就是刚被表扬过的浙江考古人,发现了传说中姑蔑国的王陵,虽然可能有的夸大,但是应该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下面咱就具体来讲讲。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20000打开皇后的棺材,跟老爸一起盗墓的儿子竟吓昏了,到底看到了啥?
原题:二盗清东陵(五)本文作者倪方六白天太忙了,这篇文章是半夜上来更新的。上面一连发了几篇二盗清东陵事件,此事没有聊完,这里接茬再说。上一篇说了盗清东陵时发生的诡异现象,康熙皇帝地宫棺内竟然出鬼火,这一篇要说的,比出鬼火更少见,事发惠陵地宫,盗墓贼打开同治皇帝和皇后的棺材后大吃一惊,真是活见鬼了,与老子一起盗墓练胆的小盗墓贼竟然吓昏了过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8:570000湖北挖出的千年古墓 居然爬出乌龟(古墓乌龟)
古墓里的乌龟是从盗洞意外爬进去的。随着如今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古代的墓葬被接连挖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史书典籍也重现人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就在考古学家清理墓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到如今都没有解释清楚怎么回事。就比如之前一段时间,我国考古学家在湖北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打开墓室后,里面居然有一只活乌龟爬出。西汉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4-08 01:12:330000傅璇琮:《文化之旅》读后感——兼及饶宗颐先生的几封书信
饶先生一方面有机继承传统,一方面更大为拓展文化之旅领域,使人耳目一新。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他畅游欧亚非诸多胜地。本书关于国内行记,则学术性、知识性更强,真使人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近日,我阅读饶宗颐先生于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化之旅》,深受启发。这部蕴含文化之情的佳作,必将进一步促进文化建设研究中清雅鉴赏与深思探索相结合。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