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三晋玉器之组玉杂佩照眼新
将多件玉饰串联成圈状或串状的组玉佩,起源甚古,至少可以追溯到悠远的新石器时代,然后一路传承转化,绵延至今而不衰。不过,西周玉组佩,以其繁复多样的形制、珠玉交辉的组合,在历代玉组佩中独树一帜。

西周贵族所拥有的组玉佩,至少有四种以上不同的形式。第一种,以多件玉璜为主体,用各种管、珠串连,垂于胸前的项饰;第二种,以钻有成排小孔的梯形玉牌饰为主体,在其上下方,缀联成串的小珠或玉雕的小昆虫(多为蛹或幼虫)与小玉戈的挂饰;第三种,以束绢形玉佩为主体,串系其他玉佩饰及红玛瑙珠而成的项饰;第四种,以各种形态各异的小型圆雕动物形玉饰(如蚕、蚱蜢)或管珠等,串系成腕饰。其中,以璜为主体的“多璜佩”,是西周最重要的组玉佩。

“多璜佩”在西周很早就出现了,山西曲沃曲村6214号西周早期墓葬中,就发现有二璜佩。“多璜佩”中璜的件数,常因贵族等级身份的高低而多寡不一。陕西长安张家坡58号西周中期墓出土的三璜佩,三件玉璜,按大小由上而下间隔排列。璜身两面均琢刻双龙纹,其中,最下部一件玉璜刻双尾相缠的双龙纹,而居中和最上部两件玉璜,均刻尖尾斜向上下相叠的双龙纹。同属西周中期的陕西宝鸡茹家庄2号墓,则出土了一件五璜佩。

西周晚期,在山西曲沃晋侯墓地、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等诸侯国国君及贵族大墓中,多璜佩的出土更为普遍,有结构组成更为繁复的六璜佩、七璜佩、八璜佩等。璜佩的上端套在墓主颈部,下端垂至腹部以下,而玉璜自上而下,弧度依次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有序。多璜佩中已知璜数最多的一例,见于西周晚期晚段晋侯墓地63号墓,墓主为晋穆侯的一位夫人。该夫人佩带由45件玉璜及珩、冲牙、管、料珠、玛瑙管等200余件玉器组成的多璜佩。玉璜的庄严质朴与管珠的绚丽多彩相映成彰,可视为多璜组玉佩发展的极致。

西周多璜佩虽均出自墓葬,但大多数应是墓主生前的佩带之物,在“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氛围中,以多璜佩为代表的西周组玉佩,既是引人注目的华丽装饰,又是贵族身份地位的显明标识,从而在服制和礼制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东周以降,组玉佩的形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春秋晚期起,组玉佩不再佩戴于颈项,而改为系挂于腰间的革带上,盛极一时的多璜佩于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赵晓雪:遂公盨与大禹治水
编者按:遂公盨为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重器,备受关注。北京卫视科教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黄河安澜》第一集《国脉千秋》,提到遂公盨增强了对大禹治水传说的可信度。遂公盨复制品今年助力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展,并以图片形式助力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兹宅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闵行区博物馆举办的“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中,这件藏品以它自己的姿态讲述着中国的古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8:060003盗墓者将金缕玉衣从女尸骨上扯起,往棺外拖,致迄今最美玉衣被毁
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连续说了长沙发现的几座王侯级西汉大墓,这些墓葬的主人生前都是当年长沙城的极品贵人。这篇要说的一座大墓,墓主也是这样一位人物,她叫张X(女正),是西汉长沙国王后。这座墓是2005年12月底发现的。当时长沙市望城区(时为望城县)开发星城镇银星村附近的风篷岭,发现了一座古墓,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3:580003山西侯氏盗墓家族:考古队2个月的工作 他们用2个晚上就能干完
盗墓贼,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职业,而在《盗墓笔记》中,四大盗墓家族的秘籍更是让这个职业充满了幻想和神秘感。但是现实中的盗墓贼却远不如小说中那般正义和光明,他们往往只为眼前的利益而行事,对于文物的破坏和流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许多盗墓贼利用各种手段,挖掘古墓并盗取文物,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大量文物流失,也损害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其中最出名的案件之一就是侯氏家族的盗墓案。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2:040000CHINA叫法或源于“秦”,外国学者提出全新解释,中国学者称胡扯
CHINA来源于“秦”,还是“日南”、“滇国”?本文作者倪方六CHINA,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叫法(初学英语时,我曾用汉字注音“采衣娜”,估计不少网友当年学英语时都这么干过)。其实,在古代不同语言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叫法并不相同,且不同时期也有很大差异。(竞技场上的古罗马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3:550000郭静云:总论商文明神圣宇宙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上编结语。~~~~~~~~~~~~~~~~~~~~~~在气候、生活环境多样的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很多不同的人群,观察不同的情景,认识不同的草木、禽兽,选择不同的生计,所以依靠不同的经验创造不同的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很多不同的鸟,不同的族群都会认为,飞天空的鸟是崇高的生物,所以神祕化牠们。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