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盗墓者碰到最凶险流沙墓,用特殊盗法得手,技巧不输古代盗贼
西安北里王村西汉大墓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8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北里王村北侧,发现了两座西汉末期大墓,这两座大墓很快引起了国内考古圈的注意。

一是因为墓主的身份特殊,生前地位非常,疑是西汉末年新朝皇帝王莽的老丈人“宜春侯”和丈母娘。
再是使用了积沙墓,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能活埋盗墓者的流沙大墓,显示了极高的造墓技术。
北里王村汉墓是小区开发时发现。北里王村处于西安南郊汉朝高等级墓葬集中分布区,已发现了很多高等汉墓和家族墓。是一处文物古迹敏感地带

2018年4月,一小区管道工程施工时挖出了古墓葬。接到报告后,当地考古人员迅速来到现场,确认是一处大型墓葬。
2018年6月7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这两座大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历经5个月,基本完成墓葬的田野发掘和清理工作。
两座大墓均呈“甲”字形,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和椁室四部分组成。
在造墓时,已充分考古了反盗墓因素。

以一号墓为例,墓室正中为一长方形砖拱椁室,砖椁由6层长方形条砖镶砌而成,可分为内外两层,外4层,内2层;砖椁之下还有12层砖砌基础,将棺材包裹其中。
这等于是“墓中墓”,或者说“大墓套小墓”,非常坚固,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并不夸张,盗墓者想盗开真的非常不容易。

加固椁室,只能算是最基本反盗墓手段,更绝的是积沙!
在基础之下,至墓底之间,竟然设置有2.5米厚的积沙层,椁室基础直接建于积沙层之上,而砖椁四周和顶部也都是积沙——这就是典型的民间传说的“流沙大墓”,稍有不慎 ,盗墓者就可能成为墓主的陪葬。

所以,北里王村大墓被评为2019“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发现,理由是“代表了西汉晚期较高的建筑工艺与水平”。
但是,如此厉害的反盗墓手段,并未能阻挡着古今盗墓者,该墓曾先后多次被古代和现代盗墓者光顾,值钱的随葬品全被盗走了。
考古人员在砖椁内仅找到长铁钉和大、小铜钱等物。幸好,从椁箱内出土了釉陶壶、樽、罐、鼎和铜熏炉、铜盆、原始瓷壶、铜车马器等30余件随葬之物。
那么,盗墓者是如何破了流沙墓的?

其实,盗墓者最头疼的就是积沙墓,但是再难也难不倒盗墓者。对付积沙墓,盗墓者想出了不少办法。
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实际盗墓活动中主要有四招——
第一招“囊中探宝”。
就是俗话说的“下套子”办法,如现代城市挖地铁隧道一样,连挖边套筒子,这样积沙无法移动,就不会塌方,就可以打出盗洞。
第二招是“坑口摸金。

就是土办法“支板子”,这和过去挖煤时支坑口巷道原理是相同的,整个盗洞用木板支撑,或支成四方形盗洞,或支成三角形盗洞,逐步往前推进。
如在河南上蔡县郭庄积沙积石大墓上,发现的盗洞超过20个,其中有一个现代盗洞,就是用木板支出三角形盗洞,不过最后并没有成功。
但是不论是“下套子”,还是“支板子”,都有风险的,因为沙子流动性太强,基础不稳,极可能导致移位而塌方。

于是盗墓者又想出了第三招,叫“旁敲侧击”。
就是在积沙墓的外围,打一个L型的盗洞。绕开积沙层。先打竖洞,在打到与墓室平行的位置后,再横向打一个盗洞,直通墓室。
在L型的盗洞基础上,更精明的盗墓者将打法进行了升级,想出了更有效,也更绝的招术,叫“暗渡陈仓”——打出U型盗洞。
就是将L型盗洞中第一步竖洞,往下深挖若干米,再横向打洞,到达墓室底部后,再往上挖,进入墓室。

不论是L型盗洞,还是U型盗洞,为了处置挖出的泥土,一般会在盗洞地底下深挖一个坑井,这样便不用再将泥土提到地面上,不容易被人发现。
北里王村汉墓上有多个盗洞,其中有一个现代盗洞,打的便是U型:打洞到砖椁底后,再往上挖洞。
这种盗墓方法上叫“猛虎掏心”,又叫“鹞子翻身”。
“鹞子翻身”,极具欺骗性,由于正常出现的盗洞的位没有盗掘痕迹,会被误认为没被盗墓者光顾过。

北里王村汉墓正是这样。
虽然砖椁上已发现了古代盗洞,考古人员还是寄予希望的,因为古代盗墓者会留下许多他们不要,但对现代考古来说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当打开砖椁封门后,现场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砖椁内竟然有一个大洞,里面的东西被盗一空。
砖椁内仅落下肛塞、玉鼻塞、铜钱、剑格、铁棺钉等文物。
考古专家之前的判断都错了,被盗墓者骗了。

当时,考古人员特拉了电灯进来,看个究竟。将灯放进下面的坑井,发现很深很大。为了防止塌方,盗墓者很会利用,将挖出的泥沙装进蛇皮袋后,码堆在盗洞一周。这样,墓底下的2.5米积沙,正好流入坑洞里,将墓室底部完全暴露给盗墓者,非常方便地往上打出盗洞。
现代盗墓者打的这个盗洞,从技术上讲,不输古代“前辈”。考古人员根据现场蛇皮袋来判断,北里王村汉墓盗洞不会超过10年。

幸运的是,虽然墓被盗了,但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非常有价值的墨书铭砖,为推断墓主身份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这块墨书铭砖是从砖椁封门东侧的椁箱底部发现的,应该是下葬时有意放置的,这砖砖起到了墓志的作用。
砖上铭文是:“此五十二宜春侯椁馀□”

其中,“宜春侯”三字,信息量最大。
西汉时被封为“宜春侯”的有三人,最早上是汉初著名将领卫青的长子卫伉,再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第三位是汉昭帝时期丞相王。
对照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墓是王家族的可能性最大!
王于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受封“宜春侯”,到王莽篡新朝灭亡后为止,前后传了五代。

王氏家族在西汉末非常显赫,王先后担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要职,权势熏天。后又与权臣王莽联姻,王莽篡位称帝后皇后王氏,便是第三代宜春侯王咸的女儿。
因为有这层关系,王家在新朝更风光。此即《汉书·王传》所谓,“王莽妻即咸女,莽篡位,宜春氏以外戚宠”。

“宜春氏”即王氏,因忌讳“同姓不婚”而易姓氏叫法。
西汉贵族夫妇死后同墓不同穴,结合墓葬规模、营造等级诸方面考量,推测两座并列大墓的墓主,最有可能是王莽的老丈人王咸和丈母姓,当然也不排除是王咸之子媳的可能。

墓里盗出随品葬贿赂蒋介石,棺材板卖英国人,谁呀比孙殿英还贼精
原题:李品仙寿春挖宝案(再续)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连发了两篇国军将领李品仙,在安徽寿春盗墓挖宝的事。这个故事并未说完,这篇再来说。图:现代盗墓现场,头骨已被挖出⊙一对大铜碗贿赂蒋介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29:310000讲座:魏兴涛:中原地区近年考古发现与文明化进程新认识
本文为“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第二场讲座纪要。一、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历程概况探源工程魏兴涛研究员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首先是“文明古国”说兴起。1900年,梁启超提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一种令人振奋的学术见解。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22:040002克柔龙:白垩纪最大海生爬行动物(长10米/澳大利亚出土)
通过电影《侏罗纪世界》,大家应该对沧龙印象深刻,它就像是最终boss,强大的食肉恐龙在它面前脆弱的像小孩。其实在恐龙世界,除了沧龙外,还有很多强大的海生恐龙,前面介绍的蛇颈龙算一种,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克柔龙也算一种,一起去认识看看。克柔龙基本资料克柔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大型海生恐龙,它体长9-10米,与青岛龙、禽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61位,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04:400000大热天,中国哪里的冷面最好吃?如果说这地方,其他地方都不服气
夏至后的饮食风尚本文作者倪方六时序已过夏至,天气将迅速进入“高温模式”。高温模式下,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食欲不振,即宋陈直《养第奉亲书·夏时摄养》中所谓,“盛夏之月,最难治摄。”因为盛夏“阴气内伏,暑毒外蒸”,人们活得很苦。那么,古人怎么安排生活?就饮食而言,夏至过后,古人会想出花样、名堂,鼓励“多食”图: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镜头其中“吃面”,成为夏天的主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8:560000古代一学子考中进士后花重金找乐,谁知是骗局,学子接着的做法也让人意外
古代学子中榜后的聚会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人生有“三大喜”:一“他乡遇故知”,二“洞房花烛夜”,三“金榜题名时”,如果再加上“久旱逢甘雨”,就成了“四大喜”,但这不属于人生喜事,只是大家凑个吉祥数罢了。实际上,不论是“四大喜”,还是“三大喜”,一般人最难有的就是“金榜题名时”,所以在古代科学应试中,能够达达录取分数线,即所谓“中榜”,是相当不容易的,当然是人生之喜事!(金榜题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