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棺材不论是男棺还是女棺,尺寸一定要落在“六”上,有何讲究?
过去打棺材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有网友说,制作棺材手艺将绝传,说是现在兴火葬,不允许用棺材土葬了,也是啊,现在见过棺材铺的年轻网友恐怕都没有几个。但作为风俗文化,还是存在的。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聊聊中国民间制办寿材的风俗——最忌讳的六件事情。

过去有专门制作和出售棺材的地方,俗称“棺材铺”,可以买现成的棺材,但有的人家有木料,会请木匠到家来打棺材,虽然比较麻烦,但棺木好坏自己有数。相对应的是,打棺材时的讲究也多。
归纳起来主要在6个字上:

一讲“闰”。
首先要挑日子的,不能随随便便请木匠进门。一般会选择阴历闰年或闰月请棺材匠上门,忌无闰之年。为什么?取增长日月之意。有闰的话比无闰多出一个月,吉利,老话说能为棺主添寿。因为有这一讲究,过去“逢闰之年,人子多预制寿木”,木匠的活也特多特忙,走东串西,吃香喝辣。


二用“六”。
棺材的大小、比例上很讲究,长、宽、高的尺寸尾数要落在“六”上,取意“六六大顺”,祝棺主健康长寿。男棺一般长六尺六寸,女棺一般长五尺六寸,高宽并无区别。我老家苏北的棺材,一般高为二尺零六分或二尺二寸六分。

三怕“泥”。
在人死下葬前,棺材上不能沾泥,什么时候才能沾泥?只有埋葬时。
所以打棺材绝不能放在地上进行,要搁在两条长条凳上,一直到成型放置一边,都不能放地上。也就是说,棺材只有使用时才可放到地上,如果寿材直接放在地上是骂人呢,咒棺主快死。

四忌“钉”。
很多家用木器制作时,都忌讳用铁钉,比如木床,就不能有一根钉子。如果打床用钉子,也是骂人,因为打棺材才用钉子。
实际上打棺材也忌讳用铁钉。拼板接缝不用一颗铁钉,拼合板材时如果用铁钉不吉利,这叫“穿心钉”或“关心钉”,主对后代不利。

不用铁钉那怎么打成棺材?这就是中国木匠的高超技术所在。不论是棺板拼合,还是棺盖、棺底与棺身的拼合,都是开凿销眼,是隼卯结构,就是收殓时棺盖与棺身封合,也都使用插销眼。
插销眼如银锭状,束腰。
一般每口棺材用3个插销眼(档次最高的“四独板”棺材,会有4个插销眼)。棺有阴材和阳材之分,阴材是女人死后用,阳材了男用棺材,开凿插销眼的位置男女有别。


男棺是左1右2,女棺正好相反,左2右1——就是用单数销眼,来表示男女棺的区别,男棺左1,女棺右1,这就是“男左女右”。
也有地方棺盖与棺身是用前后两边各4个暗槽口封的,棺盖销子凸起,棺身上口有槽凹下,大殓封棺时对准槽口放下,再在棺身外侧横钉入一木销,则棺盖就掀不起了。
但不用铁丁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棺材在前后档板处使用带花帽的铁钉,或棺底两使用带环铁钉钉入棺身,方便出殡捆扎抬运和下葬时放棺入坑。

为什么忌讳用铁钉?钉谐音“丁”,丁指人口,打棺用钉对孙子不利,棺主会绝后。就是用到铁钉,有验的木匠一定会嘱主人家多买一根。这样,有一根未用留下了——留住子孙,所以这根钉子俗称“子孙钉”。
值得注意的是,棺盖上会有了一“寿钉”。放寿钉的孔在未使用前绝对不能钻通,一般开约有2寸深,开钻寿钉孔的位置男左女右。寿钉有3寸长,老北京讲究,用带八楞铜帽的大长钉子,下钉时垫两枚“眼钱”。下葬前伴宿夜辞灵时,由孝子用斧头象征性地钉3下,然后由负责出殡的将寿钉打入钉死,并上好边上4个插销,将棺封死。
也有的地方,在棺材正式使用时才在棺材上开钻寿钉孔,收殓封棺时也不用铁钉,而是临时砍削的木长销钉。

五不“空”。
棺材打好后合上盖子,棺盖不能盖好,一般垫一块红布在棺材口上。
棺内不能是空的,一定要东西“压”一下。
在苏北等地,棺材打好后有一道“翻材礼”,所有花费都由已出嫁女儿出,未出门的闺女不需要花钱。要买香、烛、鞭炮、喜果、喜封、喜酒,如给老人过寿一样,请木匠喝喜酒。买的礼物中,一定不能少了糕点,糕点是用来“压棺”的,就是放进棺材中,糕谐音“高”,棺内放糕点,不就是“高官”嘛,寓意娘家兄弟出人头地。
也有简单的,将打棺材时的刨花木屑放进棺内,寓意“荣华富贵”。棺材铺都是这样。现在有的人家则放束人造花什么的进去,也取同样寓意。

在福建流行“竖生寿”的地方,要在棺内放一块“七星枋”,其长宽略小于棺,上有七个圆孔,形如七星排列,俗称“七星枋”。
即便在棺材铺买现成的寿材也不能空。如在过去北京,在桅厂(棺材铺)买好棺木后,会在棺内放一个不倒翁——男棺材放老寿星造型的不倒翁,女棺则放麻姑造型的不倒翁。什么意思?民间俗称不倒翁为“搬不倒儿”,寓意棺主永远健康长寿。

六戒“动”。
寿材做好后要放在妥当处,不要碍事。如收藏在废旧的屋子中、柴草房间、祖厝里,有的人家则搭置在天花板横木上、屋内大梁上。因为,放置后就不能再挪动了,否则主人折寿——只有棺主死后才可以“动”,才会将棺材挪出来,平时动棺咒人死呢。
棺材放置的地方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寿材要放在干燥处,越干燥越好,否则迷信认为会致主人多病多灾。寿材下要垫物,如凳子,同要样不能沾泥——这样既可防棺材受潮上霉,也是图个吉利。


有的地方寿材是是竖着放,如在福建泉州、晋江、惠安等地就有这种风俗,当地称寿材为“生寿”。要将棺材竖着放,意思是不使用,称为“竖生寿”。
竖生寿时要给棺主做寿礼,年龄越大,做寿的场面会越隆重。放置生寿的场所一般是祖厝,这祖厝相当于北方的祠堂,是用来供奉祖先的房子。
竖生寿时要用红布将棺材包裹好,外面捆扎新草席。上部扎一块红布,插上用红纸、金箔制成的“春花”,棺身上贴“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这类字样的红纸对联。正中贴上红纸方角,上面书写斗大“寿”或“福”字,据说这样可以辟邪的。

要注意的是,过年门上贴春联时,生寿上也要贴,且年年如此。如果棺主添了孙子,正月十五还要到祖厝中挂灯,可以把代表孙子的这盏灯笼挂在生寿上。
竖生寿时有男女之分,要依男左女右的规则靠墙竖放,下面垫石块或砖头垫着,以免潮湿。
竖好后就不可以再动,也不可以打开,只有棺主死了,才可以放倒,抬出使用。
如果放置一边的寿棺传出响声,则是不利的事情,我母亲曾对对我说过,这是棺材要“收人”了。当然这是迷信,不过也有巧合,我小时候一本家长辈的棺材莫明其妙地出了响声,不多久老人真的走了。

古代版《盗墓笔记》,盗墓者发现东汉陪葬宫女还有气,救出后活了
魏晋盗墓奇闻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魏晋时发生的奇事很多,这里来说几件。最奇是,东汉陪葬宫女复活,此事见于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七)。事发汉末,当时关中大乱,有人盗挖东汉皇家坟墓。打开地宫后,盗墓者发现奇事,里面躺着的陪葬宫女还有气,救出来之后竟然活了,与以前正常人一样。当时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听说后,觉得蹊跷,便将此宫女召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210000祁连山的千年古墓 专家不敢看墓志铭
2019年的时候,国土局工作人员正在甘肃省天柱县进行土地整改工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居然在祁连山地区无意发现了一座大型的砖石墓顶。当地的文物部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来到现场进行挖掘工作。经过初步的调查,考古队员们发现这座古墓应该是唐朝时期的大型砖室墓,虽然历经千年,但是整体保存的却十分完好,上方并没有发现盗洞的存在。许多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8-18 20:33:540000张十庆:日本玉虫厨子与东亚早期建筑样式
日本小木作玉虫厨子,以其作为早期佛教遗物的重要性而闻名,日本美术史与建筑史学界对之有较多的分析研究,国内学界亦有刘敦桢译注的《玉虫厨子之建筑价值并补注》[4]一文,可借之对玉虫厨子背景及基本分析有大致了解。玉虫厨子在早期东亚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中国早期建筑的研究也尤具意义,本文从东亚背景及样式史的角度试作梳理和讨论。一性质与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4:080001巨保罗龙:最大的赖氏龙亚科恐龙(长16米/出土于北美)
巨保罗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属于赖氏龙亚科的一种,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是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鸟脚类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16.5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北美洲境内。巨保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4:060000新发现 | 山东邹平新西村发现战国至汉代墓地
作者:邢琪颜奕曹帅2020年5月,为配合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新西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九户镇新西村西北约200米处,地处小清河北岸。本次考古发掘共计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56座,出土陶罐、陶壶、铜镜、铜铍、铜带钩、铜钱等文物。墓地航拍照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24: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