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0

三秦遗珍:从“席镇”到文房“五宝”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9:330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二楼“盛唐气象篇”展厅里,有一只酷似鼠标的兔子文物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文物呈米黄色,兔子呈俯卧状,头前探,后身弓起,一对长耳贴伏于胸前。这件文物就是“滑石兔”。

滑石兔

有观众好奇这件可爱的“滑石兔”究竟是做什么用呢?答案跟古人日常生活的一件坐具“席”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很多词语里都可以见到“席”的蛛丝马迹,例如首席、列席、出席等。古代床榻上要铺一张席子,为了避免起身和落座时席子的移位和席角卷折,所以在座席四角放置“席镇”。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述到,“滑石兔”就是“席镇”,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M45唐墓出土。那么席镇是怎么出现的?

▌席镇的产生

魏晋以前,人们席地跪坐,也就是双膝和双脚的脚背着席,臀部自然落在脚踵上。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表示对别人尊敬。那时,从天子、诸侯的朝觐、祭天、祭祖等重大政治活动,到平民、百姓的婚丧、宴请、讲学以及日常起居等,都要在席子上进行,所以席子便成为中国古代用途最广泛的坐具。

古人使用席子的生活场景

古时使用席是讲究礼节规制的。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客都要在室内布席。布席讲究位正,孔子就严守“席不正不坐”的准则。由于人们地位和身份的不同,使用席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周礼》记载“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这就是说天子要铺五重席,诸侯要铺三重席,大夫要铺二重席,而平民百姓只能铺一重席。为保持席正,就需压以重物,造型多样的席镇便应运而生。

镇是古代用于压座席的生活器具。大量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迄今发现镇的使用最早在陕西宝鸡茹家庄一号西周墓即有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逐渐多起来。我国汉代的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镇,镇的发展也在汉代达到顶峰。

▌造型多样化

席镇多以一组四件的形式出现。关于制作镇的材料,鉴于镇的主要功能为压席,所以镇应由金属、玉石等密度大的材料制作,体积较小,有些也在镇内部灌入铅、细沙等以增加重量。为了避免牵绊衣物,汉镇的造型一般为重心低且稳的半球形,动物造型的镇则身体蜷曲蟠伏,动物造型有虎、龟、蛇、牛、凤鸟、辟邪、蛇、骆驼、搏兽等形象。也有人物形镇及少量博山形以及两兽相搏形镇。

这些席镇制作精美,构思巧妙,再现了汉人的匠心独具,代表了西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错金银铜虎镇

1986年6月,陕西省兴平县(1993年撤县设市)庄头镇仪空村出土的错金银铜虎镇,一套仅存2件,形制相同,采用铜壳灌铅的方法制成。圆形底座,虎作回首侧卧状,前后腿蜷曲,头部俯于背正中,双目圆睁,双耳后抿,长尾紧贴躯体。整体以错金银工艺表现虎的斑纹,显得毛皮丰满而又凶猛。金、银、铜三色交相辉映,以写实手法再现了虎凶猛的天性与静卧而欲动的神态。

花斑纹石虎镇

这一组花斑纹石虎镇就很有特点,1974年陕西省兴平县西吴镇北吴村出土,一套4件,质地为海底沉积岩化石,虎作团卧姿,四腿蜷曲,其中两只向左回首、另两只向右回首俯于背上,宽鼻大嘴,双耳贴于头后,神态凝重,通体自然斑色,显得形象生动,选材别致。用海底沉积岩化石作为虎镇仅见此一组。在全国比较罕见,目前藏于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

人物铜镇

人形铜镇则以造型生动、神态诙谐见长。1972年西安北郊第二砖瓦厂汉墓出土了一组4件铜镇,均作跪坐状,皆着右衽大袖长袍,头上绾髻或裹巾。其中两人左手支地,右掌举于胸侧,侧首而视;一人双手抚膝,坐姿端正,张嘴大笑;一人侧身垂首,肩背半露,闭目打盹。为正在说唱的俳优艺人形象。

▌文房第“五宝”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佛教的传入,椅子作为一种方便的坐具传入中国,人们逐渐由席地而坐改变为垂足而坐,席镇的功能逐渐由压席而变为压纸,进入文人的书画桌上,产生了镇纸的雏形,逐步发展成继笔、墨、纸、砚之后的文房第五宝——镇纸。

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孤信印镇纸(文创产品)

有席镇才有了后世的镇纸。在陈浏的《陶雅》卷上这样记载:“镇纸谓之压尺,铜与瓷玉皆有之,亦多肖生物者。”与外国的油画、水彩画是在倾斜的立面上画不同,“中国画”是画在宣纸或绢上的,纸轻薄,必须要有重物压在上面,于是文人画士的案头就有了镇纸。本来压住纸绢不是难事,石块、瓦块甚至砖头都能完成,然而凡事一进入文房,立马就讲究起来。

从席镇到“文房五宝”,是文化的传承,镇纸原来只需重物便可,防风掠过时,笔染宣纸又或纸沾砚墨。但自古以来,千余年的文房气息,从未忽略任何一样小器,文人雅士之风骨,全然沁润在每件文具的纹理之中,留与今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