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墓中出土一件青铜器,造型奇特,证实古时使用残疾人的记载
中国古代的建筑神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建筑风俗,有关建筑之神的信仰。
建筑神因对建筑物的崇拜而起,如果建筑倒塌或失守,古人便认为是神灵不高兴所致,哪一方面没有供奉好,要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

建筑神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最受尊重,时人热衷信奉建筑神,尤以商代人最为推崇。现代考古中发现,在河南安阳殷都房址下、城址中,都能发现奠基牲,面且数量惊人,活人被杀祭时的形态仍能观察到,十分恐怖。
在中国建筑神中,门神信仰在过去是最普遍的,至今尚存。门神是从建筑神中的衍生出的一种世俗神,一直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如《吴越春秋》记载,阖闾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建城筑郭,设立了“蛇门”,蛇便成为门神的化身。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现在人们在过农历新年时,仍要在门上贴门神、对联什么的,就是建筑神信仰之遗俗。
门神的出现,可能与门卫制度的诞生有关。
在夏代有用残疾人——刖者守门的现象。“刖”,是断足之刑,为先秦时间流行的酷刑中的一种。被砍掉了脚的人干什么?负责看门。《吕氏春秋·音初》便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

据《周礼·秋官·掌戮》,周代规定,“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这意思是,被面上刺字、挖掉鼻子、砍掉脚掌的三种犯人,都要去看门,不同的是,要守不同的门,如刖者在周代看守动物园门。
这在现代考古中多有多发现。

1989年在山西闻喜县上郭村一座周代并不起眼的古墓中,发现了一件国宝级青铜器,专家后来称这件宝物为“刖人守囿”车,此器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发现“刖人守囿”车的墓,一棺一椁,墓壁坍塌,人骨架已经朽尽。在对墓内随葬品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一辆倒扣在棺内的小铜车。

出土时,车上的一只小鸟和一个轮子已经掉下来了,但仍能看出这是一件精巧的青铜厢式小车。
与众不同的是,车厢周身装饰的各种伏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装饰了猴、虎、鸟等20多个动物形象。车箱四角有四只回首左顾右盼的熊罴,两侧中部卧伏一对小虎,车厢帮上还装饰有两对振翅欲飞的小鸟。
车上共有六个轮子,前有两只卧伏的虎,抱着四个小车轮,车身后部还有一对大轮子。这反映当时人们的动物崇拜现象。

更重要的发现是,车门左侧嵌着一个失去左脚的守门者,左手拄着一条拐杖,门闩从其右臂腋下穿过。专家考古分析后认为,少了一只脚的人受过“刖刑”,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刖者守门”形象。
在商代的建筑物中,用人牲时,便出现了断足祭祀建筑神的现象。甚至在1971年发掘的殷墟后岗一座三期贵族墓中,在二层平台上也发现了人牲被砍掉一只脚的“守墓人”,推测是“刖者守门”在墓牲中的翻版。

祭祀门神,除了包括人、狗在内的动物牲,有时还用特殊的有避邪功效的植物插于门户上之,达到驱鬼神的目的,民间在门上插桃枝的风俗,就是这么回事情。
因为刖者有守门的传说,所以他们也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门神”形象,只是民间贴的门神形象变得高大全。

发展到后来,门神形象丰富了。
一般有三种形象,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等;祈福门神为福、禄、寿三星。
新发现 | 泉州考古发现了什么?考古解读,助力申遗
作者:梁源傅恩凤等骄傲!就在今天中国又多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就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城建于沿海平原,泉州海域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地带,海岸线绵延曲折,多处天然深水良港,航运条件优越。历经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等时期,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24:23000073年发现包拯墓 用金丝楠木制作棺材 离奇被钉8枚锁魂环
包拯墓的发现与金丝楠棺材被钉八枚锁魂环的故事,使得这位历史上的清官包青天的形象更加神秘与吸引人。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忠良之臣,因其廉洁清正、不慕权贵的品德受到百姓爱戴。直到1973年,包拯的墓葬才被发掘,人们对他的真实墓葬一直众说纷纭。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44:160000盗墓贼要气疯!挖了19米盗洞,差5厘米打通墓室时,考古队来了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具有非凡的价值。毋庸置疑,我国历朝历代都有专属于本朝代的优秀文明成果,并且被作为陪葬品埋在墓地里,就变成了各朝代的文物宝藏,文物价格不菲,因此越来越多的盗墓贼也相伴而生,他们以盗墓为业,获取了很多财富,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下面介绍的一位盗墓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挖出了19米的盗洞,差5厘米就打通墓室了,但最后却没有盗取成功,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05:570000巨型蜥脚龙:江山龙 体长22米(是浙江最大的恐龙化石)
江山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目前浙江省发现的最大型的恐龙,体长可达22米,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浙江省江山市发掘的,保存的非常好,化石的完整度也达到了90%以上,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巨龙科的化石。江山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3:020001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霍金猜测秦始皇活着,纯属谣言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挖掘难度太大,怕强行挖掘损害文物。尽管如此,专家们对秦始皇陵墓的探索一直在继续的,据说不久前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这一发现令人震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一、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5: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