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在过去葬礼上的表现,男女合葬有一条基本规矩,武则天曾破例
性别,在传统葬礼中的反映——以女性为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年龄与葬礼的关系(见《过去民间最在意这个年龄,不到这岁数不能置办寿材,不能称寿终》一文),这篇文章来说说性别在葬礼中的表现和讲究。

对于男女的社会角色,中国人至今认为“男女有别”,当然这不是生理上的不同,而是社会分工和地位的不同。这在过去的葬礼,表现得特别清楚,讲究“卑不动尊”、“男左女右”——这是男女合葬的一条基本原则和规矩,至今存在。
意思是,如果夫妻一方中丈夫先死,将来妻子死后不能随便打开墓穴。而合葬时,女的棺材要置放于男棺的右侧,因为左为上,是尊位。
葬礼中,即使贵为皇后,也处于“卑”的位置上。如果皇帝先死,那后死的皇后便没有机会同穴合葬了,帝陵地宫不能再打开——虽然也有后死皇后合葬的例子,但不多,并不是通行做法。比如武则天是后死的,坚持要与丈夫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作为儿子的唐中宗李显,不顾礼臣反对,破例满足了母后临终意愿。

顺便说一下,武则天为什么坚持要与李治合葬?有的称武则天对李治一往情深,“生前同室,死后同穴”。更重要的是,她曾篡夺李唐江山,立“大周”国,最后去国去号,合葬表明自己还是李家媳妇,是归顺的表示。
如果从阴谋论角度分析武则天要求合葬,就不是这样了。武则天如果单独下葬,而不是选择与李治合葬,她的陵墓很可能日后被扒了,包括其亲生的儿子和女儿在内,她生前杀了很多李姓后人和反对她的大臣。如果选择与李治合葬,李姓后人和其他有仇家,则不敢妄动!

不管武则天死后要求与李治合葬,是否有阴谋,这是特例是可以肯定的。
在儒家看来,女人对男人而言是“生为悬,死不解”,即所谓“既嫁从夫”,民间说得更形象,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
在过去,出嫁后的女人得为男人守贞,即便死,都不能让别的男人碰。为了守贞,甚至可以去死。 《明史·列女传》记载了一个“烈女”,姓徐,被恶少抢走欲行奸淫,此女子乘夜深人静之时投池自尽,打捞上来发现,“衣上下缝纫不见寸体”。

《礼记·丧大记》有这这么一说,叫“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什么意思?就是死时不能让男人托着肢体咽气。明朝时,今安陆有一姓陈女人,早年守寡,也没孩子,后来回娘家,长达30年坐卧小楼,从不出来。临死时嘱婢女:“吾死,慎勿以男子舁我”,意思是,死后不要让男人将她的尸体抬下去。
家人没有听她的话,让男人上楼,结果已咽气的陈女忽然坐了起来:“始我何言,而今若辈至此!”把大家吓了一跳,男人都下楼后,陈女才闭上眼睛!
此事见于《明史·列女传》。同传还有一孙姓烈女,丈夫死后自缢殉葬。临死前在衣带上写了8个字:“男毋附尸,女毋启衣”——坚守“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礼数。

上述是葬礼中的第一道程序——“初终”礼俗中的女性要求。
在葬礼最核心程序之一 ——“合葬”上,对女亡人讲究最多。
女人生前因嫁人才有了家,死后也是“因夫以成”,得“就阳”。夫妻合葬风俗,在先秦周朝就出现了,《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大车》诗,其中有一句:“榖则异室,死则同穴。”意思是,生前活着不能在一室,希望死后埋在一个坑,就是当时合葬风俗在文学作品上的反映。

这是女子对男子说的爱情表白,怕男子不信,又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意思是,如果我说的话你不相信,就让太阳来作证吧。
后来夫妻合葬,便成了葬礼中流行风俗。
东汉献帝年间发生的一桩婚姻悲剧,情投意合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后双双自杀。此即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说的故事。死后,“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为了与丈夫合葬,有的妻子甚至为丈夫葬殉。有的地方还有“停棺妻室”的葬俗,如在浙江原平阳(包括今苍南一部分)境内,过去就有这种现象。
在过去的平阳,夫妻双方中如女的先死,可以抬出埋葬。但如果的先死,麻烦就大了,得把棺材暂厝在家里,待若干年后女的也死了,再一起抬出合葬。有的女人因为早早丧夫,一等就是几十年,终日与亡夫尸骨相伴。

有的将亡夫的棺材放在妻子的床铺上。由于这些人家大都条件不好,所用的棺材板很薄,俗称“薄皮棺”,因为尸体腐烂,血水外渗,臭不可闻。不少女的因此而染疾死亡,胆小的则被吓出精神病。
为什么会有“停棺妻室”这种风俗?还是男女不平等在葬礼中的反映——在过去不少地方,男丧偶可以再娶,但女丧夫不许改嫁,所以,要让死去的丈夫“在身边”管着还活着的妻子。幸好,这种风俗现在已没有了。

合葬是对有夫之妇葬礼的要求,如果未婚女子怎么办?一般也要合葬——找一个认识或不识的未婚男子,埋在一起。这叫找“嫁殇”,俗称“找鬼婿”、“结阴亲”,一般都称“冥婚”。
冥婚,这是一种陋俗,在先秦时已出现。如果男女生前为意中情人,便真的实现了“生则异室,死则同穴”心愿。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啊,“死则同穴”并非都是男女生前爱情的追求,而是一种丧葬陋俗的需要,所以并不为官方提倡。据《周礼·地官》,“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但有禁不止,至今都偶有此现象。
女人是男人的附属这种陈旧观念,在现代葬礼中的反映仍有,但已不再那么明显——葬礼中,男女也应该平等!

大象的祖先剑棱齿象,出现于1000多万年前(牙长达3-4米)
对于大象,大家都不陌生,动物园就能看到,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不过大家知道吗?其实大象的祖先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通过一发现的化石,专家发现了大象祖先之一——剑棱齿象,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大象的祖先,剑棱齿象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03:470001重庆北滨路发现一汉代古墓 部分文物已出土
重庆北滨路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据报道,该墓穴被发现是在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而该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保护。该墓穴被发现后引起了文物保护专家的关注,经勘察确定为汉代崖墓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已经出土部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9:450000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一座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扁鹊仓公列传》在以前的语文课本上存在这样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不过后来在某次教科书编写中,这篇文章便被国家教育局删掉了。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43:590001“驰援”山西古建!为文物灾后修缮设立国家专项工程|两会 . 声音
古建GUJIAN山西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我们如何去保护她?去年国庆节期间,山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损害。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独家披露了一批因降雨而出现险情的古建现状,引起极大反响。▼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一时间,山西古建筑尤其是低等级古建的安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58: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