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墓被发现?曾被盗墓贼光顾,已出土金器
原题:东吴景帝孙休陵墓葬地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安徽当涂姑孰工业园内,发现一座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大墓,考古已进行多日。墓葬规模超过以前发现的东吴大将朱然墓,分析推测,此墓很可能是三国时期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景帝的陵墓。

图:新发现的安徽当涂疑似孙休墓发掘现场
而考古界发现疑似孙体墓已不只此一座,如在江苏南京江宁、安徽马鞍山雨山区,都曾发现疑似孙体墓。孙休之墓到底在哪?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发现的东吴大墓的墓室用砖砌造,由南至北依次为甬道、前室、后室,东西分别有耳室。从外部测量,南北总长44米,东西宽30 多米,“四隅券进式”穹降顶。墓葬规模超朱然墓,可见当涂东吴大墓墓主身份不一般。
但此墓已被盗墓贼光顾过,在前室墓门明显有盗洞,前室底端四角分别镶砌石雕牛头。从发掘进度看,东北角的石雕牛头尚存,只是牛角不翼而飞,东南、西北角的已被盗走,只留下牛头颈痕,西南角尚未发掘到牛头土层深度。后室、耳室尚未发掘,但后室顶部已有明显盗洞。该墓虽经盗掘,但仍有文物出土,其中已发现金器。
该墓墓葬规模明显超过朱然墓,但墓主身份目前还不能确认,尚待进一步发掘考证,可以确认的是,这是一座距今1700 多年的东吴大墓。发掘尚在进行中,整个发掘工作计划于6 月份结束。

图:东吴大将朱然墓入口

图:南京江宁发现的疑似孙休墓旁边附葬墓,造墓风格与朱然墓很接近
这座东吴大墓的墓主会是谁?有人推测,或是吴国第三任皇帝景帝孙休陵墓。过去当年民间曾流传“上有天子坟,下有娘娘庙,中有百步塘”,这座东吴大墓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天子坟”。明嘉靖《太平府志》这样记载:“吴景陵,县东,地名洞阳。”但到民国年间,吴景陵已失考,民国版《太平府志》称:“三国吴帝陵,《旧志》载在洞阳,地无考。”
“天子坟”主认到底是谁,目前难定,那先来说说孙休其人吧。
孙休是以琅玡邪王的身份,于公元258年被孙綝推上龙椅的,时已23岁,是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景帝”。
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太元二年(公元252年)18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居于虎林(今安徽省贵池)。孙权病逝后孙亮继位,诸葛恪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将孙休迁居至丹阳郡,就近监视。后又迁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卷四十八),孙休在会稽住数年,有一次梦见自己乘龙飞上天,却又不见龙尾,孙休觉得很怪异。不久,即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权臣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回京。原来,孙休这梦竟然是要做真龙天子的吉兆,当然这可能是孙休当皇帝后一种附会的说法。

图:孙休当皇帝(现代影视)

图:迎立琅邪王孙休场面(现代影视)
孙休虽然想当皇帝,但在孙綝真让他皇袍加身时,却推让再三,方接受。
比起被废的弟弟孙亮,孙休在主政手段上显然成熟了很多。首先加封自己的“推手”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其弟孙恩也被加官进爵,提拔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同时不忘笼络身边旧臣亲属,封旧部张布为辅义将军,封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侯。
做完这一切后,孙休开始剪除权臣了。时孙綝比诸葛恪还霸道,欲废帝自立。孙休担心自己成为孙亮第二,果断行动,下决心干掉孙琳。他表面对孙綝十分尊重、放心,暗地里却私授左将军张布、郗乡侯丁奉等人作好准备。在当皇帝的当年12月,借百官朝贺、公卿升殿之际,就在殿堂上,由张布对孙綝执行逮捕,当日处斩,把孙綝一伙势力全部镇压。
孙休也够狠的,还扒开孙峻的坟墓,对其施以“尸刑”。同时为被孙峻迫害死的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原来受孙权遗诏的顾命大臣们平反,也替孙亮出了口恶气。
在孙吴四位皇帝中,孙休还是希望有一番作为的。在位7年间,孙休颁布了有利于民生的制度,在中军督张布、濮阳兴等辅政下,吴国暂时安定繁荣。

图:孙綝(左)挟持景帝孙休(现代影视)
孙休胸有壮志,正当大展鸿图时,30岁的壮年皇帝却突然病了。孙休死于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七月,同年十二月,葬于定陵。
吴国帝王陵中,真正生前定下的,有名有号的,以帝王礼安葬的,只有两座,一座是开国皇帝孙权的蒋陵,另一座便是孙休的定陵。
比起蒋陵来,定陵的陵址更是成谜。其具体位置有争议,且历来说法不一。
结合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葬于南京旧城南25里处,张生三主编的《中华帝陵》一书即持此说;一说是现在正在发掘的安徽省涂县围屏乡境内的“天子坟”,《建康实录》便称,孙休葬在“当涂县东二十五里”;还有一说是已考古发掘的,位于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境内的“宋山大墓”。另据清人沈涛《道古堂外集·三国志补注》,清顺治年间,在海宁县邵湾山当地人挖地里挖出民一墓大墓,旁立石碑,称是孙体墓。

图:南京江宁东吴大墓(已考古发掘)
宋山大墓规模很大,比早两年发现的吴国功臣朱然墓,大了近一倍,不是一般人家能造的。由于早期被盗严重,没有出土能直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但发现了有璃龙纹大方砖,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纹案,所以,当时考古界倾向于墓主是孙休的推论(详细内容倪方六《三国大墓》)。
而目前当涂发现的这座“天子坟”主人到底是谁,也尚无定论,要待整个考古工作结束再议,希望能有墓主身份的文物出土。如果孙休墓最后能被确定,可以解决许多历史谜团。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我国龙脉上葬了3个人,他们的陵墓至今未被挖掘,他们是谁呢?
中国人一直尊重自然规律,从古至今,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是遵循着自然之道。而在农事活动中,人们总是先看黄历,查阴阳,以此来选择最合适的时机。除此之外,在搬家、动土、祭祖等活动中,也都会遵循这样的传统。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8:59:050000男子查古籍找到古墓群 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偷盗文物)
盗墓贼在古墓上种庄家掩盖罪行。在2009年,我国湖北的一个警方就在当地抓获了一个古墓盗窃的盗墓贼,除此之外还抓获了其余的几个同伙,在他们的根据地一共找到了160多件还没有被出手的文物,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他们根据一个考古队留下来的线索,从而锁定了一个古墓的位置。锁定古墓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8:170003叶润清: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内在机制和演进路径的重要切口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国家文物局设立的“考古中国”系列课题之一——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是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重大问题的重要切口。01良渚古国文明是中华早期区域文明的典型代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14:210000盗墓贼寻找2000年的古墓被民工无意挖到 出土2件绝世珍宝
在我国的某个偏远山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墓,据传说这座古墓是一位古代皇帝的陵墓。这个传说引起了很多盗墓贼的兴趣,他们一直在寻找这座古墓的下落,但是一直没有任何收获。直到某一天,一群盗墓贼得到了一份神秘的古图纸,上面标明了这座古墓的位置和具体构造,他们决定动身前往探险。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51: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