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
昨儿总结回顾了河北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虽然京津冀相互之间差距巨大,但是终究人家京津冀是一体的,说了河北怎能少了北京和天津,遗憾的是天津和澳门、台湾成为少有的几个没有获十大考古的省市,而北京凭借够大的地盘,我国四大古都的历史底蕴还是有三项入选。
北京作为都城始于金中都,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遗迹大多无存,在右安门外发现的水关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营造结构的建筑遗存。所谓水关指的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水关的发现明确了金中都城水系东流过龙津桥后,其中一支向南的走向和经南城墙入护城河的确切地点。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建造年代约在公元1151年左右。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都水关遗址跨城墙而建,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现存的遗址主要有水涵洞地面铺石、两侧的残余石壁、进水口的“摆手”即城墙夯土等。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为止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为金中都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延庆大庄矿冶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水泉沟、铁炉村、汉家川、慈母川等地。矿冶遗址开采矿石的矿洞遗迹分布在半山坡范围内;考古发现保存相对完整的冶铁炉10座;发现生活及作坊遗址3处;作坊遗址区发现道路和车辙遗迹;生活遗址中的房屋坐北朝南,由院门、院墙、正房、东西厢房等组成,房屋内设有火炕。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炉内结构完好,鼓风口清晰可见。发掘所揭示的炉型结构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其形制和大小符合黄河中下游地区汉代县城的规制。过去对汉代的都城遗址做了长期的工作,而对汉代县城遗址则做得很少,遗址除发现大量汉代遗物外,还发现有少量的战国燕文化的遗物。该遗址的发掘对探索汉代中央朝廷对北方幽燕地区基层社会的主要框架、管理机制和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价值。当然这些只是学术层面的套话,关键是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对路县故城遗址建议实施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长期进行考古工作,以了解汉代县城的功能布局,城市制度。用城市考古的理念和方法,全面勘探,重点发掘,实施多学科协作,全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保留一片绿地,惠及人民大众。现在北京市政府已决定调整规划,整体保护路县故城遗址,这是“制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好事。

说到北京考古想起前段日子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披露“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处级。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该所月平均工资为8420.01元,减去扣除项,实发数更低。以该所1981年出生的某位博士研究生的工资为例,其职称为副研究馆员,每月核定工资为7844.08元,扣除险、金等后实际到手合计5219.31元,这样的薪资水平,与北京市同级别的科研单位、高校的同等资历科研人员薪资差别巨大。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各级考古事业单位中较为普遍。”想想在京城那种地方,以这样的收入还有三项入选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要是我是不是为了生活是不是也得找时间去开下滴滴,当下美团小哥呢?
卢迎红;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考览》,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延庆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水泉沟冶铁遗址》,《考古》,2018年第6期。
刘可钦:《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名片”——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17年2月28日。
裴学松:石峁文化墓葬初探
近年来,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的遗址中陆续发现了一些石峁文化墓葬,尤其是府谷寨山遗址庙墕墓地的发掘,使系统研究石峁文化墓葬成为了可能。本文系统梳理了石峁文化墓葬的资料,并对墓葬其进行了分类,进而分析了石峁文化墓葬殉葬女性、随葬猪下颌骨及墓地祭祀等葬俗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0:160000陈胜前:文明的根源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280000郭立新:如何做一个历史侦探?
各位学员、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聚首于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一起探讨中国文明的源头,交流各自的看法。今年正逢疫情时,所以我们选择了在线举办,大家云上相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云端见,已然成为我们沟通和交流的常态。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17:270000八国联军掳走的大明永乐剑 如今却成为英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我要新鲜事2023-08-15 20:21:02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昌鄂城东吴墓
三国时代东吴墓葬。分布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鄂州市鄂城区。其年代范围自吴孙权黄武年间迄吴末(222~280)。武昌吴墓多分布于任家湾、钵于山、河坡山、莲溪寺等处,鄂城吴墓分布在西山的南麓和东北麓以至樊口一带。鄂城是孙权称吴王时的都城,于221年改名武昌。其后东吴定都建业(现南京),仍以武昌为西都,后主孙皓曾一度迁都武昌。武昌吴墓和鄂城吴墓的发掘分别始于1953年和1956年,迄今已清理了百余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6: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