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古发现多份古人离婚证书,写得太好了,连马伊琍都跟着学
古人离婚的说辞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受关注的原因,我想大家并不都对八卦有兴趣,而是他们结束婚姻的说辞。
他们通过微博公布了缘尽的消息——

马伊俐说:“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
文章说:“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
联想到女主之前的名言——“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可以看出,这种结束姻缘的表达方式相当有水平,大有中国古人风范。
说到古人离婚,不少网友可能更多会想到“七出”与“一纸休书”。其实古人,特别是有身份的古人,他们结束婚姻的方式是很有温度的,讲究好聚好散——不做夫妻,还是亲人。

中国早期最有名的夫妻缘尽后的说辞,见于《礼记·杂记》,原文抄录如下——
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使某也敢告于侍者。”
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敢不敬须以俟命?
这是先秦时离婚程序,也是离婚规范,是正确选择。那时的古人离婚讲究体面和程序正确,上述是大夫和土阶层离婚的说辞,丈夫派人到女方家,说:“某不敏,不能与妻子共同祀奉祖宗,派我前来向侍者报告。“女方家那边则回复说:“女儿不肖,不敢避免责罚。既已如此,敬奉贵主人之命,养于家中,以俟后命。”

这么说后,丈夫派去的人退出回来。到此,离婚程序就走完了。
从上面可以看,先秦时离婚是很顾面子的,夫妻双方并不会指责对方的不是,而是说自己有问题,检讨自己的婚姻行为,即便是国君离婚也是这么样。而且,会将当初妻子嫁资什么的,如数送还。
中国古人如此离婚境界,是不是很高尚!
唐朝离婚开始使用“离婚证书”。
这种离婚证书俗称“放妻书”,由丈夫及男女双方家长、邻居签字,邻居是以证人身份出现的——不需要妻子签字,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不平等,被离婚。

如果是妻子主动请求离婚,除了书面证明外,还要呈请州县司发给公牍,这才可以离婚改家,古称“索书求离”。
离婚证书宋朝时称为“离书”,元朝时叫做“休书”,因为时称离婚为“休妻”,一直到清朝,都是这样叫法。
现代的离婚证是两本,男女各持一本,但在古代,离婚证书只有一份,给女方的,男人没有,也不需要,因为离婚是男人的自由和权利。

古人离婚证书什么样?内容比现代离婚证丰富,更讲究,实际相当于现代的离婚协议,包括财产、嫁妆归还问题,都写得很清楚,执行起来很方便。
古人的离婚证书用词有一种的格式,往往写得很抒情,感人,不是冷冰冰的感觉。内容体现双方虽然离婚,不再生活在一起,还是希望对方幸福,有好的归宿,找到幸福。甘肃敦煌莫高窟考古发现了一大批唐朝书档案,其有多份是唐人离婚证书——《放妻书》,行文间透露出了古人平和、友好的离婚心态。抄录一份如下:

《某专甲谨立放妻子书》
盖说夫妻之缘,恩深义重,谈论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婚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X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原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X年X日谨立除书
上述《放妻书》并不是名人、有身份者的离婚协议,而是普通人的离婚证书。书写者不一定是离婚者本人,应该是专门写这类东西的文化人。

整个离婚证书内容不长,中心意思就是现代男女喜欢说的——既然之前的选择是一个错,互相折磨,给双方带来痛苦,还不如放手。
所以,行文情深意长,情真意切!
男方显得非常绅士和大度,希望离婚后的她能好好地生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放下以前的恩恩怨怨,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
看了这份唐人离婚协议,再看看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微博,网友会发现什么?原来他们抄了人家的离婚协议用词!不只如此,从表达方式来看,还学了唐人的离婚创意!当然当然,可能是他们的助理替的功劳!


还有一份《放妻书》更有文采,只是一般人看的少,现在附于文末,供要以后想体面离婚的夫妻参考:
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合同牢之乐; 夫妻相对,恰如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共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X(仇),作为后代憎嫉,缘业不还,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X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之后,更选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恐舍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X年X月X日X乡百姓X甲放妻书一道。

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
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3:500000古代为需要帮助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一种特别服务,值得老龄社会借鉴
古代的“人民医院”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人,特别是老人面临好多问题,突出之一就是“看不起病”、“老有所‘医’太难”,虽然药品进口关税减了。在古代,也面临这类问题。那么,古代是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养老,“老有所医”问题的?我曾在报纸专栏中专门谈过此问题,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这事。建立免费或廉价的公众医疗机构,应该是最理想的医疗模式,古人最早就此进行了尝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55:440000杨国荣|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到傅斯年
20世纪初是科学高歌行进的时代。五四时期的科学呐喊,尔后的科玄论战,使科学在人生与文化领域展示了其普遍的涵盖意义。随着科学领地的日渐扩进,具体的学术与知识领域也往往经历了一个科学化的进程;从史学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趋向。一、存疑原则与古史解构0004知识贴:明代公务员服饰的各类款式
我们常看的古装戏里有很多男女的服饰,而这几年但凡受到好评的古装剧,那么这个剧的人物服装一般是相当讲究的,力求在不是现在审美的要求下尽量地贴合古代实情实景。而在中国古代服饰中,明代服饰可谓是汉服的巅峰,现在很多网红秀汉服装建议去看看明代的服饰。前几天更新了两篇文章,具体讲述了明代的官方服饰。参考: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520000成都工地找到合葬墓 墓里居然是两个男人(合葬墓穴)
工地发现的合葬墓穴是两个关系好的太监。2014年,成都地铁施工中发现了一座南南合葬墓,打开棺材发现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这在礼法森严的古代有被长伦的墓葬方式让在场的专家大为震撼。而且这种死后同葬在一个棺材里的,即使是夫妻都很少见,何况这种两个大男人埋在一起的更是闻所未闻。墓葬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12-02 11:15: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