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古发现多份古人离婚证书,写得太好了,连马伊琍都跟着学
古人离婚的说辞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受关注的原因,我想大家并不都对八卦有兴趣,而是他们结束婚姻的说辞。
他们通过微博公布了缘尽的消息——

马伊俐说:“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
文章说:“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
联想到女主之前的名言——“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可以看出,这种结束姻缘的表达方式相当有水平,大有中国古人风范。
说到古人离婚,不少网友可能更多会想到“七出”与“一纸休书”。其实古人,特别是有身份的古人,他们结束婚姻的方式是很有温度的,讲究好聚好散——不做夫妻,还是亲人。

中国早期最有名的夫妻缘尽后的说辞,见于《礼记·杂记》,原文抄录如下——
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使某也敢告于侍者。”
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敢不敬须以俟命?
这是先秦时离婚程序,也是离婚规范,是正确选择。那时的古人离婚讲究体面和程序正确,上述是大夫和土阶层离婚的说辞,丈夫派人到女方家,说:“某不敏,不能与妻子共同祀奉祖宗,派我前来向侍者报告。“女方家那边则回复说:“女儿不肖,不敢避免责罚。既已如此,敬奉贵主人之命,养于家中,以俟后命。”

这么说后,丈夫派去的人退出回来。到此,离婚程序就走完了。
从上面可以看,先秦时离婚是很顾面子的,夫妻双方并不会指责对方的不是,而是说自己有问题,检讨自己的婚姻行为,即便是国君离婚也是这么样。而且,会将当初妻子嫁资什么的,如数送还。
中国古人如此离婚境界,是不是很高尚!
唐朝离婚开始使用“离婚证书”。
这种离婚证书俗称“放妻书”,由丈夫及男女双方家长、邻居签字,邻居是以证人身份出现的——不需要妻子签字,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不平等,被离婚。

如果是妻子主动请求离婚,除了书面证明外,还要呈请州县司发给公牍,这才可以离婚改家,古称“索书求离”。
离婚证书宋朝时称为“离书”,元朝时叫做“休书”,因为时称离婚为“休妻”,一直到清朝,都是这样叫法。
现代的离婚证是两本,男女各持一本,但在古代,离婚证书只有一份,给女方的,男人没有,也不需要,因为离婚是男人的自由和权利。

古人离婚证书什么样?内容比现代离婚证丰富,更讲究,实际相当于现代的离婚协议,包括财产、嫁妆归还问题,都写得很清楚,执行起来很方便。
古人的离婚证书用词有一种的格式,往往写得很抒情,感人,不是冷冰冰的感觉。内容体现双方虽然离婚,不再生活在一起,还是希望对方幸福,有好的归宿,找到幸福。甘肃敦煌莫高窟考古发现了一大批唐朝书档案,其有多份是唐人离婚证书——《放妻书》,行文间透露出了古人平和、友好的离婚心态。抄录一份如下:

《某专甲谨立放妻子书》
盖说夫妻之缘,恩深义重,谈论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婚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X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原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X年X日谨立除书
上述《放妻书》并不是名人、有身份者的离婚协议,而是普通人的离婚证书。书写者不一定是离婚者本人,应该是专门写这类东西的文化人。

整个离婚证书内容不长,中心意思就是现代男女喜欢说的——既然之前的选择是一个错,互相折磨,给双方带来痛苦,还不如放手。
所以,行文情深意长,情真意切!
男方显得非常绅士和大度,希望离婚后的她能好好地生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放下以前的恩恩怨怨,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
看了这份唐人离婚协议,再看看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微博,网友会发现什么?原来他们抄了人家的离婚协议用词!不只如此,从表达方式来看,还学了唐人的离婚创意!当然当然,可能是他们的助理替的功劳!


还有一份《放妻书》更有文采,只是一般人看的少,现在附于文末,供要以后想体面离婚的夫妻参考:
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合同牢之乐; 夫妻相对,恰如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共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X(仇),作为后代憎嫉,缘业不还,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X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之后,更选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恐舍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X年X月X日X乡百姓X甲放妻书一道。

关于中国考古学,我回复了一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
刚刚回复了一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特摘录如下:君子九思1976评论了我的文章既然是交流我就说几点:1.考古界中是不是专业人士或者国家科普都会直接说这早期那晚期,好像是和癌症病症有什么关联是的,就不能把年份直接标明出来吗?那怕在图表中标明一下就不行吗?2.考古界为什么总是把一些关键的概念搞混淆?人类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青铜时代,有的只是铜合金冶炼时期。0000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2
二、唐代政府所设置的牧马地区自来立国者都重视整饰军备,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其意义就在于此。整饰军备必然要注意马匹的来源和饲养。晋平公曾经自诩说:“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其中之一就是多马[2]。0000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4:290000满洲龙:中国出土的首批恐龙化石(埋葬于黑龙江沿岸)
满洲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9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8米,主要以各种蕨类植物、松柏类为食,长有扁平的喙状吻部,内部长有数百颗密集细小的牙齿。满洲龙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批恐龙化石。满洲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3:330000韩国河:究古代陵寝之道,结精力弥满之实
古代墓葬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自然是古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其中,中国古代帝王墓葬——陵墓,作为政治集权和礼仪规范的重要载体,更是古代丧葬礼制研究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国古代陵墓及其相关制度反映的不同时代政治背景、思想文化、宗教观念乃至礼仪化的行为方式,对认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趋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