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生活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一种最佳睡姿,最忌讳“挺尸”睡
睡觉时身体倾向哪侧?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夜里赶稿子,睡眠不好。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聊聊古人的睡觉问题。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谈了古人晚上的休息时间(见《中国古人长期执行最佳“上床”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此“睡律”科学》一文),认为“晚睡伤身”。为了保证睡眠质量,睡个好觉,古人对睡姿也进行了研究。

古人对睡姿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能错睡,否则对健康不利。在前面的文章,我说了宋朝人很会睡觉,这并非戏言,宋朝人还总出了最佳睡觉姿势。
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是当时福建学术界领袖,也是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便总结出了22字《睡诀》——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睡侧而屈”,即古人所说的“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中的“卧如弓”。

人类睡觉的姿势主要有仰卧、俯卧、侧卧三种。这三种姿势哪种好?古人有7字评价——“侧龙卧虎仰瘫尸”。
从古人笔记来看,古人不太喜欢“仰卧”,忌讳“仰瘫尸”。中国儒家圣人孔子便十分反感这种睡姿,他在《论语·乡党》中有这样的说法——“寝不尸,居不容。”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睡觉不要像死尸那样仰身直躺,居家时不要太严肃。可能受此观点的影响,古人睡觉的姿势最忌讳“挺尸”,民间俗称“挺尸”为睡大觉,就是死人躺。

“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古人为什么认为侧卧好?唐朝医学家、养生家,有“医圣”之称的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是这样说的:“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这一观点为中国道家所崇尚,《道藏·混元经》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

托名陈抟的《希夷安睡诀》具体说了这种侧卧方法:“左侧卧,则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
按照这种方法睡觉,身体呈半月状,正好是“卧如弓”。《希夷安睡诀》就是过去的“睡经”,古人视之为良方,故美言为“睡方”。南宋诗人陆游《午梦》诗即称:“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古人认为侧卧好,但向哪方向侧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人以向右侧为佳,佛教徒称这是“吉祥睡”。
去过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网友都应该知道,那里有两个洞窟是涅槃窟,分别是148号窟和158号窟,里面有两个大睡佛,148窟睡佛身长14.8米,158窟睡佛身长15.8米,到了跟前参观令人吃惊。

细心的网友应该看出来,这两个大睡佛就是向右侧卧的吉祥睡。其实不只敦煌的睡佛,在国内别的地方,如张掖的睡佛,都是这个睡姿。
这种“吉祥睡法”有无道理?已为现代医学证明是科学的合理的。从生理解剖来看,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向右卧心脏位置会向右;肝脏则位于右胁部,胃肠的开口也全在右侧,这种姿势可减轻心脏压力。

“吉祥睡”特别适当于老年人。清朝养生家曹廷栋《老老恒言》“安寝”条即称,“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宜舒脾气。”
但是,虽然古人强调“屈卧”,但伸直腿睡觉也并非没有好处。
古人的经验之谈是,如果冬天伸腿睡觉,全身很容易暖和,而缩作一团,越缩越冷,此即清阮葵生《茶余客话》中所谓,“冬日伸足卧,则一身俱暖”。

图兰角龙:已知最早的角龙科动物(长7米/90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其中就有不少大型、巨型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图兰角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图兰角龙基本资料图兰角龙是一种亚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与胄甲龙、腱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75位,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图兰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21:560000原颚龟:最古老的龟类动物(长6米/龟甲长满尖刺)
原颚龟是一种龟鳖目动物,属于龟类动物中最古老的动物,外形和现代的乌龟非常像,在鼻骨上方长有牙齿,体型庞大,嘴巴呈现角质喙,但头部无法缩回龟壳内部,第一批原颚龟的化石是在德国发现的,当然在泰国北部也有发现。原颚龟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44:470001观展: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
木乃伊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世人产生诸多疑问和好奇。对于埃及人来说,来世非常重要。为了死后的永生,为了能够在来世活得更好,古埃及人制作了木乃伊。它们的“生命”可能已经消逝了数千年,但仍然以完好无损的“形式”存在于世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58:470005中国豆齿龙:龟蜥结合体(生活于浅水/三叠纪诞生)
中国豆齿龙是一种楯齿龙类生物,又被称为海豆蜥,属于一种水生爬行动物,诞生于2.48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是现代的蜥蜴和乌龟的结合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长有多块甲壳,尾巴极为修长,主要生活在浅水中。中国豆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35:300000新疆猎龙:新疆小型恐龙(长4.5米/距今1亿年前)
在中国,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是辽宁和新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一种叫新疆猎龙的恐龙,它就出土于新疆,一起去认识看看。新疆猎龙基本资料体型:新疆猎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食性不明,它体长2.5-4.5米,与天镇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05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09: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