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87

绝壁崖墓中棺材是咋弄上去的?有三大“秘法”,但操作细节已失传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6:282

崖洞葬三大秘法与盗墓选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聊了几篇中国南方特殊葬俗“崖洞葬”,很多网友问,洞窟大都在高高的大山峭壁上,崖边就是江水,这棺材是怎么弄上去的?有三大“秘法”,我这里简单说一下。

(棺进洞窟试验)

一是“升吊”,即通过船,将棺从水上运来,在山上或洞中,通过一种支撑杆,将棺往上拉升,吊起进洞窟。这方法适合洞窟较低的崖洞,如过高就不方便。

有的崖墓景区,曾用此法进行悬棺起吊解密试验,获得成功。

(升吊法升棺)

二是“下缒”,将棺材运到山顶,用绳子将棺材慢慢放下。放到洞口位置停下,由预先已进入洞中的人,手持器具,将棺材拖进去。这方法适合洞窟较高,又方便上山的。

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二)记载:“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余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祀祭。”这里的“自山上悬索下柩”,就是下缒。

下缒,也是现代考古人员对绝壁高处崖墓进行调查时,使用的方法。

(崖壁吊棺试验)

三是“明修栈道”,在通往洞窟的悬崖壁上开凿栈道,顺栈道将棺材送入洞中。考古人员在考察广西龙州县崖洞葬时发现,当地棉江花山崖洞葬侧边,有不少桩孔和木桩,旁边又无他建筑,那这是做什么用的?推测就是崖洞葬运棺使用。

这样的栈道遗迹,在不只一处的崖墓葬区都可以看到。

(峭壁景观栈道)

栈道是在升高和下缒均无法采用的情况下使用的,一般洞窟较大,可以葬入多棺后才会这么干,否则成本太高。

葬毕,洞窟满棺后,便会将栈道拆除,亡人在洞中就可以安息了,也符合人类“下葬为安”的丧事心理。

上述三大“秘法”仅是经过对史料的整理研究,推测出来的,毕竟真的崖洞葬谁也没有亲眼见到过。实际上,具体操作的细节早已随着崖洞葬俗的消失而失传。

(试攀崖墓)

当然,崖墓运棺方法肯定不止这三种,如洞窟比较低矮的话,可以在下面搭脚手架或是堆出高台,将棺材送入洞中。

民国人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凌云岑氏祖坟就是从山下垒土至洞口,将棺柩送进山洞的。有权势的当地头人,“殚民之力,筑土架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立岩际。”

另外,也不排除将尸体与棺材分开送入洞窟中,再收殓的可能性。

(崖墓出土独木棺)

还有网友问,葬这么高怎么扫墓祭坟?崖墓封葬后,是忌去洞窟中打扰亡灵的,祭祀都是在山脚下进行,此即《岭表纪蛮》所记载的,“每逢清明,其子孙必祭于塔下”。

还有网友问,现代有“找宝人”专门盗取崖墓中的随葬品,古代有人盗崖墓吗?当然有的。

崖墓一般处于高山峭壁之上,在古今想盗宝皆是很难的。但再难的事,难不住取宝心切、急于发财的盗墓者。

(崖墓出土古尸)

因为崖墓太高,很少有人能上去,崖墓藏宝的传说就多了起来,以致于崖墓被传成了藏宝洞,洞中那些棺材成了藏宝箱——这更诱惑了盗墓者和找宝人。

广西全州一处山上的崖墓,被传藏有诸葛亮的兵书。明人郎瑛《七修类稿·奇谑类》中“武侯兵书”条称:“广西全州山上,有武侯兵书木匣,岁或一换新板于外。予旧曾闻之未信,今大中丞顾东桥云亲见也。”

有意思的是,这种民间传说竟然连皇帝都相信了。

(云梯 黄山)

据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明世宗朱厚熜,即常说的嘉靖皇帝听说后,派遣南昌姜御史前去当地访取兵书。姜御史架起云梯,找来身强力壮的士卒攀梯而上。

进入洞中一看,根本就不是什么藏宝洞,所传收藏武侯兵书的木箱子,实是一副大棺材。

棺壁有尺把厚,黄黑色。打开棺盖后,看到内有白骨,“头颅大如车轮,两牙长一尺馀,锋利如刀”。

(现代仿制竹简)

这可是巨人头骨!也许是为了交差吧,士卒把这头颅取出,带下交给姜御史。姜御史据实奏报朝廷,并将头颅埋葬在山侧。

怪事出现了,当夜姜御史做了一个梦,说这是水神之子的头颅。考虑到姜御史是奉天子之命而来,没有害他,但会惩罚取骨者。说来也蹊跷,次日那个士兵真的死了。

姜御史害怕了,赶紧将头颅送回洞窟中棺内。

此荒诞不经的故事,其实是演绎盗崖墓。

(悬棺试验式表演)

盗崖墓,在古代似乎也一直没有断过。

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九)“武夷”条,说的也是一个盗崖墓故事。

武夷山是中国有名的崖墓群葬区之一。古时,常有人在绝壁下拾到沉香、玉块什么的。当地太守听说后心生贪念,便欲到洞中盗宝,遂找来几百人,制作云梯。

花了3年时间,云梯才搭起来。太守亲自登梯而上。但快要到山顶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眼前伸出一只大脚,脚拇指有捣衣杵那么粗,并传来很大的警告声音——“如果不快下去,马上将堕下去。”

(崖墓区观光栈道)

那只大脚已吓着太守了,再传出这诡异的警告声,太守魂都惊走了,赶紧下来。刚到地面,架子就折了。

《聊斋志异》所记都是民间传说,“武夷山太守盗崖墓”,也许是作者蒲松龄依据当时的坊间盗崖墓故事改编的,其意在劝人不要盗墓。

上述两个盗崖墓方法,都是通过搭梯而上的。墓理论上可行的,合法的“官盗”可以这么干,民盗可不能这样。再者,如果墓下山脚是陆地还方便搭架云梯,如临水根本就无法操作。事实上,崖墓大都在临江临水的绝壁上,怎么搭架子?

所以,民间盗墓者不会采访取这种“笨法”。那盗崖墓有什么聪明的办法?有,答案就在本文开头说的、将棺材弄进洞窟的“秘法”中。

不论是从山下“升吊”,还是山上“下缒”,或是“明修栈道”,都可以顺利进入绝壁上的崖墓洞中。而崖墓盗者最常用的,是下缒,现代考古人员进行崖墓调查,也是用这方法入洞。

(崖墓景区)

清朝时,秀山县(今属重庆)有处崖墓,多传说是藏书洞。盗墓时便是从山顶上入手,借绳索下滑,而成功弄出宝物的。

此事见于《酉阳直隶州志·地舆志》:“峭壁千仞,中庋红木柜……乾隆三十二年巡检郭良相悬布缒人而下,启视,见蝌蚪文数部。”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