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长期执行最佳“上床”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此“睡律”科学
古人晚上几点上床睡觉?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当下有一句流行的友情提醒——“不要熬夜”。对于不少人来说,这其实几乎是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做内容创业的,没有不熬夜的。在眼下的夏天,睡眠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品。

什么叫“睡眠”?大家天天都有这种状态,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深究过,其实,“睡”与“眠”是动物的两种静息状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睡,坐寐也。”意思是,睡是坐着一种休息方式,俗称的“打盹”、“打瞌睡”都属于“睡”。
那么,“眠”又是什么?《说文解字》在释“寐”时,又称:“寐,卧也。”这个“寐”与“卧”里都有床,这表明,身体躺下时才是“眠”,才是现代人所说的真正的睡觉。

如何睡?早在先秦时,古代中国人已总结出了一套“睡觉理论”,成为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托名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所作的《黄帝内经·素问篇》里,专门谈到了四季睡眠问题。
在《四气调神大论》一文中,对一年四季的睡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具体到眼下的夏节,要“夜卧早起”。“夜卧”就是可以迟点上床,而“早起”则次日早点起床。
这句话其实是客观规律。夏天是白天长夜间短,以夏至前后最为极端。白天长的一大问题,就是睡眠不好,黑夜来的迟,而次日天早早就亮了,想睡也睡不安稳。
虽然说《四气调神大论》中的睡眠时间安排,都是根据太阳升落现象总结出来的,是一切动物的睡眠规律,但被中医养生家当成了“宝典”,指导睡眠。其实,不指导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上床的。

到了秦汉时,人们更加重视睡觉。
从1972年开始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出土许多汉简,其中有医书《十门》,书中对熬夜,甚至不睡觉,提出了警告——“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意思是一夜不睡觉,想通过补觉来恢复,是不可能的。
那么,古人晚上一般何时开始睡觉?笼统的说法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具体说来,则是“人定”之时。
人定是什么时间?古代人将现代一天的124小时,划分为十二单位: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配之以十二地支,对应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人定之时,就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夜里21点-23点,这个就是中国古人长期执行的入睡时间,也是古人相信的最佳入睡时间。这一“睡律”否有道理?与现代研究发现得出的人类睡眠规律完全一致,真科学!
“人定 ”又称定昏 、夤夜 ,其实从表面字义也可以理解:夜已深了,是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如故事发生于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里面便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一说。
对于最晚的上床时间,古人认为,不宜过了“子时”,即夜里23点至次日凌晨1 点。
明人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中有这样的说法,“夜读书不可过子时”。古人认为,如果过了子时还在学习,人会生病,即所谓,“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

从现代的角度理解,就是熬夜读书严重透支健康。
这一说法是相当正确的。所以谢肇淛看到有的人彻夜读书,累得呕血,他觉得可笑。
对于起床时间,古人多崇尚“早起”,即便是帝王之家,也是这样。
据宋人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宋太宗赵光义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深夜就寝,五鼓而起”。而据清皇家起居注,清朝皇帝也是这个时间。
这对于臣子来说是痛苦的——要比皇帝起得更早,“朝臣代漏五更寒”,就是这种朝廷作息的反映。

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诈尸”吓司马懿后退50里,更奇是下葬方式
诸葛亮死后传奇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期,传奇的人多事多,我前面老是说刘备(见《民间发现刘备真身葬地》一文),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刘备的葬事是丞相诸葛亮操办的,中规中矩,他自己的后事则是杨仪、姜维一班他身边的蜀臣办的。据说如何办,葬哪里,要注意什么,都是诸葛亮死前卜算好的,把老对手司马懿都骗过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4:390000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普陀鹅耳枥 地球仅存一株
文化的强大,贵在当下,我们不能总拿出我们的祖先老子孔子说话,我们必须推出我们当下的大师!强大当下文化,培训界责无旁贷!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是普陀鹅耳枥,现地球上仅存一株,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它现生长在佛教圣地普陀,参观过浙江普陀庙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那就是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胸径60厘米,树冠宽12米,树皮灰色,属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30006陕西的一座古墓,历史上40万人都没有挖开,震动了整个盗墓界
在我国陕西省的咸阳市有一座古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盗墓贼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历史上有人动用了40万人都没有将这座古墓挖开,从而震动了整个盗墓界,它就是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古墓,因为历代盗墓界的人士,面对此古墓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又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24:550000河南考古:夏商周之“遗址”篇
河南是夏商周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上海博物馆选择“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作为首展,以此拉开与国内考古大省合作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序幕,用考古发现讲好中国故事,致敬中国考古百年成就。让我们以时间为线,以考古遗址串起展品,再看“宅兹中国”特展。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9:5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