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香艳爱情“却扇”典故主人墓,创造了一项考古纪录
东晋勋臣温峤的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进入正题前,先说个香艳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有个叫温峤的高官,原配去世后一直单着,他有个漂亮的堂表妹待字闺阁。当时,姑妈一家离散,姑妈带着女儿一人,找到温峤,托他给女儿找个对象。
温峤满口答应,问姑妈要找什么的女婿?说好女婿难得,像自己这样的行不行?原话是这样的:“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温峤年轻时是个帅哥,一表人才,现在又当了大官,姑妈说现在家门不顺,随便找,有口饭吃就行了,哪还敢找你这样的。

没有几天,温峤告诉姑妈说,表妹婿物色好了,虽然门第不咋地,但地位不比我差,将订婚礼物—— 一玉镜台给了姑妈。这玉镜台在今天来说,可是珍贵文物了,是温峤北征时弄到的。
结婚那天,新娘用手拨开纱扇,发现新郎就是温峤。
这就是结婚找称“却扇"一词的由来,温峤自己给自己做媒事迹也成了婚姻史上的佳话,此事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温峤是一代名将,竟然是一位情商极高的大情种。
何止是情种,温峤还中国历史是一个出名的孝子,史称其“少以孝悌称于邦族”。但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温峤选择了“忠”,表示去意已决的“绝裾”一词,就发生在温峤身上。
当年晋元帝司马睿刚在建康(南京)即帝位,温峤便去追随他,为国效力,比后来南宋时岳飞忠君报国的事迹更早,在当时更感人,而且影响了后世的岳飞!

事见《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很可惜,在42岁那年,因一次小小拔牙事故而丧命。
温峤死后葬在哪?据记载,温峤死后谥号初葬于豫章(今江西南昌)。
温峤为东晋朝廷立了赫赫战功,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危机的“王敦之乱”、“苏峻之乱”,都是他平息的。

朝廷追念温峤的功德,赐葬都城建康(今南京),在晋元帝、晋明帝二帝陵的北面(今南京下关区郭家山),给他选了一块风水宝地,重新修造了高档次的大墓。
但温峤是否真的移葬回南京,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2001年2月,南京博物馆在下关区郭家山的一次考古发掘,意外揭开了温峤墓址的历史真相。

南京发现温峤墓一事,直到当年的10月底,才在当地媒体上公开披露。当时,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为配合在这一地区的基本建设,主持了温峤墓的考古发掘。
发掘前并不知道是温峤墓,当时只称是“一座六朝时期的古墓葬”。
1980年代以来,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在城北的郭家山发掘过8座六朝时期的古墓葬,其中有几座墓被推测为王导一支家族墓葬。

温峤墓位于郭家山西端的南坡,为一附长甬道的单室砖砌墓,坐北朝南。
据发掘报告,温峤墓全长7.49米。其中甬道长3.53米,前进甬道长1.6米,后进甬道长1.4米。墓室长3.96米,宽3.75米,顶部内高3.38米,墓室顶部距地表仅1.5米。

在墓室前部,发现的一块近方形砖质墓志。墓志用隶书刻写,竖行左读,共10行104字。现录文并标点如下——
祖济南太守恭,字仲让,夫人太原郭氏。父河东太守衤詹 ,字少卿,夫人颖川陈氏,夫人清河崔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夫人高平李氏,夫人琅玡王氏,夫人庐江何氏。息放之,字弘祖。息式之,字穆祖。息女膽。息女光。

温峤葬在哪?至此真相大白,解决了历史悬疑。
温峤墓出土了丰厚的随葬品。不只如此,温峤墓的发现还创造了一项考古纪录,它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

中国文化史上最诡异的“甲骨诅咒”现象,发现第一人投井自殉之谜
殷墟甲骨——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有一种很古老的文字,与西亚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450002中国真实穿越时空的人是谁?古人采药误穿越(实为小说)
导语:近些年来有关穿越的影视剧都层出不穷,很多人看了之后不禁想问穿越时空是真的吗?虽然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切,但是有很多人都是相当相信的,在中国历史记载也有一位穿越的人,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国真实穿越时空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7:570000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纤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2米,诞生于68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带有扁平状的颈盾,但是它属于原始角龙类,所以颈盾非常短,长有鹦鹉状鸟喙嘴。纤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38:400000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随着中原地区以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日益深入,“边疆考古”成为中国考古学最具活力的学术领域之一。当面对广袤的空间及流动着的族群时,边疆考古研究的特殊性就凸显出来。考古学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相关性,成为边疆考古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中国边疆与民族政治、文化关联为基础,以边疆考古新发现与学术实践为背景,对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做一些思考。一、边疆考古与民族的相关性(一)历史视域中的边疆与民族0000非遗之声 | 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放红色文化鲜活魅力的重要作用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培育民族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合有着重要意义。重视内容创新彰显红色文化深厚底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