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葬处称“蒋陵”,因他是一代王者,为何帝王墓要称“陵”?
中国人的坟墓概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寒食清明,正是上坟时。又逢3天休假,大家正好出去走走。
坟是民间俗称,通称“墓”,民间的上坟就是就是扫墓的意思。墓是什么?就是人类死后处理自己遗体、遗物的空间,是一种丧葬风俗之产物,故考古学上多称“墓葬”。

差不多的概念还有“茔”、“丘(邱)”、“冢”、“垅(垄)”、“土”、“培”、“堬”、“垜(垛)”、“山”、“陵”、“寝”等十多种叫法。在现代人眼里,这些都是“埋死人”的地方,但在古代还是有相当大差别的。
凡掘坑穴葬,覆土填平,不植树者方叫“墓”。掘坑墓又叫“土坑墓”,这是中国丧习俗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埋葬方式,至今土葬地区仍流行。
土坑墓一般在选定墓址后,由地面向下垂直挖成竖穴,将放有遗体的葬具置于坑内之中后,重新回填土,并夯实。

早期墓坑的形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多种,早期贵族大墓都是这样。
普通人的墓坑就小多了,一般有长方形竖井式墓坑、土洞式墓坑、崖洞墓坑等。史前时期墓坑多为距地表较浅的长方形竖坑,坑仅容身。现在民间土葬的穴仍不大,仅容一棺,棺盖距地面也就1米深。
后来的砖石墓、木椁墓都是挖地成穴,只不过在坑中再做仿地面建筑的墓室。
早期的墓是没有封土堆的,即所谓“不树不封”,就是地面不留下任何标志。墓者没也,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在蒙古等游牧民族中,因为居无定所,一般都是就地下葬,埋葬后地面不留标记,元朝的皇帝死后都是这样,元朝皇帝的墓地至今找不到,民间又称这种丧葬风俗为“秘葬”。
但是到后来,人们出于对逝者祭祀的需要,在下葬的地面留下标记,堆出封土,于是出现了“坟”,这就是老话说——“留个坟头好哭”。
先秦以前,坟与墓的区别就是地面有无封土,积土成堆的墓才叫“坟”。而坟的本义就是土堆子,《礼记·檀弓上》称,“古也,墓而不坟”,就是这个意思。

“冢”则是封土堆高大的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冢者,高坟也。”上面的冖 表示地下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
到了先秦时,有关墓葬营建已有了相应的一套制度。《周礼·春宫》称,“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大概意思是,死者下葬后,墓上封土的高低和植树的多少,与其生前的地位相一致,否则是越礼。
这里的“丘”就是冢,王公级别的冢才叫“丘”,如苏州著名景区虎丘,就是吴王阖闾之冢。

后来,贵族墓的封土越堆越越大,成了一座土山,“山”也成了墓的代称,到秦朝时,成了皇帝墓的专称。为什么要将封做得大大的?一是威望的需要,形成唯我独尊、万民景仰的气势;再是反盗墓的需要, 一看那么大墓就知道是帝王陵,谁最挖?再说,就是盗挖那也不一般盗墓者可以做到的。
而后来有权势的人直接将墓穴挖在山里,有了“陵”的概念——山陵成了最高等级的帝王墓,这更气派了。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渭水》(卷十九)有这样的文字:“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

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古人均称山陵,不过他们的陵墓也确实是挖山筑墓的。
但先秦时的“陵”,也可以是王公们的坟冢。
《史记·赵世家》称,“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十五年,起寿陵。”清朝学者顾炎武据此考证,肃侯的墓是高坟大冢,其也称“陵”,可见“陵”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是诸侯可以使用的。

但“陵”成帝王墓的专用称呼,据说形成于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墓号“长陵”,此后“陵”就不能乱用了。只到今天,一般人的墓仍不可称为陵,只有做过王的才可以。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其灵柩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以待时机,归葬大陆故乡。现在台湾人多称慈湖陵寝为“蒋陵”,因为蒋生前是一代王者。


“陵寝”,也是帝王墓的特定称呼。
“寝”原本指阳宅的起卧间,即“寝室”,成语寿终正寝中的“寝”,即取此原义。帝王所居之处则叫“寝宫”。而帝王死后去阴间仍想当皇帝,自然其魂灵依附的尸体所藏之处的阴宅,也要造得如生前的宫殿一样,于是有了“陵寝”概念。

而古代帝王居住的阳宅都称为“宫”,帝王陵的地下阴宅也被称为“宫”,如今多称“地宫”。
地宫在唐朝时称为“玄宫”,宋朝叫“皇堂”,明朝还说“玄堂”。
地宫是清朝人叫出来的,为什么历朝对帝王阴宅叫法不同,都是出于避讳的需要。清朝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这“玄”字在有清一代就要避讳的,于是玄宫、玄堂就都改称地宫了。


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北美洲生活过的恐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里不仅出土过恐龙之王霸王龙,还出土过剑龙等。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就是短冠龙,其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短冠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5:000001山西发现吕洞宾墓穴,开棺后引起考古界剧烈争论,专家:至今无解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09:410000古代哪省的人最喜欢斗鸡?斗鸡时想出一损招,绝对让对手的鸡胆怯
古人为何更喜欢养公鸡?本文作者倪方六继上篇说鸡的,这里再来聊聊嘴。这是我将在今天见报的《北京晚报》上的“一方钩沉”专栏稿的部分内容。从史料所记来看,中国古人更爱公鸡。为什么?(陕西出土唐代上釉陶公鸡)在古代,鸡的用途远比现代丰富,最典型的是报时与斗鸡,而这两项都是母鸡所不具备的。当然,最主要的,古人把公鸡当成一种娱乐工具,“斗鸡”即是公鸡娱乐化的表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3:290000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有怎样的考古发现(春秋遗址)
鸽子山遗址中发现大量春旗时期文物。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直吸引着无数考古学家的目光。早在十多年前这里有了新的发现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文化特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青铜峡鸽子山我要新鲜事2024-01-22 19:47: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