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葬处称“蒋陵”,因他是一代王者,为何帝王墓要称“陵”?
中国人的坟墓概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寒食清明,正是上坟时。又逢3天休假,大家正好出去走走。
坟是民间俗称,通称“墓”,民间的上坟就是就是扫墓的意思。墓是什么?就是人类死后处理自己遗体、遗物的空间,是一种丧葬风俗之产物,故考古学上多称“墓葬”。

差不多的概念还有“茔”、“丘(邱)”、“冢”、“垅(垄)”、“土”、“培”、“堬”、“垜(垛)”、“山”、“陵”、“寝”等十多种叫法。在现代人眼里,这些都是“埋死人”的地方,但在古代还是有相当大差别的。
凡掘坑穴葬,覆土填平,不植树者方叫“墓”。掘坑墓又叫“土坑墓”,这是中国丧习俗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埋葬方式,至今土葬地区仍流行。
土坑墓一般在选定墓址后,由地面向下垂直挖成竖穴,将放有遗体的葬具置于坑内之中后,重新回填土,并夯实。

早期墓坑的形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多种,早期贵族大墓都是这样。
普通人的墓坑就小多了,一般有长方形竖井式墓坑、土洞式墓坑、崖洞墓坑等。史前时期墓坑多为距地表较浅的长方形竖坑,坑仅容身。现在民间土葬的穴仍不大,仅容一棺,棺盖距地面也就1米深。
后来的砖石墓、木椁墓都是挖地成穴,只不过在坑中再做仿地面建筑的墓室。
早期的墓是没有封土堆的,即所谓“不树不封”,就是地面不留下任何标志。墓者没也,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在蒙古等游牧民族中,因为居无定所,一般都是就地下葬,埋葬后地面不留标记,元朝的皇帝死后都是这样,元朝皇帝的墓地至今找不到,民间又称这种丧葬风俗为“秘葬”。
但是到后来,人们出于对逝者祭祀的需要,在下葬的地面留下标记,堆出封土,于是出现了“坟”,这就是老话说——“留个坟头好哭”。
先秦以前,坟与墓的区别就是地面有无封土,积土成堆的墓才叫“坟”。而坟的本义就是土堆子,《礼记·檀弓上》称,“古也,墓而不坟”,就是这个意思。

“冢”则是封土堆高大的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冢者,高坟也。”上面的冖 表示地下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
到了先秦时,有关墓葬营建已有了相应的一套制度。《周礼·春宫》称,“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大概意思是,死者下葬后,墓上封土的高低和植树的多少,与其生前的地位相一致,否则是越礼。
这里的“丘”就是冢,王公级别的冢才叫“丘”,如苏州著名景区虎丘,就是吴王阖闾之冢。

后来,贵族墓的封土越堆越越大,成了一座土山,“山”也成了墓的代称,到秦朝时,成了皇帝墓的专称。为什么要将封做得大大的?一是威望的需要,形成唯我独尊、万民景仰的气势;再是反盗墓的需要, 一看那么大墓就知道是帝王陵,谁最挖?再说,就是盗挖那也不一般盗墓者可以做到的。
而后来有权势的人直接将墓穴挖在山里,有了“陵”的概念——山陵成了最高等级的帝王墓,这更气派了。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渭水》(卷十九)有这样的文字:“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

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古人均称山陵,不过他们的陵墓也确实是挖山筑墓的。
但先秦时的“陵”,也可以是王公们的坟冢。
《史记·赵世家》称,“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十五年,起寿陵。”清朝学者顾炎武据此考证,肃侯的墓是高坟大冢,其也称“陵”,可见“陵”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是诸侯可以使用的。

但“陵”成帝王墓的专用称呼,据说形成于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墓号“长陵”,此后“陵”就不能乱用了。只到今天,一般人的墓仍不可称为陵,只有做过王的才可以。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其灵柩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以待时机,归葬大陆故乡。现在台湾人多称慈湖陵寝为“蒋陵”,因为蒋生前是一代王者。


“陵寝”,也是帝王墓的特定称呼。
“寝”原本指阳宅的起卧间,即“寝室”,成语寿终正寝中的“寝”,即取此原义。帝王所居之处则叫“寝宫”。而帝王死后去阴间仍想当皇帝,自然其魂灵依附的尸体所藏之处的阴宅,也要造得如生前的宫殿一样,于是有了“陵寝”概念。

而古代帝王居住的阳宅都称为“宫”,帝王陵的地下阴宅也被称为“宫”,如今多称“地宫”。
地宫在唐朝时称为“玄宫”,宋朝叫“皇堂”,明朝还说“玄堂”。
地宫是清朝人叫出来的,为什么历朝对帝王阴宅叫法不同,都是出于避讳的需要。清朝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这“玄”字在有清一代就要避讳的,于是玄宫、玄堂就都改称地宫了。


他蓓翼龙:南美洲翼龙类爬行动物(长1米/翼幅长达5米)
很多人以为在恐龙生存的年代,没有其它动物,其实这是错误,比如他蓓翼龙,它可以被称为翼龙,但并不是龙,而是一种翼龙类爬行动物,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他蓓翼龙基本资料体型:他蓓翼龙是一种南美洲翼龙类爬行动物,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2米,与中华龙鸟和斯基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66位,生活在距今89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14:480000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现 每一个都十分重大(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吐谷浑王族的大墓。当我们说起自筹之路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漫天的黄沙以及中外的贸易,要知道在古代,丝绸之路可以说是联通的中国与其他国家,也是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国在丝绸之路之上都有了很多的发现,并且把丝绸之路当成是十分重大的考古。像我来对待,而在前两年在丝绸之路之上又有了新的发现。丧葬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25:040000过去农村办丧事要搭灵棚,正中的“灵”字为何不能用毛笔写?
过去白事开吊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走了,生者会为他操办后事,这就是俗称的“白事”。白事中有一程序,是接受亲友故交的吊唁——这在过去叫“开吊”,是丧礼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农村白事)开吊在不少农村称为叫“吊纸”,因为前来吊唁时会带着火纸(纸钱),在棺头的老盆里焚烧,故又叫“烧纸”。这纸不是白烧的,还得对丧家作出实质性的表示,送出礼金、礼物,因此又称“出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4:100004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真像神话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嫦娥工程”再取得关键性进展,载人登月时间更近了,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将成真!“嫦娥奔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我明天(5月30日)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写的就是这方面话题《嫦娥为什么奔月》,这里先发一部分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5:280000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含肺鱼(长4米重2吨/可以单挑邓氏鱼)
对于泥盆纪(4.05亿-3.5亿年前),大家应该有所耳闻,这是一种鱼类发展最迅猛的年代,泥盆纪晚期,地球上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才出现。而在这个年代中,诞生了许多凶猛的鱼类,比如含肺鱼,它就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生物,有时候还会向陆地生物发起攻击。一、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含肺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3:11:2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