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老家村头有棵大树么?有年头有讲究
老家的村头为什么会有棵树?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年底了,思乡。
还记得么,小时候老家村头有棵上年头的大树,枝繁叶茂,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村里老老小小夏天都爱去树下乘凉,摇着蒲扇,说着家长里短。

有这就对了,在过去,一般村头是一定要栽树的。
为什么呢?原来,村前那棵树叫“水口树”。如果一个村子连棵大树也没有,要么这个村子没有历史,要么这个村子人丁不旺——当然这是过去的说法。
现在流行乡村旅游,去古村老镇时还会发现,有的村子不只有大树,附近还会有一片树林子。尤其在中国南方,比如江西、安徽,村村都会有,郁郁葱葱的一片,大都是松树、柏树、 楠木等长青树种。
这片树木,过去叫“风水林”,是保护水口的。

皖南徽州古村棠樾村的水口树就很典型,为不少民俗学者所关注。据当地人介绍,棠樾村的水口在村落的东南角,也就是八卦中的巽位。但此处有缺陷,地势过于平坦,没依没靠。为了增加气势,把好关口,镇住风水,老辈在水口旁堆了七个高大的土墩,俗称“七星墩”。在墩上植树造林。
可能不少网友不懂什么叫“水口”?这是中国传统堪舆理论上的一个概念。
就字面而言,“水口”是河水进出必经之处。堪舆上借用了这一词汇,不过“水”变成了“气”,是藏风聚气之所,要求“天门开,地户闭”。水口是地脉穴位,皇家则叫“龙脉”,是风水宝地。这话说得玄乎了,如果用水口是一个村子的门户来理解,就比较好懂了。

因为水口这么重要,所以过去族居之处,乡民之村都很重视水口的保护。如何保护水口?就是如皖南棠樾村那样积土成堆,栽树造林。所以,过去农村的村头必有大树,就是不在村头,在村附近也会有一棵或数棵大树,或是有一片树林。
除了有树,村子附近还要有水。
一般村庄都会有河水流过,没流水会有一个大汪塘。这又是什么意思?这叫“风水塘(池)”。老话说“山主人丁水主财”,山阳之家人多,临水之家钱多。过去靠近河流的村庄,一般都比较富裕,有“十弯九富”一说。


因为水口事关全村人的风水命脉,所以每个村子对水口的保住是不遗力的,附近栽植的树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久而久之,这些水口树就成了村里的老树。老树,也成了中国过去村庄的突出标志之一,是游子回乡第一眼就能看到的——看到水口树了,就要到家了。
上述看起来是迷信,实在非常有科学道理,非常有实用性。水口树(林)可为全村屏风蔽沙,风水塘是防火灭火的需要。至于给村民生活上的方便,就不用了。而过去住在河湾人家富裕,因为当年水路发达。
那么,一般村里会栽什么树?以槐树、柳树、椿树为主,特别在中国北方,如中原一带,这三种树最多。

槐树是首选。“门前有槐,升官发财。”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古人爱听,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槐树也是早期的官方指定绿化树种。
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廷院必植槐树,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意思是,左右各栽植9棵棘树,南边栽植3棵槐树,3棵槐树,寓意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
秦汉皇家宫苑内必植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的别称。不只宫廷后苑,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喜欢栽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的会市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人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槐条”中有这样的说法:“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与槐树一样,柳树也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树。
柳树,又名“杨柳”,有垂柳、旱柳、杞柳等不同品种。不论哪一种柳,长得都很漂亮。古人喜欢柳树,与柳树“弱不禁风”的优美姿势不无关系,先秦人已有此“审美”观念,《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柳树成为了民间吉祥之物。在佛界,柳枝是充满神性的神奇道具,如南海观音的形象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
古人迷信,认为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门前插柳的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椿树则是长寿树,又易于生长,也是农村房前屋后常栽树。《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有这样的说法:“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为椿树树龄长,故形容老人长寿又称“椿年”、“椿龄”。
由此还形成了传统的“摸椿”风俗,有“儿时摸椿盼长高 老来画松祈延年”一说。在苏北、山东、河南等一些地方,除夕晚上或大年初一早上,会让孩子摸村里最老最大的椿树,并绕着椿树转圈。据说这样孩子长得快,连转边说:“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

除了上面说到的树种,松、柏、楠、榆、桑等,也是过去农村人栽树时的选择,只是栽的位置有讲究,比如,“前不栽桑,后不栽柳”。
(注,部分网源网络)
汉朝贵族夏季空调房叫“清凉殿”,有多高级?休息时还有女侍摇扇
汉代贵族的清凉殿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谁都想凉快些,在现代这很方便,制冷设备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人家都可以用上空调的,但在古代,或者说30年前还是稀罕物,家里能有一台窗式小空调算相当有钱了。现代制冷设备都是利用人工冷源,古代夏天降温使用的冰块,都是天然的。冰块,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温的重要冷源之一,这种利用天然冷源给房间降温的手段,至今如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4:380000古代考古学奠基人,毕生致力于古墓文物研究,却遭后人盗墓身后
在古代我国,对于祭祀祖先和尊敬死者的传统非常重要。人们认为死者的灵魂仍然存在,并且对于死者的尊重和祭祀是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历史上的确有一些触犯死者墓穴的案例,很少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因此遭受了超自然的报应。吕大临的故事是其中之一,即使他的后代在一定程度上亵渎了他的墓地,但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神秘报应。反而,吕大临在后世受到的惩罚主要是因为政治因素,而非超自然的力量。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12:480000东厂刑罚红绣鞋 为啥女人听到就怕(东厂刑罚)
红绣鞋是用火烤红给犯人穿上的铁鞋。或许大家对于东厂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可是东厂的情报网络在当时绝对称得上一绝。其实早在东厂建立以前,朝堂之上唯有东林党权倾朝野,一家独大。明朝末年,魏忠贤得到了重用,进而控制了东厂,之后对朝臣进行了整肃。东厂势力我要新鲜事2023-03-26 19:37:150000青铜神树的秘密揭秘:青铜神树为什么逆天?
导语:想必大家都听过中国收藏了一部具有非凡文献价值的书籍:山海经,山海经该书的作者目前不知道,但是山海经作为一部地理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山海经曾记载了一棵神树——青铜神树,其存在几乎是逆天的,那么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青铜神树的秘密,以及青铜神树为什么逆天,不懂的不妨一起往下看!青铜神树的秘密揭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4: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