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现存70多座,每座都有好几个盗洞
汉高祖刘邦长陵及陵陪葬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长陵是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合葬陵墓,外称一个陵号,实是两座陵,有两个高大的封土堆。为什么一对夫妻墓有两个坟头?因为汉朝帝王的丧葬制度是“同茔不同陵”,意思是葬在同一块坟地上,但分别埋葬,不是隋唐以后的夫妻同穴。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40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刘邦与吕雉的陵冢相距约250米。秦汉时以西为尊,所以,西侧的那个大封土堆是刘邦的,东侧是吕雉的。吕雉陵的陵靠前,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在方位观上,秦汉人与后来的唐宋人正好相反,以西为尊的同时,在墓葬地宫设计上也以坐西面东为贵,而不是至今都尊崇的坐北面南,所以,长陵是东西向。

长陵规模很大。据现代勘测资料,现存遗迹仍测得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45米、高30米左右,顶上东西长40.5米、南北宽15.3米。吕雉陵封土堆东西长148-157米、南北宽129-132米、高31.8米,顶部东西38.7米、南北175米。
陵堆的积土约32万立米,外观上呈上小下大的梯形长方体,就如过去人用的倒放的平底容器斗一样,故称“覆斗”形。这种造型,似埃及的金字塔被截去了上部一截,有学者因此称汉陵是东方金字塔,这在封土堆最大的汉武帝茂陵上表现最明显。

其实,古埃及法老早期的陵墓并不是金字塔形状,也是长方体,称作“马斯塔巴墓”(见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埃及新发现3500前木乃伊,金字塔以前古埃及贵族怎么下葬?》一文)
汉朝的葬制承袭秦朝,秦陵也是覆斗形。为什么要做成覆斗形,而不是做成如埃及金字塔那般锥状?这或与秦汉人的观念或有关系,巨大的堆土平台如宫殿,比金字塔更威严、庄重,彰显皇家气派。


更重要的是,地面建筑要与地下建筑配合,堆土目的是保护地下建筑的,地宫一般都是长方形的,上面的配套设施自然也要着走。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探测发现,长陵地宫并不在封土堆正下方,为什么这样还是一个谜。
为方便管辖和保护,在巨大的封土堆外围,还会划定很大的区域,砌围墙封闭起来,这就是“陵园”,围墙也随之称为“陵墙”或“宫墙”。

刘邦长陵陵园近方形,南北1000米,东西900米。当年陵墙遗存还可以看到。在陵园的北面和南北两侧有大型建筑。长陵陵园内及其附近,已勘探发现了6处宫室寝庙建筑遗址。
陵园是长陵最核心的部分,附近还有陪葬区,构成一个广大的陵区。当年还会设陵邑,迁入人口护卫。
长陵的陪葬区从由陵园东门,一直到泾河西南岸、阳陵之西北,广延15里,这一带现在叫杨家湾。

长陵陪葬人数最多,格局严整,在两汉帝陵中最大,也最典型。
能陪葬在这里,与皇帝共眠者,大都是当年跟随刘邦定天下的文臣武将和王侯贵戚,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田蚧、田胜、戚夫人等名臣显贵都埋在这里。所以,唐人刘彦谦《长陵》诗称:“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垒垒尽列侯。”
陪葬长陵者大约有一百多位,现在还能看到73外座封土高大的坟墓。这些陪葬墓位次排列整齐有序,前后左右的行列间距亦大体相当。

遗憾的是,包括长陵在内,这些陵墓都被盗墓者发掘了,现存的每座墓上都有好几个盗洞。包括长陵在内,好多西汉贵族墓早在汉末已被破坏。
据《后汉书·刘盆子传》,当年赤眉军进入关中,顶风冒雪挖掘帝王陵,“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现代的盗墓者也盯上了这些陪葬墓,这一带不时有盗墓者被抓的新闻出现。因为破坏严重,能证明身份的东西都没了,即便发掘了也无法证明墓主。所以现在这70多座墓主各是谁,很难搞清,得问盗墓者了。
这些尚存的陪葬墓现在都被编号了,因位于杨家湾一带,通为“杨家湾X号墓”,整个陪葬区被称为“杨家湾当墓群”,受到重点保护。

陕西学者推测,杨家湾1号墓、2号墓、3号墓,是萧何和曹参的;已考古发掘过的发掘过的杨家湾4号墓、5号墓,墓主应该是周勃或周亚夫。
在陪葬墓中,杨家湾21号墓封土比其他墓都大,方形底边每边长50 米,当地人称“大冢”。在大冢的附近,曾挖出过带有“齐”字的瓦当,如“齐国”、“齐园宫当”、“齐一宫当”等。据此推测大冢是武帝次子——齐王刘闳的墓。刘闳封王后未就国,便在长安死在,陪葬长陵。

这些陵墓内都有丰厚的陪葬品,也难怪盗墓者盯上。
杨家湾4号墓、5 号陪葬墓发掘发现,陪葬品有生活用具、食物、粮食、衣物、车马、卫侍、杂役和珍禽异兽等实物或模型,生前有的死后也都有。


(注,部分图源网络)
山东出土汉代古墓 玉璧系衣和风俗有关(汉代风俗)
玉璧系衣是对死者的美好祝愿。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王朝当中,用玉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常见,一般来说都是配件或者是摆件,可是让专家完全没有想到,在山东地区出土的一个汉代古墓当中居然有着一个用玉做出来的衣服,这是出现在2010年山东菏泽的一条消息。在当地发现了一个西汉古墓,考古专家们马上拿着自己的用具来到了这里进行挖掘。可是在挖掘出来之后却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初步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3-10 12:46:240004夏朝灭亡这么大动静,为何找不到踪迹?考古并不支持商汤武力灭夏
自古改朝换代无外乎两种途径:第一种是暴力推翻,第二种则是和平让渡。其中尤以第一种方式最为彻底和惨烈,并能直观地在考古发现中呈现。夏朝之前的尧舜时代虽被儒家渲染为禅让制的圣王时期,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尧的都邑平阳(晋南陶寺遗址),在公元前200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遭遇了大规模的武力侵袭,王陵和贵族墓葬普遍被毁,宫殿区发现了大量散乱的人骨,还有一具下体被插入牛角的完整女性尸骨。我要新鲜事2023-06-01 20:19:09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陵区现隍壕 祭祀繁有序 显王国气象——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牛世山2021年,在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启动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目标,首先是通过勘探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其次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后续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壹考古工作概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6:440001荐书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主编:王晓琨[蒙]策·图尔巴特著萨仁毕力格特尔巴依尔译郑淑敏校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ISBN:9787522802374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42:300000荐书 | 打开蒙元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写在《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出版之际
在蒙元考古与历史研究领域,学者们近年来强化了区域史与专门史的研究,也特别青睐对新材料的发掘与利用。令人欣喜的是,一直处于冷寂状态的陕西蒙元时期出土文献整理研究,近期产出了一项重要成果,那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樊波研究员主编的《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主编:樊波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定价:860元首次系统整理了陕西蒙元墓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5: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