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什么?别说问题弱智,他祖上真的不姓“孔”
孔子祖上姓“子”不姓“孔”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中,与北大孔庆东教授交流颇多,成了“兄弟”。他说他姓“孔”,我名字有“方”,合称“孔方兄”。更有意思的是,他一说到孔子,满嘴都是“我们老孔家”。

孔子真姓孔么?
找出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孔子祖上姓“子”不姓“孔”》,从史料上来看,孔子祖上真的不姓“孔”,而姓“子”,也就是说,凡称“我们老孔家”者,其实远祖都不姓孔——这一结论最早是孔门自己人考证出来的。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就来论这个理。
据《孔庭摘要·本源》记载,黄帝传了三代到帝喾,帝喾有个儿子叫“契”,尧、舜时为司徒。因为辅佐帝王教化百姓有功,被封到商地,赐给子姓。这就是说,孔子的祖先不姓“孔”,而姓“子”。

契传了十四代到天乙,也就是成汤,推翻夏朝而统治天下。到盘庚时改商为殷,所以孔丘曾说“丘,殷人”。按照这一说法,孔子当为黄帝、少昊之后。
《孔氏姓源》中有氏世系图谱:玄嚣(少昊)——螨极——帝喾——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汤)——太丁——太甲——太庚——太戊——河直甲——祖乙——祖辛——祖丁——小乙——武丁——祖甲——康丁——武乙——太丁——文丁——帝乙——微子启——仲思衍——宋公稽——丁公申——涓公共——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丘(孔子)

排下来,孔子就成了少昊第四十八代孙。说孔子是黄帝、少昊后裔,可能有学者认为很牵强,是附会的说法,无稽可查。但书中称的“丘,殷人”,是微子启之后,《天下第一家》作者李鹏程、王厚香认为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史记·孔子世家》开篇即说:“其先宋人也。”宋国的始祖是微子启。
微子启,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代最后一个王纣王的庶兄,子姓。孔子自然也就是商人的后裔了。商代的开创者是商汤,为古之圣人,孔子自然也就是圣人的后裔了。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的母亲为妾时生微子启,后来其母被扶正,生帝纣。这么说来,微子启就现代人所谓的“小娘养的”。
帝乙立纣为王,封微子启为卿士。“微”是启所封国名,“子”是爵名,“启”是其本名。《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微子开,是为了避汉景帝刘启之讳。
微国在哪?中国史学界观点不一。
有人认为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十五里的微子镇,有人说在河南商丘一带,还有人表示应在原山东寿张县西北的故微乡。但下面这段历史大家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启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不务国政,淫佚奢侈,微子多次进谏,纣都不听,最后率领一家老小逃到外边去了。
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忠不义的事情。而当时的大臣箕子仍然劝谏纣王,纣王不听,被贬为家奴;比干冒死直谏,结果被纣王剖心而死。相比起来,与纣王同父异母的微子启的行为,确是很不光彩的。
不只如此,微子的行为还有更为时人不齿的地方。

史书上还记载,微子离开纣王之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在周武王伐纣克殷后,还手持祭器来到军门,袒胸露肉,两手绑在背后,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交出当时祭祀时沾酒用的祭器,表示交出祭祀权,表示真心投降。
这是不是卖国求荣?而投降的好处便是,武王释放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连子孙也得到了好处。
武王死后,成王继位,之后发生了管叔、蔡叔之乱。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大封诸侯,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以代殷后。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认为,微子启“仁义贤能”,想来应该是因纣王的暴虐和周文王、周武王的贤能影响了司马迁的历史观点,认为微子启的行为并无不妥之处。而按照当时的观念,作为纣王的兄弟,却不能选择与国家共存亡,这是不能原谅的,后代学者对此也多有批评。
后来包括孔氏在内的后人都认为孔子为圣人之后,没有不道德的行为发生,无非就是大家族常用的“贴金”手段,为自己找一个高贵的血统,维护圣人的形象。
孔氏宗谱上称孔子是黄帝、少昊的后代,谁能说得清?连姓氏都是可以变化的,不要说祖宗了。

中华龙文化中有狗基因?“狗的传人”改变中国走向,历史拐点在这
“狗的传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本文作者倪方六我本周在北晚“一方钩沉”专栏上,专门谈了“狗文化”,已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编发了两篇。这篇继续聊,是专栏稿中的核心内容。让人遗憾的是,文章在报纸上甫一发表,很快就被其他媒体拿去用了,也不经我授权——中国一些媒体人的版权意识真的令人心寒,请尊重作者的劳动!(龙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9:49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01发掘单位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豆海锋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距泾河约5千米(图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41:2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昭通晋墓
东晋霍承嗣壁画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后海子。1963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将该墓清理并迁移到昭通县文化馆修复保存。据墓室后壁题记,该墓建于东晋太元十一至十九年(386~394)之间。是云南省首次发现的古代壁画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450000江苏发现一座王侯大墓,男女双棺皆空,推测尸体被古代盗墓者拖出
泗水王冢发掘记本文作者倪方六提起苏北,不少人的印象是比苏南落后,穷,是“欠发达地区”。其实在秦汉时刚好相反,苏北远比苏南先进和富裕,苏南才是“欠发达地区”。在苏北这片土地上,两汉时先后出现过楚、吴、泗水、江都、广陵、彭城、下邳等诸多比较富裕的封国。这些封国基本上都被现代考古发现了,只有位于今泗阳县境内的古泗水国最为神秘,不见踪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5:370005古代医闹怎么闹?误诊名医被灌屎水拔胡子
古代发生医患纠纷如何做鉴定本文作者倪方六近年来,医患纠纷备受瞩目,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据报道,仅2013年统计到的全国医疗纠纷便达7万件左右。在古代中国,同样存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在史籍中多有记载,有的医生甚至被病人家属灌屎水、拔胡子。那么,古代如何处理医患纠纷,发生了医患纠纷如何做鉴定?古代医生讲究自我保护——不上路子病人不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25: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