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故事:盗墓者把陪葬品都盗走了,惟独扔下不要的东西竟是国宝
尉迟敬德及夫人苏氏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文章,来聊聊唐太宗李世民的又一座陪葬墓——尉迟敬德墓。
尉迟敬德什么人?不读唐史的人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门神,过去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都会贴的,至今流行,不少网友就应该知道了。

“门神”是俗神,一左一右,右门神持剑,叫秦琼;左门神执锏,就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和秦琼都以骁勇著称,跟随日后成为了皇帝的秦王李世民,在险恶的战争和宫廷权斗中,他们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成了李世民的“保护神”,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入列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
正因为这原因,他们死后都享受着崇高的荣光。尉迟敬德于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逝世,享年72岁。朝廷册赠他司徒、并州都督,谥日“忠武”,并陪葬于昭陵。

更荣光的是,他们死后被中国民间追捧为门神。
传说尉迟敬德和秦琼曾为生病的李世民守过门,鬼魅不敢近身。这一事迹传到民间后,大家纷纷把以前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他们,就这么相沿成俗,尉迟敬德和秦琼成了中国民间驱除鬼魅,消灾辟邪的门神。
尉迟敬德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18公里的烟霞新村,西北距昭陵12公里。封土堆为圆丘形,1970年代勘测时,土丘高8.8米,底径26.5米。

墓南约50米处,竖有高大的墓碑一座,螭首方座,通高4.45米,宽1.40米,厚0.52米。碑额篆刻“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楷书碑文共41行,满行79字,由许敬宗撰文,当时的书法家王知敬书。
这块墓碑在唐太宗陪葬墓中最漂亮,碑两侧为减地浮雕蔓草花纹,特别精致,原物已移入博物馆内。
1971年10月至1972年1月,考古部门对尉迟敬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改写了多项史实,让世人对中国的“左门神”有了重新认识。
发掘时发现,尉迟敬德墓已遭多次盗掘。

据考古报告,由墓道、4个过洞、4个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前后甬道与前后墓室均由砖砌,地面铺方砖,水平全长56.3米。
墓室分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两壁正中券有门洞,连接前甬道和后甬道。放置棺椁的后室建筑结构形式,与前室相同,是穹隆形顶。
发掘时,见到后室有石棺床,呈正方形。石门、棺床等石刻也颇为精美。
盗墓者盗得很彻底,破坏严重。随葬品已被劫掠一空。墓室里全是淤泥,泥土中夹有零碎棺材朽片。

幸运的是,从中挖出了两合墓志,是尉迟敬德和他夫人苏氏的墓志,十分完整。
尉迟敬德墓志是最珍贵的文物,是昭陵陪葬墓已发现墓志中最大的1合,每边宽1.2米,厚0.25米。苏氏墓志稍小,但有特点,志石周边线刻十二生肖及宝相花饰,十分精美。
尉迟敬德墓志志文楷书50行,满行50字,实刻2218字,叙述敬德籍贯家世及生平活动事迹,颇为详尽,纠正了很多史书的错误。

一他是河南人,而不是山西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是“(山西)朔州善阳人”,墓志和墓碑中都说他是“河南洛阳人”;
二尉迟(读音yù chí)是复姓,他名叫“尉迟融”,而不是“尉迟恭”。古人有名有字,对于尉迟敬德的名,《旧唐书》中没有记载,《新唐书》记载其名“恭”,字“敬德”,墓志中说他讳“融”,意思是他的名是“融”,所以才需要避讳。所以,后人所撰的《新唐书》所记载的,应该是错误的,当时人写书的墓志不可能弄错大名的。
更特别的是,也最令人惊喜的是,尉迟敬德的志盖顶是罕见的阴刻飞白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

飞白书是一种特殊字体,属于草篆。这种书法出自东汉末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
飞白书记载得不少,但传世作品凤毛麟角,其风貌难得一见。所以,尉迟敬德的墓志盖上飞白书十分罕见,此墓志也因飞白书而成为稀世珍品,无价之宝。此墓志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国宝,成为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物”。

盗墓者把陪葬品都盗走了,惟独扔下了这方不要的墓志,竟然是件国宝。如果盗墓者知道现在的文物价值,恐怕要后悔死了!但在当年,墓志确实是不值钱的,因为是墓中阴物,放阳宅中不吉利,就是运回家,也都是垫墙根、砌猪圈、茅厕用。
尉迟敬德墓能留存下来,真是幸运!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观音洞文化
▲观音洞遗址位置图▲观音洞文化遗址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的观音洞。1964~1973年在该洞先后4次进行发掘,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可分为早晚两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观音洞洞口处▲观音洞出土石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35:320000青海地区出土古墓 让考古专家泪流(古墓发现)
在青海找到的一座遗迹是由于大地震而造成的。1999年,有人在青海地区发现了一座古墓,而这座古墓由于外表十分的古朴,一下子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当地组织了一个考古队,对于现场进行挖掘,而这座古墓在进行挖掘之后,专家们十分惊讶地发现这居然是来自于五大概4000年前的一座古墓。只不过这座所谓的古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墓穴,而是一个类似于殉葬坑一样的存在。青海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0 19:44:140000诺普乔椎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化石只有脊椎骨/长未知)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因为环境适宜,且植株茂盛,所以生活过许多大型、超大型恐龙,是世界上大型恐龙出现最多的地方,而今天要介绍的诺普乔椎龙就是其中之一,它虽然因为化石缺失无法推测具体体长,但肯定是种大型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诺普乔椎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59:220000大青山上 蜈蚣坝顶——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海报设计:熊芊芫)▲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视频资料01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张文平#十大考古#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图一坝顶遗址及周边环境航拍图(上为东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5:040000讲座整理|朱铁权: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主讲人:朱铁权教授(中山大学)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7月1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朱铁权教授给我们带来《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的讲座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5: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