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道壕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8:332阅
西汉时期居住遗址。年代约当汉武帝至王莽前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西汉时属辽东郡治襄平(三莽时改为昌平)。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5年东北博物馆发掘。发现居住址、水井、砖窑、铺石道路,以及各种遗物19万件。这些发现为研究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了实物资料。


居住址共6座,都已残破,难以了解全貌,应是各不相连的6座宅院。各宅院间距约15-30米。房门朝南或略偏东或偏西。室内有炉灶。室外有土窖、水井、厕所、畜圈。厕所与畜圈相连,便于积肥。宅院的附近有砖窑,窑室较小,每窑约可烧砖坯1800块。居住址北面有两段铺河卵石的道路,路面宽7米,卵石层厚0.35米,路面上有两排并列的车辙。各宅院出土一批铁制的农具、工具、兵器和车附件,有犁铧、耧足、镬、舀、锄、镰、锛、凿、刀、镞、剑和车輨等,证明当时铁器已在这个地区广泛使用。特别是铁犁铧、铁耧足的发现,表明这个地区已有牛耕并使用耧车播种,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有巨大作用。铜器有剑、镞、镜、带钩、指环、扣等兵器和日用品。钱币有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陶器多为日用器皿。还发现了砖瓦,瓦当上有“千秋万岁”字样。装饰品有琉璃珠、琉璃耳珰等。在1号居住址还发现有炭化高粱和牛、马的骨骼。



关于遗址的性质,有人认为是西汉时期的村落遗址,反映了当时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烧砖只是农村的副业生产。另有人则认为,这些居住者不但从事农耕、饲养、烧砖等劳动,而且居住在有瓦当的房舍里,并拥有车、马和剑、刀、弓箭等兵器,不同于一般农户,遗进面积又较大,也不似一般村落,应是屯戍兵卒的驻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济南工地发现古墓 两口棺材却三具尸骨(奇特古墓)
济南一座古墓里的两口棺材埋葬了三个人。在山东省济南市东郊的一处建设工地,施工队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元代砖室墓。普通老百姓的墓葬一般以土坑墓为主,能修建这么豪华的砖室墓,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一想到墓中说不定陪葬有珍贵的文物,专家内心感到有些激动。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56:140000考古发现一老年男墓主用多名妙龄女子殉葬,意外还不只这个
长子口墓发现的殉人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五月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河南鹿邑长子口墓葬的考古发掘情况。其实,关于这座西周贵族大墓,有许多谜团至今未能解开,虽然考古报告已公开表多年,但此后的实质性的研究并无多大进展,比如殉人的问题,研究就不是太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400000魏坚: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文/吴忆雯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河环沙碛,五原秋草,龙城飞将,胡马阴山。2016年12月22日,中正大学历史学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前来进行专题演讲。魏坚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此响应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邀请来台,担任客座教授。魏坚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原始文化研究、北方民族考古,以及蒙元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发掘和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9:090000李学勤:中国古代研究一百年
0000王东明:我的父亲王国维
在上海的工作父亲在上海住了十年,主要是帮忙编书、做研究、写书。据蒋君章先生的回忆,上海哈同花园的正式名称是“爱俪园”,园内设有“仓圣明智大学”。蒋先生说,开学仪式时,王国维先生排列第三,校长在最前面,其次是教务长和王国维先生等重要教习。他在小学读书时,即已久仰王国维先生的大名。他说,王先生是短短的身体,嘴唇上蓄着八字胡须,瓜皮小帽,缀有红帽结,后面拖着一根长辫子。这是他的特别标记。0000